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27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涉及食用菌猴头菇生产技术领域。经均匀配方设计试验,得到含有经检验符合使用标准的米糠、麸皮和玉米粉为部分组成配料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接种猴头菇生产菌种“浙林猴1”,生产出产量提高和品质符合行业标准的猴头菇子实体。得到猴头菇子实体后,再对其蛋白质、粗多糖、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等理化指标以及重金属残留量、农药残留量等指标进行检测,验证了猴头菇子实体质量符合行业标准。本方法经生产检验,产量显著提高,原料易得,既为米糠麸皮转化寻找到新的途径,又得到高值化的猴头菇子实体鲜花可用于蔬菜和猴头菇多糖深加工的原料,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猴头菇栽培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同时添加米糠、麸皮、玉米粉为培养基组成配料栽培生产猴头菇子实体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猴头菇在同时添加了玉米粉和污染物限量合格的米糠、麸皮的袋栽培养基中发菇生长得到品质合格的猴头菇子实体。

技术介绍

[0002]药食两用真菌因具有独特风味和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针对代表性的药食两用真菌如猴头菇、灰树花、冬虫夏草、灵芝等的研究表明:这些真菌的子实体和菌丝体含有的大量氨基酸、蛋白质、多糖、萜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在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抗肿瘤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功效。因此,对药食两用真菌相关产品开发的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和切实的研究意义。
[0003]对猴头菇的许多研究表明:在子实体栽培方面,目前主要使用的栽培模式为层架和码墙式两种,使用的栽培袋规格则有短袋、长袋两种,而栽培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以杂木屑和棉籽壳为主要原料,配以少量的其它辅料。在药用方面,许多研究证实猴头菇提取物在抗炎、抗肿瘤、降血糖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参考文献:

YangYang,YeHaiqing,ZhaoChanghui,RenLi,WangCuina,GeorgievMilenI.,XiaoJianbo,ZhangTiehua.ValueaddedimmunoregulatorypolysaccharidesofHericiumerinaceusandtheireffectonthegutmicrobiota[J].CarbohydratePolymers,2021,262

MakhamrueangNetnapa,SirilunSasithorn,SirithunyalugJakkapan,ChaiyanaWantida,WangcharoenWiwat,PeerajanSartjin,ChaiyasutChaiyavat.EffectofPretreatmentProcessesonBiogenicAminesContentandSomeBioactiveCompoundsinHericiumerinaceusExtract[J].Foods,2021,10(5):

SiracusaRosalba,InterdonatoLivia,DiPaolaRosanna,CuzzocreaSalvatore,CalabreseVittorio.ProtectiveEffectofHericiumerinaceusandMoringaoleiferaagainstTraumaticBrainInjuryinmiceviaModulationofOxidativeStressandInflammation[J].TheFASEBJournal,2021,35:

JAtilaF.,T
ü
zelY.,A.,CanoA.Faz,Fern
á
ndezJ.A..TheeffectofdifferentfruitingtemperaturesontheyieldandnutritionalparametersofsomewildandhybridHericiumisolates[J].ScientiaHorticulturae,2021,280:

薛变丽,李武辉,李波,刘跃鹏.绿洲一号菌草栽培猴头菇配方比较试验[J].食用菌,2021,43(04):40

42.)
[0004]猴头菇为满覆白色绒毛的大型球状药食两用真菌,因其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头菇”。目前猴头菇的国内主要栽培地分布在黑龙江、浙江、福建三省,国外则主要在西欧、日本等国家地区有栽培。猴头菇通过栽培获得的子实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100g猴头菇中就含有蛋白质26.3g、脂肪4.2g、碳水化合物44.9g。而猴头菇通过发酵获得的菌丝体则主要用于提取活性物质后进行药用或食品开发。
[0005]对于猴头菇子实体栽培生产领域,猴头菇的市场需求量逐年较大幅度增长,国内
虽早已实现人工栽培,但产量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度仍待提高。猴头菇的子实体栽培过程较长,一般需要花费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且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为苛刻。而猴头菇栽培时使用的培养基原料则常以棉籽壳和杂木屑为主要原料,原料的选用上较为单一。因此,对于开发新的栽培培养基原料来源问题,有必要探索新的猴头菇栽培方法,以提高产量或提高品质为目的,尽可能选择或廉价或易得且对环境无污染的培养基原料,为这些原料拓展高值高利用的途径。比如选择和较多使用廉价易得的米糠、麸皮或虽然价格高一些但却营养丰富和易得的玉米粉来生产猴头菇子实体,期望能够提高猴头菇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得到更高的收益,这也是本专利技术关注点之一。
[0006]我国每年的主要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产生的大量的农副产品需要得到合理的利用。农副产品米糠、麸皮因具有良好的性质可选用作为猴头菇子实体栽培培养基的营养物质来源。合理地将产量巨大的米糠、麸皮添加到猴头菇子实体栽培培养基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带来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0007]本专利第一专利技术人刘伟民的研究小组多年来专注研究药食两用真菌的液态发酵和工厂化生产,先后形成硕士论文和专利技术专利等多个成果。本专利专利技术人刘伟民长期围绕转化利用农产品玉米粉、米糠和麸皮高效高值化生产珍稀食用菌这一专题进行研究,不断改进各种珍稀真菌液态发酵和工厂化生产方法。而在珍稀真菌的子实体栽培领域,本专利技术人刚刚研究了本专利技术专利内容的方法,期望能够设计出较多利用米糠、麸皮、玉米粉为培养基原料的子实体栽培方法。
[0008]专利技术人刘伟民参与“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中项目“大宗米制品适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示范(2017YFD0401105)”中课题“稻米加工副产物的食品化利用新技术与新模式”的研究,承担了其中的研究任务“米糠半固态发酵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刘伟民结合上述研究任务,梳理了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及以前与本专利技术专利相关的专利技术专利,感受到发酵菌丝体的应用受到国家食品原料监管的束缚,企业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兴趣不高,发现如果要走向产业化道路,必须对相关的专利和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解决,走猴头菇子实体袋栽培养的新方法。新方法包括具有不同性能的珍稀真菌高效袋栽生产的培养基配制方法、猴头菇鲜菇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以及这些需要创新对象的组合方式等。本专利技术专利在设计时对授予专利技术专利权所必须的独特性、取得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要给予充分的考虑。所以,上述这些问题的组合创新应该保证本专利技术专利达到授予专利技术专利权所必须的独特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0009]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作进一步解释。提出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即提出了使用配方均匀试验设计试验后得到的培养基配制方法,得到添加米糠、麸皮和玉米粉的猴头菇子实体栽培培养基。该问题的背景是,专利技术人团队总结经验后发现,猴头菇等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原材料米糠、麸皮的选用要保证均符合原农业部食用饲料用米糠标准NY/T122

1989和麸皮标准NY/T 3218

2018,玉米粉符合GB/T 10463

2008;(2)猴头菇的栽培培养基选用的全部材料为:米糠、麸皮、玉米粉、杂木屑、棉籽壳、过磷酸钙、尿素;经过均匀设计试验后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推荐培养基总干物质中米糠质量占比为3.7~21.9%、麸皮3.9~25.8%、玉米粉4.8~28.1%、杂木屑30%、棉籽壳29%、过磷酸钙0.9%、尿素0.1%,将以上各配料按照100%的总量分配具体占比;按照比例加入上述所有干物质后加入总干物质质量等量的水,充分混匀后分装到长菌袋中即完成培养基的配制;(3)培养基配制完成后转移到灭菌室中在121℃、常压条件下持续灭菌60h;灭菌时间达到后即将培养基转移到阴凉透风处自然冷却;(4)将灭菌并完全冷却至室温的培养基转移到无菌操作台内;无菌操作台内接种上猴头菇固体菌种;接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民狄新园章浩沈国栋任晓锋陈正行马海乐魏振承艾志录叶长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