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25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包括配料、混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等步骤后能得到较高产量香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又丰富了食用菌的培养基质,添加的玉米芯、莲子壳进行酸处理后又与木糖醇渣混合发酵,利用微生物将难溶性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可缩短发菌周期、提高产量,并且各步骤都可机械化,避免产生人为误差,节省人力和物力,能实现工厂标准化生产。准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菌种培育
,特别涉及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肉体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靠分解外界有机物获得营养而生长,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以及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保健功能。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和栽培基地不断增多,对低成本、低风险、规模化生产菌种的需求日趋明显。香菇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在食用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香菇,又名香蕈、冬菇等,性平、味甘,无毒,有滋阴、润肺、养胃、活血益气、健脑强身等功效,是一种高营养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含有蛋白质、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有30多种酶及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香菇中所含的多糖还有1,3

β

葡萄糖苷酶,据实验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的作用。
[0003]玉米芯又称玉米穗轴,其主要由玉米芯髓、木质环形部和粗疏膜片等部分组成。传统农业中主要将玉米芯作为家用燃料处理,只有极少量玉米芯被用作葡萄糖、木糖、糠醛等产品的生产,这最终会造成农业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玉米芯作为一种典型的木质纤维素,它还含有各种具有多样化保健功能和生理作用的氨基酸、多酚化合物等成分,因此玉米芯的综合利用应当引起国家、企业和广大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和重点研究。莲子壳还有高量的N、P、K等元素,此前曾有报道在平菇基质中加入莲子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之后偶尔有一些关于莲子壳栽培食用菌的报道,但是和玉米芯类似,焚烧依旧是处理莲子壳使用最多的方式,浪费了资源且污染环境。
[0004]无论是传统生产模式,还是工厂化生产模式,食用菌的生产都主要包括两大阶段:食用菌菌棒生产阶段(菌丝培养阶段)、出菇阶段。其中,食用菌菌棒生产阶段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先后包括培养料配制、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等工序,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工序多、易污染,生产效率低。此外,由于接种点少、菌丝需要生长较长时间,食用菌菌棒生产周期长。因此,提供一种食用菌菌棒的生产工艺,既能综合利用废弃农作物,减少资源浪费,又能提高其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生产效率,对于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不仅能综合利用废弃农作物,减少资源浪费,又能提高其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生产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配料,按重量计,称取桑枝屑35~45份、麸皮10

15份、玉米芯10~20份、木糖醇渣5~10份,莲子壳10~15份、石膏粉1份、磷酸二氢钾0.1份、硫酸镁0.05份;
[0008]步骤S2混料:将上述配料混匀,得到混合基质备用;
[0009]步骤S3装袋:将混合基质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制成菌棒备用;
[0010]步骤S4灭菌,上述菌棒放入灭菌室内进行灭菌;
[0011]步骤S5冷却,完成灭菌后,将菌棒放置于无菌室内冷却至25~35℃;
[0012]步骤S6接种,待菌棒冷却至室温后,利用液体发酵罐的香菇液体菌种对香菇菌棒进行接种,接种完后立即用洁净的棉花塞住袋口养菌,得接种后的香菇菌棒;
[0013]步骤S7培养,将制得的香菇菌棒转运至培养室,经过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工序,即完成香菇菌棒的生产;
[0014]所述步骤S1中相关配料经过如下处理:在反应釜中加入粉碎后的玉米芯和莲子壳,再加入含有硫酸质量分数为0.5%~1.5%的水搅拌成流动状态,在115~125℃条件下反应1~2h,反应完之后加入木糖醇渣常温下发酵2~3天,将反应釜中发酵完成之后的物料与其它配料加适量水混合均匀再发酵1~2天。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发酵完之后的混合基质使用物料搅拌装置进一步混匀后,利用绞龙将混合基质运输至下一工序。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混合基质通过套袋机装入塑料袋中。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采用蘑菇灭菌室,在温度为121~125℃、压力为0.1~0.15MPa的条件下灭菌2~4h。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冷却采用抽真空和通入无菌冷空气相结合的方法将菌棒冷却至25~35℃。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接种采用全自动接种机,将冷却好的菌棒放入全自动接种机中进行接种,接种量为菌棒重量的1~5%。
[0020]进一步地,培养室内的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0%。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将添加的玉米芯、莲子壳并将其进行酸处理后加入木糖醇渣进行发酵,玉米芯、莲子壳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由于木质素的包裹而紧密联结在一起,加热并进行酸处理之后能解除木质素的包裹,打开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氢键,并将半纤维素进行水解,反应完成后加入木糖醇渣,木糖醇渣中还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有机的将反应之后的玉米芯、莲子壳与木糖醇渣混合发酵,利用微生物进一步的将难溶性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可缩短发菌周期、提高产量。
[0023]2.本专利技术玉米芯、莲子壳与木糖醇渣先一步发酵,然后加入其他基质配料进一步的进行发酵,莲子壳中富含N、P、K等元素能充分被转化为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并且木屑具有疏松多孔的性,能增加有机质含量,促进腐殖质和团粒基团的形成与转化,进一步地加快发酵的进程,使肥力分散充分且均匀,不仅能提高香菇的产量,还能增加香菇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0024]3.本专利技术木糖醇渣是玉米芯利用之后产生的废弃物,将玉米芯、木糖醇渣以及莲子壳综合利用,既可以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又丰富了食用菌的培养基质。
[0025]4.本专利技术整个生产步骤都可以采用机械装置,包括物料搅拌装置、绞龙运输装置、套袋机、蘑菇灭菌室、自动接种机等,充分实现了生产各步骤过程中的半自动与全自动,避免产生人为误差,节省人力和物力,能实现工厂标准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步骤S1配料,按重量计,称取桑枝屑35份、麸皮10份、木糖醇渣15份、玉米芯10份、莲子壳10份、石膏粉0.5份、硫酸镁0.02份;在反应釜中加入粉碎后的玉米芯和莲子壳,再加入含有硫酸质量分数为0.5%~1.5%的水搅拌成流动状态,在115℃条件下反应1h,反应完之后加入木糖醇渣常温下发酵2天,将反应釜中发酵完成之后的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配料,按重量计,称取桑枝屑35~45份、麸皮10~15份、木糖醇渣15~25份、玉米芯10~20份、莲子壳10~15份、石膏粉0.5~1.5份、硫酸镁0.02~0.06份;步骤S2混料:将上述配料混匀,得到混合基质备用;步骤S3装袋:将混合基质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制成菌棒备用;步骤S4灭菌,上述菌棒放入灭菌室内进行灭菌;步骤S5冷却,完成灭菌后,将菌棒放置于无菌室内冷却至25~35℃;步骤S6接种,待菌棒冷却至室温后,利用液体发酵罐的香菇液体菌种对香菇菌棒进行接种,接种完后立即用洁净的棉花塞住袋口养菌,得接种后的香菇菌棒;步骤S7培养,将制得的香菇菌棒转运至培养室,经过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工序,即完成香菇菌棒的生产;所述步骤S1中相关配料经过如下处理:在反应釜中加入粉碎后的玉米芯和莲子壳,再加入含有硫酸质量分数为0.5%~1.5%的水搅拌成流动状态,在115~125℃条件下反应1~2h,反应完之后加入木糖醇渣常温下发酵2~3天,将反应釜中发酵完成之后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昌利菌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