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34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包括靠背,靠背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支撑组件,靠背上安装有操纵部件,所述操纵部件与支撑组件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在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下,操纵部件能够控制所述支撑组件的至少部分相对于靠背向向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坐在座椅上后,手动操作所述操纵部件,然后在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下带动支撑组件运动,支撑组件的上端向前移动能够支撑用户的臀部后侧,从而改善座椅的舒适性体验。从而改善座椅的舒适性体验。从而改善座椅的舒适性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座椅的舒适性对于用户的驾乘体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如今,无论是汽车厂商还是消费终端都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0003]就座椅的舒适性结构设计而言,目前主流的技术路线有座部按摩、背部按摩、柔性支撑以及腰托支撑等,这些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座椅的驾乘体验,缓解了用户臀部、腰部以及肩背部等区域的肌肉疲劳。
[0004]但是,用户坐在座椅上后,腰部和臀部之间的区域(髋关节、尾椎)通常仍处于非支撑状态,舒适性亟待优化升级。在现有的座椅结构设计中,对于该区域支撑结构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用户臀部后侧,提升座椅舒适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包括靠背,其关键在于:所述靠背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支撑组件,靠背上安装有操纵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包括靠背(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支撑组件(3),靠背(1)上安装有操纵部件(2),所述操纵部件(2)与支撑组件(3)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4),在传动组件(4)的传动作用下,操纵部件(2)能够控制所述支撑组件(3)的上端相对于靠背(1)向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下部固设有支架组件(5),其包括沿靠背(1)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构件(51)、第二构件(52)和第三构件(53),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面板(31)和固设在支撑面板(31)后端下部的转轴(32),转轴(32)的两端转动支撑在第一构件(51)和第二构件(5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52)具有侧支撑板(521),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分别安装在侧支撑板(521)两侧的齿轮传动机构和皮带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互相啮合的齿轮(41)和扇形齿板(42),皮带传动机构的第一皮带轮(43)与所述操纵部件(2)同轴固定,第二皮带轮(44)与所述齿轮(41)同轴固定,所述扇形齿板(42)的圆心位置固定套装在所述转轴(3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动机构位于第二构件(52)与第三构件(53)之间,第三构件(53)远离第二构件(52)的一侧设有安装支座(531),安装支座(531)固定连接在靠背(1)的侧部,所述操纵部件(2)包括位于靠背(1)外部的手轮(2a),所述手轮(2a)的一侧设有连接轴(2b),连接轴(2b)转动支撑在第二构件(52)和第三构件(53)上,所述第一皮带轮(43)固套在连接轴(2b)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31)的前侧呈弧面构造,后侧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艺李伟唐杰贾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