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织物及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35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包括步骤A基础编织、步骤B翻针编织、步骤C移圈编织、步骤D重复编织和步骤E完成编织,通过该编织工艺形成的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的织物,其利用飞织针织编织机的功能和纱线的功能,一次成型编织,有效解决织物纵向曲线线条的“锯齿”瑕疵,也进一步完善飞织针织组织的多样性。样性。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织物及鞋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织物及鞋面,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0002]在针织鞋面的编织过程中,如果横向的一条线条不在同一织行;或者纵向的一条线条不在同一织列,那么这个线条就会有“锯齿”,线圈越大“锯齿”越明显。“锯齿”会影响纹路线条的流畅性和美观性,且理论上无法避免。为了改善这种问题,于是有了本方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织物及鞋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包括:
[0005]步骤A基础编织:进行面满针编织;
[0006]步骤B翻针编织:将对应织列的后/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前/后针床的翻针编织;
[0007]步骤C移圈编织:进行后/前针床线圈向右/左移动N支针位,再翻针至前/后针床的移圈编织,其中,N为正整数;
[0008]步骤D重复编织:重复步骤A基础编织、步骤B翻针编织及步骤C移圈编织,并且至少存在一次相邻的移圈编织的针床移动方向相反;
[0009]步骤E完成编织:重复步骤A基础编织。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翻针编织及步骤C移圈编织,其为对对应织列上的所有纱线同时进行的编织。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基础编织的编织方式还包括吊目编织、空针编织和四平编织。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移圈编织为:进行后/前针床线圈向右/左移动1支针位,再翻针至前/后针床的移圈编织。
[0013]进一步地,所述移圈编织移动的线圈数量及针位数数量不限。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织物,该织物采用了如上所述的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为至少一层编织层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织物本体采用高弹纱和TPU编织而成,所述高弹纱包括涤纶、锦纶和腈纶的任一种。
[0016]进一步地,所述织物本体的线条的弯曲程度由移圈编织的针数决定。
[0017]进一步地,所述织物本体,其编织方式包括翻针编织、移圈编织、空针编织、吊目编织和四平编织。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鞋面,该鞋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如上所述的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织物。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0]1.鞋面上的纵向线条呈弯曲,如果使用常规的提花做弯曲线条,会产生“锯齿”,影响线条和鞋面的美观。本方案使用移圈编织的方法,通过向左、向右移动一些针位,将一条纵向的笔直线条移出一定的弧度,变成一条平滑的无“锯齿”曲线条。使用本方案编织的曲线线条十分流畅,对织物的质感也是一种很大的提升。
[0021]2本专利技术创造了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的编织工艺,可以有效解决织物纵向曲线线条的“锯齿”瑕疵,也进一步完善飞织针织组织的多样性。同时,新颖的创意也将为其它新型鞋面的设计制作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织物编织工艺流程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织物效果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编织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27]一种纵向曲线线条编织织物,其利用飞织针织编织机的功能和纱线的功能,一次成型编织,包括织物本体,其采用涤纶高弹纱和聚酯型TPU编织成含顶层和底层的双层编织层结构,该织物的线条的弯曲程度由移圈编织的针数决定,其具体编织步骤如下:
[0028]参考图1至图3,A纱为涤纶高弹纱、B纱为TPU,B纱还可以为热熔丝或其他具有支撑面料作用的纱线。
[0029]第1织行是A纱在对应织列做面编织,面吊目编织,空针编织。
[0030]第2织行是B纱在A纱的面编织针位做面吊目编织,在A纱面吊目针位做面编织。
[0031]第3、4织行,第5、6织行的编织动作与第1、2织行一致。
[0032]第7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
[0033]第8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后针床线圈向左移动1支针位,然后再翻针至前针床的移圈编织。
[0034]第9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后针床线圈向右移动1支针位,然后再翻针至前针床的移圈编织。
[0035]第10织行是A纱在对应织列做面编织,面吊目编织和空针编织。
[0036]第11织行是B纱在A纱面编织针位做面吊目编织,在A纱面吊目针位做面编织。
[0037]第12织行是将对应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
[0038]第13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后针床线圈向左移动1支针位,然后再翻针至前针床的移圈编织。
[0039]第14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后针床线圈向右移动1支针位,然后再翻针至前针床的移圈编织。
[0040]第12织行至第14织行的移圈织列,比第7织行至第9织行的移圈织列,分别向外左、向外右移动1支针位。(移动针位数由移圈色码下标针位数决定。)
[0041]第15织行是A纱在对应织列做面编织,面吊目编织,空针编织。
[0042]第16织行是B纱在A纱的面编织针位做面吊目编织,在A纱面吊目针位做面编织。
[0043]第17至第22织行的编织动作是第15、16织行的重复编织。
[0044]第23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
[0045]第24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后针床线圈向左移动1支针位,然后再翻针至前针床的移圈编织。
[0046]第25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后针床线圈向右移动1支针位,然后再翻针至前针床的移圈编织。
[0047]第23至第25织行的移圈编织,比第12至第14织行的移圈编织的织列,分别向外左、外右移动一支针位。
[0048]第26织行是A纱在对应织列做面编织,面吊目编织,空针编织。
[0049]第27织行是B纱在A纱的面编织针位做面吊目编织,在A纱面吊目针位做面编织。
[0050]第28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
[0051]第29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后针床线圈向左移动1支针位,然后再翻针至前针床的移圈编织。
[0052]第30织行是将对应织列的后针床线圈向右移动1支针位,然后再翻针至前针床的移圈编织。
[0053]第28织行至第30织行,比第23至第25织行的移圈编织针位,分别向内右,内左移动1支针位。
[0054]第31织行是A纱在对应织列做面编织,面吊目编织,空针编织。
[0055]第32织行是B纱在A纱的面编织针位做面吊目编织,在A纱面吊目针位做面编织。
[0056]编织过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基础编织:进行面编织;步骤B翻针编织:将对应织列的后/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前/后针床的翻针编织;步骤C移圈编织:进行后/前针床线圈向右/左移动N支针位,再翻针至前/后针床的移圈编织,其中,N为正整数;步骤D重复编织:重复步骤A基础编织、步骤B翻针编织及步骤C移圈编织,并且至少存在一次相邻的移圈编织的针床移动方向相反;步骤E完成编织:重复步骤A基础编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翻针编织及步骤C移圈编织,其为对对应织列上的所有纱线同时进行的编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基础编织的编织方式还包括吊目编织、空针编织和四平编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锯齿纵向曲线线条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移圈编织为:进行后/前针床线圈向右/左移动1支针位,再翻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泰李颖泉方嘉明聂海轩张衡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