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包括有机架以及热收缩炉,机架之中设置有延伸至热收缩炉内部的传输带,传输带由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热收缩炉内部设置有多个热源;所述热收缩炉之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遮板;所述遮板通过设置在热收缩炉外部的步进电机与热收缩炉相连接,步进电机与传输带的驱动电机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可使得物料在传输带上进行传输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遮板的旋转以控制热收缩炉之上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于物料输入/输出时方可开启,从而有效避免了热收缩炉内部的热量外溢,使得设备整体的能耗与加工效果均得以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设备,尤其是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热收缩包装装置可实现高效而稳定的包装;热收缩包装装置通常包括有热收缩炉,其通过传输装置将物料输送至热收缩炉中进行加热与包装处理。然而,为使得物料的输入与输出不受阻隔,现有的热收缩包装装置往往采用开放式的进料口与出料口的设置,其使得热收缩炉内部的热量在非加工状态下得以溢出,从而使得其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可有效改善加热过程中热量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包括有机架以及热收缩炉,机架之中设置有延伸至热收缩炉内部的传输带,传输带由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热收缩炉内部设置有多个热源;所述热收缩炉之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遮板;所述遮板通过设置在热收缩炉外部的步进电机与热收缩炉相连接,步进电机与传输带的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的边部分别设置有橡胶隔热层,其可通过橡胶隔热层对于热收缩炉内部的热量实现有效的隔离,从而改善热收缩炉的加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遮板的边部设置有辅助橡胶隔热层,橡胶隔热层与辅助橡胶隔热层的水平截面均采用“L”形结构;当遮板分别位于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内部时,橡胶隔热层与辅助橡胶隔热层彼此啮合。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彼此啮合的橡胶隔热层与辅助橡胶隔热层在进料口 /出料口与遮板之间形成形成垂直于传输带延伸方向的密封面,从而使得其密封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同时,由于橡胶隔热层与辅助橡胶隔热层之间的接触面垂直于遮板的运动方向,从而使得驱动电机驱动遮板进行转动时,其所受到的摩擦作用得以控制,进而使其转动更为灵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中包含有进料光电检测装置与出料光电检测装置,所述进料光电检测装置设置于传输带于进料口对应位置的侧端部,所述出料光电检测装置设置于传输带于出料口一侧的侧端部,出料光电检测装置与出料口之间的距离为传输带之上任意两个物料之间的放置距离。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进料光电检测装置与出料光电检测装置分别对加工中的物料位置进行检测,以控制遮板的实时开启,从而使得热收缩炉内部的热量得以进一步的控制;同时,出料光电检测装置的位置设置即可实时反映物料与出料口之间的距离,又可避免其在高温环境下发生损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可使得物料在传输带上进行传输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遮板的旋转以控制热收缩炉之上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于物料输入/输出时方可开启,从而有效避免了热收缩炉内部的热量外溢,使得设备整体的能耗与加工效果均得以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橡胶隔热层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一机架、2—热收缩炉、3—传输带、4 一进料口、5—出料口、6—遮板、7—步进电机、8—橡胶隔热层、9 一辅助橡胶隔热层、10—进料光电检测装置、11 一出料光电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包括有机架I以及热收缩炉2,机架I之中设置有延伸至热收缩炉2内部的传输带3,传输带3由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热收缩炉2内部设置有多个热源;所述热收缩炉2之上设置有进料口 4与出料口 5,进料口 4与出料口 5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遮板6;所述遮板6通过设置在热收缩炉2外部的步进电机7与热收缩炉2相连接,步进电机7与传输带3的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口4与出料口 5的边部分别设置有橡胶隔热层8,其可通过橡胶隔热层8对于热收缩炉2内部的热量实现有效的隔离,从而改善热收缩炉的加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遮板6的边部设置有辅助橡胶隔热层9,橡胶隔热层8与辅助橡胶隔热层9的水平截面均采用“L”形结构;当遮板7分别位于进料口4以及出料口 5内部时,橡胶隔热层8与辅助橡胶隔热层9彼此啮合。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彼此啮合的橡胶隔热层与辅助橡胶隔热层在进料口 /出料口与遮板之间形成形成垂直于传输带延伸方向的密封面,从而使得其密封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同时,由于橡胶隔热层与辅助橡胶隔热层之间的接触面垂直于遮板的运动方向,从而使得驱动电机驱动遮板进行转动时,其所受到的摩擦作用得以控制,进而使其转动更为灵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可使得物料在传输带上进行传输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遮板的旋转以控制热收缩炉之上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于物料输入/输出时方可开启,从而有效避免了热收缩炉内部的热量外溢,使得设备整体的能耗与加工效果均得以改善。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中包含有进料光电检测装置10与出料光电检测装置11,所述进料光电检测装置10设置于传输带I于进料口 4对应位置的侧端部,所述出料光电检测装置11设置于传输带3于出料口 5—侧的侧端部,出料光电检测装置11与出料口 5之间的距离为传输带3之上任意两个物料之间的放置距离。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进料光电检测装置与出料光电检测装置分别对加工中的物料位置进行检测,以控制遮板的实时开启,从而使得热收缩炉内部的热量得以进一步的控制;同时,出料光电检测装置的位置设置即可实时反映物料与出料口之间的距离,又可避免其在高温环境下发生损坏。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主权项】1.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包括有机架以及热收缩炉,机架之中设置有延伸至热收缩炉内部的传输带,传输带由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热收缩炉内部设置有多个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炉之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遮板;所述遮板通过设置在热收缩炉外部的步进电机与热收缩炉相连接,步进电机与传输带的驱动电机电性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的边部分别设置有橡胶隔热层。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的边部设置有辅助橡胶隔热层,橡胶隔热层与辅助橡胶隔热层的水平截面均采用“L”形结构;当遮板分别位于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内部时,橡胶隔热层与辅助橡胶隔热层彼此啮合。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中包含有进料光电检测装置与出料光电检测装置,所述进料光电检测装置设置于传输带于进料口对应位置的侧端部,所述出料光电检测装置设置于传输带于出料口一侧的侧端部,出料光电检测装置与出料口之间的距离为传输带之上任意两个物料之间的放置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包括有机架以及热收缩炉,机架之中设置有延伸至热收缩炉内部的传输带,传输带由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热收缩炉内部设置有多个热源;所述热收缩炉之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装置,其包括有机架以及热收缩炉,机架之中设置有延伸至热收缩炉内部的传输带,传输带由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热收缩炉内部设置有多个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炉之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遮板;所述遮板通过设置在热收缩炉外部的步进电机与热收缩炉相连接,步进电机与传输带的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