一种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09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所述的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秀珍菇液体菌种制备与出菇管理
,具体是指一种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秀珍菇(Pleurotus geensteranus Singer.),学名环柄香菇,原产于印度南部查摩省,1974 年由菌物学家Jandiaik.C.L驯化成功。秀珍菇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菇体较小,柄长5

6厘米,盖直径小于3厘米,故称为秀珍。秀珍菇营养价值极高,口感丰富,肉质嫩滑,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子实体内含多糖、膳食纤维、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秀珍菇多糖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还有抗炎、抗氧化的功效;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减肥瘦身;维生素和氨基酸能够调节机体的神经系统,从而起到安神镇静的功效,因此适当地食用一些秀珍菇能够缓解神经衰弱,失眠等等的症状。
[0003]1998年福州日胜食品有限公司林俊仁先生从中国台湾引进秀珍菇至罗源县,在罗源湾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试种150万袋获得成功。2001年,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常山等地开始引进秀珍菇品种,并逐步开始规模化、集体化生产。目前,秀珍菇已成为福建省罗源县、浙江省部分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上海、广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也有较大面积栽培。我国秀珍菇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呈现出生产基地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条件设施化、生产模式专业化的特点。尽管秀珍菇产业已初步形成,但现有栽培模式具有以下三点缺陷:1)秀珍菇因单潮菇产量不足100g,仍采用5

7潮出菇生产模式;2)秀珍菇生产周期过长,特别是三潮菇之后,秀珍菇菌袋特别容易吸引昆虫、螨虫、线虫等害虫,引起菌袋坏死,且目前尚未有很好地解决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防治病虫害的方法;3)秀珍菇栽培以墙式袋栽模式为主,每潮采菇后,耗费大量人力清除菌袋料面废弃菌蕾。通过建立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生产模式,实现单潮秀珍菇产量提升,缩减秀珍菇出菇潮数至3

4潮,有望实现秀珍菇产业出菇菇房高效周转利用、极大地减轻秀珍菇产业面临的病虫害问题、释放劳动力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以液体菌种作为生产用种的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
[0005]一种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所述的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①
母种制备:从4℃冰箱取出“台秀57”斜面保藏菌种,接种于无菌PDA加富固体培养基平板,25℃恒温培养7

10d,直至菌丝长满平板;
[0007]②
一级种子制备:用直径1.0cm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孔,接入6块菌丝块到含磁力搅拌子的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内,保持25℃、120rpm振荡培养4d,将培养瓶置于磁力搅拌器
上,转速设为400rpm,搅拌2h打碎菌球,保持25℃、120rpm继续振荡培养1d,制成一级种子液;
[0008]③
栽培种制备:将一级种子液以1:1000的比例接入发酵培养基内,发酵7d制备成栽培液体菌种;
[0009]④
栽培料制备:均匀搅拌栽培料基质,装袋尺寸为18x36cm,在121℃条件下灭菌6h;
[0010]⑤
接种:将发酵好的种子,按30mL/袋的接种量,接入到已冷却的菌袋内;
[0011]⑥
养菌:菌包接种后,移入24℃人工气候室避光培养55d;
[0012]⑦
吊绳支架制作:采用出菇房支架、直径9cm高度2

3cm的圆形PVC管与尼龙绳组合实现吊袋支架制作,以4根尼龙绳为一组,尼龙绳顶端固定在出菇房支架上,尼龙绳底端水平且对称地固定底端的PVC圆管,PVC圆管间距为25

30cm,并以形同方法将其余PVC圆管固定于尼龙绳上,吊绳支架高度由出菇房支架高度以可实现6

7袋菌包吊袋的高度为宜;
[0013]⑧
菌包上架:将培养好的菌包,移入到已制备好吊绳支架的出菇房内,将菌包正置于吊绳支架上;
[0014]⑨
开袋模式:使用小刀或剪刀对菌包设置吊袋开袋方式;
[0015]⑩
出菇管理:在10

12℃条件下打冷刺激12h,随后设置出菇房温度22

24℃,湿度85

90%,光照开1min,关30min;
[0016]采菇:秀珍菇打冷刺激后,在3

7d内采菇;
[0017]转潮期处理:采收一潮后,及时清理栽培料面的残余菇脚,停止雾化与加湿,加大通风,使菌丝恢复,待料面菌丝泛白后,打开雾化机器,使菇房湿度维持在75

85%,促使菌包进入转潮期,继续培养10d后按步骤

与进入第二轮的出菇管理工艺流程。
[0018]作为改进,所述的栽培料基质包括木屑73%、麸皮13%、棉籽壳13%、轻质碳酸钙0.5%、石灰0.5%,含水率为60%~70%。
[0019]作为改进,所述的吊袋开袋方式包括以下五种:
[0020]①
吊袋划线3x4,划线长度7.0cm;
[0021]②
吊袋大孔1x2,孔直径6.5cm;
[0022]③
吊袋中孔1x4,孔直径4.0cm;
[0023]④
吊袋小孔2x4,孔直径2.5cm;
[0024]⑤
吊袋小孔3x4,孔直径2.5cm。
[0025]作为改进,所述的PDA加富固体培养基成分包括:新鲜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酵母粉3g、MgSO4·
7H2O 1.5g、KH2PO
4 1.5g、VB
1 0.1g及琼脂粉20g,pH自然,制作方法为定容至1L,在121℃条件下,灭菌20min。
[0026]作为改进,所述的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的成分为:新鲜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酵母粉3g、MgSO4·
7H2O 1.5g、KH2PO
4 1.5g及VB
1 0.1g,pH自然,制作方法为定容至1L,在 121℃条件下,灭菌20min。
[0027]作为改进,所述的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包括: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包括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和基础发酵培养基,所述的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白砂糖40g/L、玉米粉27.5g/L、黄豆粉17.5g/L、MgSO4·
7H2O 1.4g/L及KH2PO
4 1.2g/L,配比为1:10000的消泡剂,pH自然,在121℃条件下,灭菌40min,玉米粉和黄豆粉均要求过100目筛网;所述
的基础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白砂糖20g/L、玉米粉10g/L、黄豆粉10g/L、MgSO4·
7H2O 0.5 g/L及K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母种制备:从4℃冰箱取出“台秀57”斜面保藏菌种,接种于无菌PDA加富固体培养基平板,25℃恒温培养7

10d,直至菌丝长满平板;

一级种子制备:用直径1.0cm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孔,接入6块菌丝块到含磁力搅拌子的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内,保持25℃、120rpm振荡培养4d,将培养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转速设为400rpm,搅拌2h打碎菌球,保持25℃、120rpm继续振荡培养1d,制成一级种子液;

栽培种制备:将一级种子液以1:1000的比例接入发酵培养基内,发酵7d制备成栽培液体菌种;

栽培料制备:均匀搅拌栽培料基质,装袋尺寸为18x36cm,在121℃条件下灭菌6h;

接种:将发酵好的种子,按30mL/袋的接种量,接入到已冷却的菌袋内;

养菌:菌包接种后,移入24℃人工气候室避光培养55d;

吊绳支架制作:采用出菇房支架、直径9cm高度2

3cm的圆形PVC管与尼龙绳组合实现吊袋支架制作,以4根尼龙绳为一组,尼龙绳顶端固定在出菇房支架上,尼龙绳底端水平且对称地固定底端的PVC圆管,PVC圆管间距为25

30cm,并以形同方法将其余PVC圆管固定于尼龙绳上,吊绳支架高度由出菇房支架高度以可实现6

7袋菌包吊袋的高度为宜;

菌包上架:将培养好的菌包,移入到已制备好吊绳支架的出菇房内,将菌包正置于吊绳支架上;

开袋模式:使用小刀或剪刀对菌包设置吊袋开袋方式;

出菇管理:在10

12℃条件下打冷刺激12h,随后设置出菇房温度22

24℃,湿度85

90%,光照开1min,关30min;采菇:秀珍菇打冷刺激后,在3

7d内采菇;转潮期处理:采收一潮后,及时清理栽培料面的残余菇脚,停止雾化与加湿,加大通风,使菌丝恢复,待料面菌丝泛白后,打开雾化机器,使菇房湿度维持在75

85%,促使菌包进入转潮期,继续培养10d后按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松胡开辉孙淑静李佳欢夏俊慧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