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71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属于纺织品领域,包括采用地纱纬编而成的基层和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包括采用面纱以基层为地组织交织形成的织物单元,所述织物单元包括六个以添纱方式与地纱成圈编织的添纱线圈,所述添纱线圈的浮线沉于地纱线圈的反面,且织物单元在透气层形成若干蜂窝网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面纱以添纱方式按一定周期覆盖在地组织的地纱部分线圈上,使织物单元围成一个个蜂窝网眼,这样编织排布设置使得蜂窝网眼处的基层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而透气层能够通过蜂窝网眼的立体结构容纳更多的空气进出将皮肤表面的汗液及时疏导挥发成湿气进行逸散,防止汗液粘腻的皮肤表面而产生不适感。粘腻的皮肤表面而产生不适感。粘腻的皮肤表面而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纺织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面料和纬编针织面料。针织面料一般被广泛应用于内衣、运动休闲衫和外衣等服装中。
[0003]运动后身体容易产生大量的汗液,但如用于运动服的针织布难以将皮肤表面的汗液及时疏导挥发成湿气进行逸散,导致针织布因汗液粘腻在皮肤表面而产生穿戴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包括采用地纱纬编而成的基层和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包括采用面纱以基层为地组织交织形成的织物单元,所述织物单元包括六个以添纱方式与地纱成圈编织的添纱线圈,所述添纱线圈的浮线沉于地纱线圈的反面,且织物单元在透气层形成若干蜂窝网眼。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面纱以添纱方式按一定周期覆盖在地组织的地纱部分线圈上,使织物单元围成一个个蜂窝网眼,这样编织排布设置使得蜂窝网眼处的基层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而透气层能够通过蜂窝网眼的立体结构容纳更多的空气进出将皮肤表面的汗液及时疏导挥发成湿气进行逸散,防止汗液粘腻的皮肤表面而产生不适感。
[0007]作为优选,相邻所述织物单元之间共用两个纵向的添纱线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织物单元之间的联结,提高面纱间的打纬力,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使蜂窝网眼的立体结构保持稳定,保证足够的透气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面纱采用一股吸湿纱及两股色纱并合加捻,所述吸湿纱和色纱分别采用改性吸湿氨纶和涤纶色丝。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海产品加工剩余的废弃物对氨纶进行吸湿改性,既环保又利用天然提取物,能够起到亲肤的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面纱中并合加捻的两股色纱采用不同颜色的涤纶色丝,且吸湿纱的光泽度低于色纱。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颜色的色纱使蜂窝网眼呈现多彩的外观效果,并且吸湿纱的光泽度低于色纱,由于合捻纱在张紧状态会使吸湿纱外露,故通过降低光泽度减少对外观的影响。
[0013]作为优选,所述地纱采用改性拒水聚酯纤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性拒水聚酯纤维的高疏水性进一步减少汗液粘腻在基层,提高穿着舒适性。
[0015]作为优选,所述地纱的细度和光泽度均小于面纱。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地纱纬编成的基层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少
对织物外观的影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将面纱以添纱方式按一定周期覆盖在地组织的地纱部分线圈上,使织物单元围成一个个蜂窝网眼,这样编织排布设置使得蜂窝网眼处的基层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而透气层能够通过蜂窝网眼的立体结构容纳更多的空气进出将皮肤表面的汗液及时疏导挥发成湿气进行逸散,防止汗液粘腻的皮肤表面而产生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环保亲肤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环保亲肤针织面料的组织编织图;
[0021]图3为面纱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蜂窝网眼;2、透气层;3、基层;4、地纱;5、面纱;6、添纱线圈;7、织物单元;8、吸湿纱;9、色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如图1

图3所示,包括采用地纱4纬编而成的基层3和透气层2,透气层2包括采用面纱5以基层3为地组织交织形成的织物单元7,织物单元7包括六个以添纱方式与地纱4成圈编织的添纱线圈6,添纱线圈6的浮线沉于地纱4线圈的反面,且织物单元7在透气层2形成若干蜂窝网眼1。
[0025]将面纱5以添纱方式按一定周期覆盖在地组织的地纱4部分线圈上,地组织的地纱4采用平针组织,且地纱4的细度和光泽度均小于面纱5,作为添纱的面纱5较粗,由地纱4和面纱5同时编织出紧密的添纱线圈6,而单独由地纱4编织的线圈处,面纱5在织物反面以浮线存在,由于地纱4成圈较为稀薄,故织物单元7围成一个个蜂窝网眼1,这样编织排布设置使得蜂窝网眼1处的基层3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而透气层2能够通过蜂窝网眼1的立体结构容纳更多的空气进出将皮肤表面的汗液及时疏导挥发成湿气进行逸散,防止汗液粘腻的皮肤表面而产生不适感。
[0026]相邻织物单元7之间共用两个纵向的添纱线圈6,增加织物单元7之间的联结,提高面纱5间的打纬力,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使蜂窝网眼1的立体结构保持稳定,保证足够的透气性。
[0027]面纱5采用一股吸湿纱8及两股色纱9并合加捻,吸湿纱8和色纱9分别采用改性吸湿氨纶和涤纶色丝,在对一股吸湿纱8牵伸的同时加入两股色纱9并合加捻形成三合一的合
捻纱,改性吸湿氨纶是通过对海洋胶原蛋白氨基酸进行利用,其原料由海洋生物的海产品加工后剩余的废弃物鱼鳞和鱼皮提取,将提取的海洋胶原蛋白进行纯化,与氨纶交联混纺后在纤维表面形成能够与水分子缔合的亲水集团,并且由于氨纶与海洋胶原蛋白氨基酸两种聚合物不相容,形成相分离而在纤维上产生多微孔和隙缝结构,增加纤维的表面积,使吸湿导湿性能大大提高。
[0028]另外,面纱5中并合加捻的两股色纱9采用不同颜色的涤纶色丝,不同颜色的色纱9使蜂窝网眼1呈现多彩的外观效果,并且吸湿纱8的光泽度低于色纱9,由于合捻纱在张紧状态会使吸湿纱8外露,故通过降低光泽度减少对外观的影响。
[0029]地纱4采用改性拒水聚酯纤维,以聚四氟乙烯为靶对聚酯纤维进行溅射,形成溅射靶材,在300W的电压和8.0Pa的压力下聚酯纤维表面会形成纳米级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表现出高疏水性,进一步减少汗液粘腻在基层3,提高穿着舒适性。
[00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地纱(4)纬编而成的基层(3)和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包括采用面纱(5)以基层(3)为地组织交织形成的织物单元(7),所述织物单元(7)包括六个以添纱方式与地纱(4)成圈编织的添纱线圈(6),所述添纱线圈(6)的浮线沉于地纱(4)线圈的反面,且织物单元(7)在透气层(2)形成若干蜂窝网眼(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织物单元(7)之间共用两个纵向的添纱线圈(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纱(5)采用一股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杰林增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联兴发针织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