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供水装置的机动车及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014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提供用于至少一个耗水器(3)的水的供水装置(2)的机动车(1)。在此,设置集水箱(4)、初级水箱(5)和至少一个二级水箱,其中,集水箱(4)在流动技术上联接或能联接到水源,并且初级水箱(5)在绕过集水箱(4)和二级水箱(6、7、8)的情况下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至少一个耗水器(3)上,其中,集水箱(4)不仅直接地而且仅仅间接地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二级水箱(6、7、8)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初级水箱(5)上,并且其中,供水装置(2)具有水输送装置(23),水输送装置设置并构造成用于借助于气态的输送介质将水从集水箱(4)中向初级水箱(5)的方向输送。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1)的方法。动车(1)的方法。动车(1)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供水装置的机动车及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供水装置的机动车,该供水装置用于为至少一个耗水器供水。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现有技术中,例如已知专利文献US 10 018 156 B1。该专利文献描述了用于将水喷射到内燃机中的方法以及装置。
[0003]专利文献US 2014/0 165 948 A1描述了一种进气歧管,其适合用于从液体存储器中均匀地释放油或水。进气歧管具有:用于将空气引入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的引入区段;布置在引入区段下方的用于存储液态介质的液体存储器;具有第一腔、第二腔和用于调节从第二腔到第一腔中的流量的压差阀的压差罐;再循环管路,当在第二腔中的压力大于在第一腔中的压力时,再循环管路允许在液体存储器中收集的液态介质从液体存储器中回到第一腔中;以及排气管路,排气管路用于当在第二腔中的压力小于在第一腔中的压力时,将从第一腔中流入第二腔中的液态介质释放到引入区段中。
[0004]此外,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专利文献DE 10 2019 105 194 A1。该专利文献描述了一种用于在车辆上利用水的方法以及系统。在此,提供了一种用于优化对在车辆上获得或产生的水的利用的方法。根据待输送的水量以及参考预测的将来的水位的当前水位改变为了喷射或冲洗目的选择的水量以及喷射水的顺序,作为对不同车辆运行条件的响应。该方法实现了,尤其是当水的可用性有限时,最大化地利用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供水装置的机动车,与已知的机动车相比,该机动车具有优点,尤其是在灵活布置机动车的水箱的同时实现了尤其可靠地供水。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这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机动车实现。机动车的特点之处在于,设有集水箱、初级水箱/主水箱和至少一个二级水箱/辅助水箱,其中,集水箱在流动技术上联接或能联接到水源,初级水箱在绕过集水箱和二级水箱的情况下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至少一个耗水器,其中,集水箱不仅直接地而且间接地经由至少一个二级水箱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初级水箱,以及其中,供水装置具有水输送装置,水输送装置设置并构造成用于借助于气态的输送介质将水从集水箱朝初级水箱的方向输送。
[0007]机动车具有供水装置和至少一个耗水器。原则上,可存在任意多个耗水器,例如仅仅唯一的耗水器或多个耗水器。如果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中仅仅提到所述耗水器或所述至少一个耗水器,那么这些实施方案始终是类似有一个或多个耗水器。在多个耗水器的情况中,用于所述耗水器或所述至少一个耗水器的实施方案优选地还可用于耗水器中的多个或者耗水器中的每一个。
[0008]耗水器基本上可任意设计。例如,耗水器能以清洁设备,尤其是玻璃清洗设备的形式存在。在这种情况中,水用于清洁机动车,尤其是机动车的玻璃。为此,将水施加,尤其是
喷洒或者喷射到机动车的表面上,尤其是玻璃上。为了该目的,例如通过至少一个喷嘴等输出水。例如,在出水之前,在水中混合清洗剂和/或防雾剂。
[0009]然而,尤其优选地,耗水器是机动车的驱动装置的喷水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机动车并且就此而言用于提供用于驱动机动车的驱动力矩。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优选地以内燃机的形式存在。内燃机具有至少一个燃烧室,燃料与氧气一起在燃烧室中燃烧。为了提高功率和/或动力装置的效率和/或为了其冷却,在喷水装置的情况中设置成,至少暂时地/有时地将水输送给内燃机,尤其是燃烧室。
[0010]例如,在此可直接地或者仅仅间接地例如通过内燃机的进气管将水引入燃烧室中。在间接的情况中,例如用于将水引入燃烧室中的喷嘴直接通入燃烧室中。在直接引入的情况中,喷嘴例如通入内燃机的进气管中,进气管通过至少一个换气阀,尤其是进气阀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燃烧室。因此,在换气阀打开时,喷射到进气管中的水与新鲜气体一起流入燃烧室中。
[0011]通常设置成,通过机动车的用户时不时地为供水装置加水。在目前的机动车中,这带来一定的耗费/开销。即,通常必须首先打开发动机舱并且紧接着打开用于水的存储容器,并且随后通过填充孔将水填充到存储容器中,例如在借助于水壶等的情况下。尤其是在至少一个耗水器设计成清洁装置的情况中,还可选地在水中添加清洗剂和/或防雾剂。这需要附加的工作步骤。
[0012]紧接着,才再次关闭存储容器和发动机舱,并且可使用耗水器。存储容器必须相应地布置在机动车的发动机舱中并且具有实现在合理的时间段上供耗水器使用的容积。这意味着,在发动机舱中为了存储容器使用的结构空间不能用于其它目的,尤其是因为存储容器应能由用户填充并且同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尺寸。
[0013]出于这一原因,根据本专利技术,集水箱、初级水箱和二级水箱是机动车的组成部分。集水箱在其设计方案方面与存储容器最为对应,原因是集水箱在流动技术上联接或能联接到水源。即,例如可由用户手动地为集水箱加水。尤其优选地,集水箱为此具有标准的接口,该接口可与软管接头相连接。在此的示例例如是在家用电器或园艺领域中通用的标准的软管接头。在这种情况中,水源例如是水龙头等。
[0014]附加地或备选地,使用机动车的车载水源作为水源。这种车载水源例如是用于从机动车的外部环境落到机动车的表面水尤其是雨水的收集装置。同样,车载水源可为用于在机动车处或中出现的冷凝水的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尤其是设置并构造成用于收集在机动车的可选的空调设备运行期间出现的冷凝水。然而,冷凝水也可从驱动装置或动力装置的废气中获得。附加地或备选地,收集例如氢能驱动装置的过程水并输送给集水箱。
[0015]在此,集水箱首先仅仅用于第一次容纳水并且例如并不用于一直存储水直到水被耗水器需要。相反地,快速地将水从集水箱继续输送,即输送到初级水箱中和/或二级水箱中和/或工作水箱中。尤其是,如果水源以车载水源存在,那么与通常的存储容器相比可显著减小集水箱的容积。例如,集水箱具有最大5l、最大2.5l、最大2l、最大1.5l或者最大1l的容积。
[0016]初级水箱用于为至少一个耗水器供水。相应地,初级水箱如此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耗水器,即,在初级水箱中存在的水直接地即不是通过集水箱和二级水箱被输送给耗水器。在初级水箱和耗水器之间的流动技术的连接相应地不是通过集水箱和二级水箱实现,
而是绕过这两者。初级水箱例如具有与集水箱相似的容积,尤其是相同的容积。例如,初级水箱的容积为最大10l、最大7.5l、最大5l或最大2.5l。
[0017]除了集水箱和初级水箱,附加地,机动车具有至少一个二级水箱。这意味着,可设置刚好一个二级水箱或多个二级水箱。如果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中提到所述二级水箱或所述至少一个二级水箱,那么这些实施方案始终含义相同。在多个二级水箱的情况中,用于所述二级水箱或所述至少一个二级水箱的实施方案优选地始终可用于二级水箱中的多个或者二级水箱中的每一个。二级水箱提高了可用于水的储存容积。例如,二级水箱具有最大10l、最大7.5l、最大5l或最大2.5l的容积。
[00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供水装置(2)的机动车(1),该供水装置(2)用于为至少一个耗水器(3)供水,其特征在于,设有集水箱(4)、初级水箱(5)和至少一个二级水箱(6,7,8),其中,集水箱(4)在流动技术上联接或能联接到水源,初级水箱(5)在绕过集水箱(4)和二级水箱(6、7、8)的情况下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至少一个耗水器(3),其中,集水箱(4)不仅直接地而且间接地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二级水箱(6、7、8)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初级水箱(5),以及其中,供水装置(2)具有水输送装置(23),该水输送装置设置并构造成用于借助于气态的输送介质将水从集水箱(4)朝初级水箱(5)的方向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初级水箱(5)通过提取管路(19)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耗水器(3),与用于将至少一个二级水箱(6、7、8)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集水箱(4)的连接管路(10)和/或用于将初级水箱(5)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二级水箱(6、7、8)的输送管路(16)相比,所述提取管路具有更大的管路横截面。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初级水箱(5)通过工作水箱(9)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耗水器(3)。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提取管路(19)通入工作水箱(9)中并且工作水箱(9)通过供给管路(18)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初级水箱(5),供给管路的管路横截面比提取管路(19)小。5.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初级水箱(5)和/或工作水箱(9)分别具有加热装置,和/或集水箱(4)和/或至少一个二级水箱(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