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踏板感模拟器组件和解耦式制动助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36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踏板感模拟器组件和解耦式制动助力器。所述踏板感模拟器组件包括:力反馈机构,用于在耦合以及解耦的情况下在所述输入杆朝所述主轴施力时对所述输入杆施加力反馈,所述力反馈机构包括第一力反馈件和第二力反馈件;第一容纳件,套装于所述主轴,包括外保持器和同轴收容在外保持器内的内保持器,所述内保持器和外保持器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力反馈件布置在该收容空间内;第二容纳件,收容所述第二力反馈件并套装于所述输入杆;以及垫片,大致呈中空环形,收容在第一容纳件的收容空间内,第一力反馈件和第二力反馈件分别布置在垫片的两侧。分别布置在垫片的两侧。分别布置在垫片的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踏板感模拟器组件和解耦式制动助力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助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踏板感模拟器组件和装设有该踏板感模拟器组件的解耦式制动助力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机动车驾驶员能够舒适地操作制动系统的操作元件,如例如制动踏板,制动系统一般具有制动助力器(制动力放大器)。具有制动助力器的制动系统常常被称为带制动助力的制动系统。制动助力器被设计用于提供辅助力,该辅助力作为对由驾驶员施加到操作元件上的驾驶员制动力的补充,用于制动至少一个车轮,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车安全。现有车辆制动助力器包括真空助力器和电子助力器两种,真空助力器广泛应用于燃油车辆上,而电子助力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辆上。
[0003]CN208325190U涉及液压制动助力系统和车辆。该液压制动助力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控制器、电磁比例阀和蓄能器,控制器采样连接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蓄能器的出油口设有用于与车辆的制动主缸连接的管路,管路上设有电磁比例阀,控制器控制连接电磁比例阀。该文献的制动助力采用液压,可解决无制动助力系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反应迟钝的问题,或者避免真空制动助力效果差的缺点;可以有效提升整车制动效果,有效改善驾驶员制动舒适性,降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不同的方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耦式制动助力器提供一种便于生产线制作、简化装配的技术方案。
[0005]此外,本技术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踏板感模拟器组件和解耦式制动助力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
[0007]一种踏板感模拟器组件,其中,其用于解耦式制动助力器,所述解耦式制动助力器具有用于与车辆的制动踏板接合的踏板感模拟器以及主轴,所述踏板感模拟器的输入杆能够与所述主轴耦合和解耦,所述踏板感模拟器组件包括:
[0008]力反馈机构,用于在耦合以及解耦的情况下在所述输入杆朝所述主轴,施力时对所述输入杆施加力反馈,所述力反馈机构包括第一力反馈件和第二力反馈件;
[0009]第一容纳件,套装于所述主轴,包括外保持和同轴收容在外保持器内的内保持器,所述内保持器和外保持器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力反馈件布置在该收容空间内;
[0010]第二容纳件,收容所述第二力反馈件并套装于所述输入杆;以及
[0011]垫片,大致呈中空环形,收容在第一容纳件的收容空间内,第一力反馈件和第二力反馈件分别布置在垫片的两侧。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耦式制动助力器,其中,其包括上述任一种踏板感模拟器组件。
附图说明
[0013]参考附图,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14]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解耦式制动助力器的剖视图;
[0015]图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的剖视图;
[0016]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的垫片的立体示意图和剖视示意图;
[0017]图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的剖视图;
[0018]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的垫片的立体示意图和剖视示意图;
[0019]图6根据本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的剖视图;以及
[0020]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的垫片的立体示意图和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22]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0023]请参照图1,所述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用于解耦式制动助力器1000,所述解耦式制动助力器1000具有用于与车辆的制动踏板接合的踏板感模拟器以及主轴2,所述踏板感模拟器的输入杆11能够与所述主轴2耦合和解耦。
[0024]参照图2和图3,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包括:
[0025]力反馈机构,用于在耦合以及解耦的情况下在所述输入杆11朝所述主轴2施力时对所述输入杆11施加力反馈,力反馈机构包括第一力反馈件3和第二力反馈件7;
[0026]第一容纳件4,套装于所述主轴2,包括外保持器41和同轴收容在外保持器41内的内保持器42,内保持器42和外保持器41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力反馈件3布置在该收容空间内;
[0027]第二容纳件5,收容第二力反馈件7并套装于所述输入杆11;以及
[0028]垫片6,大致呈中空环形,收容在第一容纳件4的收容空间内,第一力反馈件3和第二力反馈件7分别布置在垫片6的两侧。
[0029]垫片6包括主体61、内侧壁62和外侧壁63,主体61大致呈中空环形,内侧壁62形成在主体61的内边缘,外侧壁63形成在主体61的外边缘。垫片6的内侧壁62同轴套于并抵靠所述内保持器42的外壁,并且所述垫片6的外侧壁63抵靠所述外保持器41的内壁。
[0030]图2和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内侧壁62沿主体61的内边缘朝向第一力反馈件3延伸
形成内加强筋621,用以加强垫片6的强度,内侧壁62沿主体61的内边缘朝向第二力反馈件7延伸形成扁圆筒状的承接部622,第二力反馈件7的一端同轴套于承接部622内,并抵靠在主体61上。外侧壁63朝向第一力反馈件3延伸形成外加强筋631,用以加强垫片6的强度。本实施方式中和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强度需求,可不设置内加强筋621和/或外加强筋631。
[0031]所述第一力反馈件3收容于第一容纳件4内,第一力反馈件3由橡胶制成,构造成具有中空的圆柱形,在同轴套装于所述主轴2,并且所述第一力反馈件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输入杆1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其中,长度方向是指纵向方向或者说轴向方向,由此所述第一力反馈件3的反馈力可以更具指向性地对所述输入杆11进行力反馈。可选地,第一力反馈件3在其中空的圆柱形的内壁和/或外壁凸出形成加厚结构31,在径向上抵靠所述第一容纳件4。由此,剩余部分也具有空间余地以进行变形。
[0032]第二力反馈件7是始动力弹簧,收容于第二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200、300),其特征在于,其用于解耦式制动助力器(1000),所述解耦式制动助力器(1000)具有用于与车辆的制动踏板接合的踏板感模拟器以及主轴(2),所述踏板感模拟器的输入杆(11)能够与所述主轴(2)耦合和解耦,所述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包括:力反馈机构,用于在耦合以及解耦的情况下在所述输入杆(11)朝所述主轴(2)施力时对所述输入杆(11)施加力反馈,所述力反馈机构包括第一力反馈件(3)和第二力反馈件(7);第一容纳件(4),套装于所述主轴(2),包括外保持器(41)和同轴收容在外保持器(41)内的内保持器(42),所述内保持器(42)和外保持器(41)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力反馈件(3)布置在该收容空间内;第二容纳件(5),套装于所述输入杆(11),所述第二力反馈件(7)收容于第二容纳件(5)内;以及垫片(6),大致呈中空环形,收容在第一容纳件(4)的收容空间内,第一力反馈件(3)和第二力反馈件(7)分别布置在垫片(6)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6)包括主体(61)、内侧壁(62)和外侧壁(63),所述主体(61)大致呈中空环形,所述内侧壁(62)形成在主体(61)的内边缘,所述外侧壁(63)形成在主体(61)的外边缘,所述内侧壁(62)同轴套于并抵靠所述内保持器(42)的外壁,并且所述外侧壁(63)抵靠所述外保持器(41)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62)沿主体(61)的内边缘朝向第二力反馈件(7)延伸形成扁圆筒状的承接部(622),所述承接部(622)同轴贴靠在内保持器(42)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力反馈件(7)的一端同轴套于承接部(622),并抵靠在主体(6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6)的外侧壁(63)沿主体(61)的外边缘朝向第二力反馈件(7)延伸形成导引部(632),所述导引部(632)的末端部分延伸入第一容纳件(4)与第二容纳件(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垫片(6)由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或者,由钢材通过冲压制成,或通过机械加工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62)沿主体(61)的内边缘朝向第一力反馈件(3)延伸形成内加强筋(621),用以加强垫片(6)的强度,和/或,所述外侧壁(63)朝向第一力反馈件(3)延伸形成外加强筋(631),用以加强垫片(6)的强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感模拟器组件(100、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持器(41)包括圆柱形的外主体(411),所述第一容纳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坤于飞田聪王龙超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