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消音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94 阅读:4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其进风口1连通真空室2,再连通过滤装置,再连通电机室4,其特征在于:电机室4的出口与电机室下方的排气风道5相连通,该排气风道5内至少有一个弯道,该排气风道5与出风口6相连通。由于从电机室排出的气体在弯道处多次强行改变方向,且经过集中、分散,将音波阻尼掉,故有效地降低了电机发出的噪音。且不会降低吸尘效果。(*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原有的卧式吸尘器,空气一般都是从进风口进入真空室,经多级过滤装置后进入电机室,再从电机后部的出风口直接排出。这样的通道使整体噪音较大,为了降低噪音,一般采用在电机外部包裹消音海绵的方法,这种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噪音,但包裹海绵的电机因通风不畅,导致整机效率降低,电机散热不良、寿命降低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的消音风道,能有效地消除电机的噪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进风口连通真空室,再连通过滤装置,再连通电机室,电机室的出口与电机室下方的排气风道相连通,该排气风道内至少有一个弯道,该排气风道与出风口相连通。风由进风口吸入真空室后,由过滤装置将灰尘滤掉,洁净的空气进入电机室,再强行向下掉头进入排气风道,形成排气风道的第一个弯道。由于排气风道的气体流向与流向电机室的气体流向相反,故噪音在该弯道内被阻尼掉,再从出风口排出气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从电机室排出的气体在弯道处多次强行改变方向,且经过集中、分散,将音波阻尼掉,故有效地降低了噪音。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部分剖视图,其中1.进风口;2.真空室;3.电机;4.电机室;5.排气风道;6.出风口;7.底座;8.内胆。参见附图,排气风道5为底座7和内胆8之间形成的腔体,电机室4出口向下通往排气风道5,形成第一个360度的弯道,由于电机室4所在的尾部是密封的,迫使气体沿双层壳体结构形成的通道返回到整机前部。所述的排气风道5在电机室出口处分成两路,在整机的前部又并成一路,最后沿底座壁上升,形成第二个90度弯道。上升的气流向两个侧面的出风口6流动,形成第三个约90度的弯道,最后,气流从底座7与上机体形成的缝隙中(即出气口6)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消音风道,进风口1连通真空室2,再连通过滤装置,再连通电机室4,其特征在于:电机室4的出口与电机室下方的排气风道5相连通,该排气风道5内至少有一个弯道,该排气风道5与出风口6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消音风道,进风口1连通真空室2,再连通过滤装置,再连通电机室4,其特征在于电机室4的出口与电机室下方的排气风道5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洁玲施群杨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春花吸尘器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