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缩物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01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包绕一直径达25毫米的物品的热缩物件,包含: (i)一织物,具有的热缩纤维沿其包绕方向延伸; (ii)一交联塑性材料的柔性层,被迭压到织物的一主要表面以向外背离上述的使用中的物品,和 (iii)热激活粘接剂,涂覆于织物的另一主要表面上,以便向内朝向上述使用中的物品,上述物件被构造成当使用中的织物热恢复时物件绕着上述物品并朝向带着上述粘接剂的表面卷曲,并激活上述粘接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热缩物件的,上述热缩物件用于包绕直径达25毫米的物品。上述物件对于,比如,在汽车接线线束之中,防止环境对接线接头的污染是尤其有用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热缩管被用于这样的目的已有许多年了,这样的管具有的缺点是它们必须从电线的一自由端被套上,而这在实践中有时可能是不便的。由于固紧绕着待包绕物品的热缩塑料薄片的边缘在以前是困难的,所以以前用这样的薄片包绕小直径的物品的尝试在商业上是不可行的。用于大电缆的包绕式封闭物的那种广为人知的箝夹装置在小尺寸的接线接头是不实用的。使用粘接剂固紧上述薄片的尝试也易于失败,因为在热收缩过程中,上述薄片易于从其包绕的物品上松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巧妙的并且相对低费用的途径以缓解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热缩物件,用于包绕一直径达25毫米的物品,上述物件包含(i)一织物,它所含有的热缩纤维在其包绕方向延伸,(ii)一柔性层,由交联塑性材料制成,被层压到上述织物的一主要表面上并向外背离其包绕的上述物品。(iii)热激活粘接剂,涂覆在织物的另一主要表面以向内朝向上述物品。上述物件是如此构造的,以便使用中的上述织物的热恢复使上述物件包绕着上述物品,并朝向带着上述粘接剂的表面卷曲,并且激活上述粘接剂。织物或与织物直接接触的其它中介层,可以直接带有(优选地粘附有)柔性层(ii)和粘接剂(iii)。通过设置热缩织物时使其成为与交联塑性材料迭压而成的双成分薄片的(使用中的)内层,本专利技术因而利用了在薄片中产生的不对称收缩力,不对称收缩力是由热缩纤维沿包绕方向收缩而产生的,以在收缩中卷曲上述物件,这种方式的卷曲增强了包绕作用,从而抵消了在热收缩中松开包绕的趋势。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是,在通过使用压力敏感粘接剂的重迭连接对包绕着一物体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物件进行初始固紧之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物件经受住热恢复考验,并不产生任何不可接受的开口,尽管重迭连接的滑动可能在这样的收缩中超过其初始重迭宽度的50%。优选地,织物的热缩纤维基本上只沿其包绕方向延伸。上述物件的热缩率,即沿包绕方向的长度在热缩前和热缩完成后的比率,优选地在1.10∶1至5∶1的范围之内,更为优选地在1.3∶1至3∶1之内,尤其是在1.5∶1至2∶1之内。上述物件可被方便地设置成条带或卷带,即可以是在包绕方向上长度为1至1000米的任何形式。应当认识到,在生产绕线的基础上,这样的卷带或条带可被有利地供给自动化安装设备,或其他适于封闭较小物品如接线接头的适当设备。做为替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物件可被以预先切割的条带或薄片的形式设置,上述条带或薄片至少在其一端部区域带有压力敏感粘接剂,压力敏感粘接剂在物件的热收缩之前可以将包绕着上述使用中物品的物件固紧。含有热缩纤维的各种形式的织物可被选用以满足最终使用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形式中热缩纤维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形成的,优选地,聚乙烯是通过照射交联的。用于制造上述被迭压到织物之上的塑性材料层的合适材料也可通过试验而选择,一种优选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优选地在被压向织物形成薄片之后通过照射而交联。织物可以在其被迭压到塑性层上之前受照射,但优选地在迭压之后,涂覆粘接剂之前与塑料薄片一起受照射。任何热激活粘接剂都可被涂覆于织物的背离塑性材料薄片的表面上,优选的粘接剂是热融化或热固性的粘接剂。所选的粘接剂自然都应满足上述物件的最终使用要求。上述物件的材料,尺寸和构造都被加以选择和对比,以满足所讨论的最终使用要求,例如,对于汽车接线接头,材料,尺寸和构造被选择以使上述物件在30秒之内,优选地在20秒之内,更优选地在10至15秒之内,通过热空气或红外加热作用在上述物件的外表面而收缩,上述外表面的温度优选地在250℃至270℃之间。可能适于以上目的的粘连剂的例子在WO-A-8707755(RK310),GB-A2104800(RK149),EP-A-0157478(RK232)和共同未决的国际申请PCT/GB95/00731(B247)中都有描述,所有的这些描述都作为参照结合于此文之中。对熟悉本领域的人士而言,制造织物的方法,优选地通过纺织制造,以及施用塑性材料薄片和施用粘接剂的方法是已知的。上述织物件可由热缩纤维和其它大体如GB-A-2134334中所描述的纤维制成,但优选地略去了其中的第二塑料薄片和喷镀有金属的Mylor薄片层。例如,上述织物可以使用一由热缩经纱和纬纱组成的平纹织物(一根在上,一根在下)。经纱为交联高密度聚乙烯,直径0.2~0.3mm,每厘米35.4根(每英寸90根);纬纱是玻璃纤维,3×68g/km,或是0.1mm的PET单纤维(PET monofilament)(2根每纬),3.9纬每厘米(10纬每英寸)。纬纱被彼此分隔开,以使其对经纱收缩的影响不致大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可替代的织物设计如下表所示织物的构造 优选地,上述织物物件包括粘附的多聚材料,优选地为一粘附多聚薄片(优选地为多聚乙烯薄片),这使织物物件基本上不带孔。比如,可以用已知的层压技术,将厚度约0.2mm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迭压到纺织织物的一侧。在层压之后,薄膜与织物优选地以通常方法(已是广为人知的)照射,优选地照射的剂量至少为10,优选比至少12,尤其优选地至少14兆拉德(megarads),以加强温度的作用和加强上述被层压的物件各部分之间粘结在一起。合适的照射方法和设备,比如电子束,已是广为人知的。最好不要使用20兆拉德以上的剂量,使用15兆拉德以上的剂量几乎没有附加的优势。在织物薄片的平面上,上述织物织物可被赋予防止液体透过的特性,这通常被称为使物体“平面密封”(planartight),可以通过EP-A-0324630中所描述的那些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套部件,它包括如此前所描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物件和在上述物件和热收缩之前用于固紧上述物件的压力敏感粘接剂,上述物件包绕着使用中的物品。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封闭一物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此前所描述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物件包绕一物品,并使上述物件热收缩。这样的方法优选地包括在热收缩上述物件之前固紧包绕着上述物品的上述物件的步骤,优选地利用压力敏感粘接剂固紧。如前面所述,当被包绕的物品是一电接线接头,尤其是一汽车接线接头时,本专利技术特别有用。被包绕的物品的平均直径优选地小于20mm,更优选地在5~15mm的范围内。可利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纤维代替目前优选的高密度聚乙烯热缩纤维,以制备具有低安装温度范围的物件。更高的温度范围可通过使用氟聚物如PVDF作为恢复纤维,也可以和玻璃纤维,更高温度的粘接剂和薄片材料联合使用来达到,这些可由熟练的技术人士容易地加以选择,比如,如GB-A-2133740中所描述,其中所描述的内容作为参照结合于本专利技术中。在此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以图解的方式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物件的结构;图2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物件,该物件包绕着一接线绞连接处,物件的热缩纤维位于包绕方面上;图3A至3D图解显示织物(i)和柔性薄片(ii)的形成;图4A和4B图解示明将热熔且压力敏感的粘接剂施用于被层压的织物上;图5A至5E更详细地示明了粘接剂的施用,以及将涂覆着粘接剂的热缩物件包绕在一接线连接处上的操作;和图6图解示明包绕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包绕一直径达25毫米的物品的热缩物件,包含: (i)一织物,具有的热缩纤维沿其包绕方向延伸; (ii)一交联塑性材料的柔性层,被迭压到织物的一主要表面以向外背 离上述的使用中的物品,和 (iii)热激活粘接剂,涂覆于织物的另一主要表面上,以便向内朝向 上述使用中的物品,上述物件被构造成当使用中的织物热恢复时物件绕 着上述物品并朝向带着上述粘接剂的表面卷曲,并激活上述粘接剂。

【技术特征摘要】
1995.05.24 GB 9510543.31.用于包绕一直径达25毫米的物品的热缩物件,包含(i)一织物,具有的热缩纤维沿其包绕方向延伸;(ii)一交联塑性材料的柔性层,被迭压到织物的一主要表面以向外背离上述的使用中的物品,和(iii)热激活粘接剂,涂覆于织物的另一主要表面上,以便向内朝向上述使用中的物品,上述物件被构造成当使用中的织物热恢复时物件绕着上述物品并朝向带着上述粘接剂的表面卷曲,并激活上述粘接剂。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物件,具有的热缩纤维基本上只沿包绕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物件,其中其包绕方向上的长度在热收缩前和完成热收缩后的比率在1.10∶1至5∶1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3∶1至3∶1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5∶1至2∶1的范围内。4.根据任一上述的权利要求的物件,其中织物的带有热激活粘接剂的表面至少有一个区域不含那种粘接剂,该区域可与热缩物件的另一主要表面相粘结,以在物件热收缩之前将包绕着上述使用中的物品的物体固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物件,其形式为一条带或薄片,在上述区域,优选地为一端部区域,带有压力敏感粘接剂,可以在上述物件的热收缩之前将包绕着上述使用中的物品的上述物件固紧。6.根据任一上述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物件,其中热缩纤维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优选地通过照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G·赖德尔F·J·罗维
申请(专利权)人:雷伊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