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60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5
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由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与高透防水膜点胶粘合,纱线编织结构,为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至少两圈,每一圈形成一个径向环,至少两个径向环构成经向圈,纬向粗纱之间的经向粗纱与纬向粗纱走向形成夹角,这样经向圈形成突出的点阵阵列,就利于通过粘胶将纱线牢固粘合。形成的经向圈,确定第一经向圈,另一股细纱穿过第一经向圈向下绕过下面的纬线,绕过纬线的位置位于下面纬线上的两个经向圈之间,再向上穿过与第一经向圈相邻的第二经向圈,以此类推。在经向圈部位点胶,可以同时将纬向粗纱、经向粗纱和细纱粘合牢固,再与高透防水膜粘合,使它们粘合的更牢固,达到既防水,又透气的效果。又透气的效果。又透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


[0001]本专利属于新材料
,具体为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的不断探索和发展,鞋靴等行业对环保型材料和功能性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大,对鞋靴穿着的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追求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前提下,工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鞋靴穿着的场地也多种多样,人们对适应场地的鞋靴的功能性及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追求,不论任何行业,“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环保发展的同时鞋靴还需增加独特的功能性才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鞋靴内里耐磨效果不够明显,透气性能较差,容易导致出脚汗,鞋靴会进水等问题,布与高透防水膜粘合的话,需要达到既防水,又透气的效果,如果将布与直接粘合,有可能会导致胶堵住布的缝隙即透气孔,如果将布与高透防水膜进行点胶,又不能让布与高透防水膜更好的粘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由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编织的纱线形成阵列的点胶部位,该点胶部位的纱线编织结构,利于通过粘胶将纱线牢固粘合。
[0005]所述的纱线编织结构,为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至少两圈,每一圈形成一个径向环,至少两个径向环构成经向圈,并且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的方式相同,使得纬向粗纱之间的经向粗纱位于纬向粗纱的一侧,纬向粗纱之间的经向粗纱与纬向粗纱走向形成夹角,这样经向圈形成突出的点阵阵列,就利于通过粘胶将纱线牢固粘合。
[0006]所述形成的经向圈,确定第一经向圈,另一股细纱穿过第一经向圈向下绕过下面的纬线,绕过纬线的位置位于下面纬线上的两个经向圈之间,再向上穿过与第一经向圈相邻的第二经向圈,以此类推。
[0007]所述形成的经向圈,确定第一经向圈,另一股细纱在第一经向圈的径向环之间绕过纬线向下再绕过相邻下面的纬线,绕过相邻下面纬线的位置位于下面纬线上的两个经向圈之间,再向上绕过与第一经向圈相邻的第二经向圈的径向环之间的纬线,以此类推。
[0008]所述纬向粗纱之间的经向粗纱与纬向粗纱形成的夹角为30

60
°

[0009]所述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的圈数相等。
[0010]所述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的圈数为两圈。
[0011]所述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与高透防水膜点胶粘合。
[0012]所述高透防水膜的点胶阵列与所述经向圈的阵列一致,飞织提花网布在经向圈突出的部位与高透防水膜的点胶面粘合。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由于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
纱至少两圈形成经向圈,细纱穿过经向圈,经向圈将经向粗纱、纬向粗纱和细纱结合为一个点,这样在经向圈部位点胶,可以同时将纬向粗纱、经向粗纱和细纱粘合牢固,再与高透防水膜粘合,使它们粘合的更牢固,达到既防水,由于是点阵粘合,粘合面积小,透气的效果就很好,尤其是细纱穿过经向圈,使得点胶部位收缩为一个点,粘合面积更小,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粗纱和细纱编织示意图。
[0015]图2是粗纱和细纱编织成的经向圈的剖面图。
[0016]图3是飞织提花网布正面示意图。
[0017]图4是飞织提花网布反面示意图。
[0018]图5是飞织提花网布与高透防水膜粘合示意图。
[0019]图6是飞织提花网布正面实物图。
[0020]图7是飞织提花网布粘合上高透防水膜实物图。
[0021]其中,1.粗纱;2.细纱;3.第一经向圈; 4.第二经向圈;5.纬线;6.经线;7.两个纬线之间的经线;8、飞织提花网布正面;9、点胶;10.高透防水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由粗纱1和细纱2编织而成,粗纱可以是再生低弹PET粗纱,细纱可以是黑色哑光TPU细纱,所述编织的纱线形成阵列的点胶部位,该点胶部位的纱线编织结构,利于通过粘胶将纱线牢固粘合。所述的纱线编织结构为:每根经向粗纱1缠绕每根纬向粗纱1两圈,当然也可以是三圈或四圈形成经向圈,所述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的圈数相等,并且每根经向粗纱1缠绕每根纬向粗纱1的方式相同,使得纬向粗纱1之间的经向粗纱1位于纬向粗纱1的一侧,纬向粗纱1之间的经向粗纱1与纬向粗纱1走向形成夹角,夹角为30
°
,这样经向圈形成突出的点阵阵列。所述形成的经向圈,确定第一经向圈3,细纱2穿过第一经向圈3向下绕过下面的纬线5,绕过纬线5的位置位于下面纬线5上的两个经向圈之间,再向上穿过与第一经向圈3相邻的第二经向圈4,以此类推,形成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
[0023]实施例2: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由粗纱1和细纱2编织而成,粗纱可以是TPU 600D,细纱可以是涤纶150D,所述编织的纱线形成阵列的点胶部位,该点胶部位的纱线编织结构,利于通过粘胶将纱线牢固粘合。所述的纱线编织结构为:每根经向粗纱1缠绕每根纬向粗纱1两圈,形成经向圈,所述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的圈数相等,并且每根经向粗纱1缠绕每根纬向粗纱1的方式相同,使得纬向粗纱1之间的经向粗纱1位于纬向粗纱1的一侧,纬向粗纱1之间的经向粗纱1与纬向粗纱1走向形成夹角,夹角为45
°
,这样经向圈形成突出的点阵阵列。所述形成的经向圈,确定第一经向圈3,另一股细纱2在第一经向圈3的径向环之间绕过纬线5向下再绕过相邻下面的纬线5,绕过相邻下面纬线5的位置位于下面纬线5上的两个经向圈之间,再向上绕过与第一经向圈3相邻的第二经向圈4的径向环之间的纬线5,以此类推,形成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
[0024]实施例3: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由粗纱1和细纱2编织而成,粗纱可以是尼龙66,细纱可以是芳纶1314长丝400D/3也可以是高耐磨高分子聚乙烯长丝,所述编织的纱线形成阵列的点胶部位,该点胶部位的纱线编织结构,利于通过粘胶将纱线牢固粘合。所述的纱线编织结构为:每根经向粗纱1缠绕每根纬向粗纱1两圈,形成经向圈,所述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的圈数相等,并且每根经向粗纱1缠绕每根纬向粗纱1的方式相同,使得纬向粗纱1之间的经向粗纱1位于纬向粗纱1的一侧,纬向粗纱1之间的经向粗纱1与纬向粗纱1走向形成夹角,夹角为60
°
,这样经向圈形成突出的点阵阵列。所述形成的经向圈,确定第一经向圈3,细纱2穿过第一经向圈3向下绕过下面的纬线5,绕过纬线5的位置位于下面纬线5上的两个经向圈之间,再向上穿过与第一经向圈3相邻的第二经向圈4,以此类推,形成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
[0025]为了增强鞋面飞织提花网布的防水性能,所述高透防水膜的点胶阵列与所述经向粗纱1缠绕在纬向粗纱1上形成的经向圈的阵列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由纱线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的纱线形成阵列的点胶部位,该点胶部位的纱线编织结构,利于通过粘胶将纱线牢固粘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编织结构,为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至少两圈,每一圈形成一个径向环,至少两个径向环构成经向圈,并且每根经向粗纱缠绕每根纬向粗纱的方式相同,使得纬向粗纱之间的经向粗纱位于纬向粗纱的一侧,纬向粗纱之间的经向粗纱与纬向粗纱走向形成夹角,这样经向圈形成突出的点阵阵列,就利于通过粘胶将纱线牢固粘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的经向圈,确定第一经向圈,另一股细纱穿过第一经向圈向下绕过下面的纬线,绕过纬线的位置位于下面纬线上的两个经向圈之间,再向上穿过与第一经向圈相邻的第二经向圈,以此类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面用飞织提花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的经向圈,确定第一经向圈,另一股细纱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水康艺馨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