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排放和余热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2142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排放和余热发电系统,包括:锅炉,用于将烟气送入锅炉的烟气输入管道,用于向锅炉提供煤粉的煤仓,用于向锅炉提供脱硫剂的第一脱硫剂仓,用于向锅炉送入SNCR脱硝剂的脱硝剂提供装置,与锅炉的锅炉烟气出口连通的烟气输出管道,串接在烟气输出管道上的除尘器,串接在烟气输出管道上的脱硫吸收塔,用于向脱硫吸收塔提供脱硫剂的第二脱硫剂仓。上述烟气排放和余热发电系统实现了在高硫工况下脱硫、脱硝和除尘,能够满足超低排放要求;通过锅炉内外两级的脱硫平衡,可实现脱硫最佳经济运行,降低了脱硫运行成本;实现了回收烟气余热并协同发电,利用了烟气中CO热能并降低排烟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排放和余热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排放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烟气排放和余热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铁球团主流的生产工艺为链篦机

回转窑工艺,一些钢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高硫铁矿,导致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8000

12000mg/Nm3,为了满足排放要求,通常采用SCR脱硝工艺和烟气脱硫除尘来净化烟气。其中,为了节省脱硝能耗,SCR脱硝工艺前置在链篦机的预热二段。
[0003]在高硫工况下,单级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脱硫效率不够,难以实现超低排放;湿法脱硫工艺对三氧化硫的脱除效率差,易产生有色烟羽;且湿法脱硫工艺存在粉尘超标,废水难处理的问题。
[0004]另外,在高硫工况下,高硫球团自身产生的三氧化硫的浓度较高,SCR 脱硝工艺中的催化剂还促进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导致烟气中三氧化硫的浓度较高,将会对尾部设备产生较为严重腐蚀,例如电除尘器及抽风机等。
[0005]另外,上述工艺中,由于SCR脱硝工艺前置在链篦机的预热二段,当链篦机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排放和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用于将烟气送入所述锅炉(1)的烟气输入管道,用于向所述锅炉(1)提供煤粉的煤仓(3),用于向所述锅炉(1)提供脱硫剂的第一脱硫剂仓(4),用于向所述锅炉(1)送入SNCR脱硝剂的脱硝剂提供装置(2),与所述锅炉(1)的锅炉烟气出口连通的烟气输出管道(36),串接在所述烟气输出管道(36)上的除尘器,串接在所述烟气输出管道(36)上的脱硫吸收塔(21),以及用于向所述脱硫吸收塔(21)提供脱硫剂的第二脱硫剂仓(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排放和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锅炉烟气出口连通的尾部烟道(14);其中,所述烟气输出管道(36)通过所述尾部烟道(14)与所述锅炉烟气出口连通,且所述尾部烟道(14)内设置有SCR催化剂(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排放和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所述烟气输入管道和所述尾部烟道(14)的负荷调节管道(34),所述负荷调节管道(34)上串接有能够调节气流量的调节装置(5),所述负荷调节管道(34)与所述尾部烟道(14)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SCR催化剂(15)的上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排放和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输入管道包括:主输入管道(30),均连通所述主输入管道(30)和所述锅炉(1)的一次风输入支管(31)和二次风输入支管(32);其中,所述一次风输入支管(31)上串接有一次风箱(11)和一次风机(10),所述一次风箱(11)设置有热风炉烟气入口,所述热风炉烟气入口用于供热风炉(12)排出的烟气进入;所述二次风输入支管(32)上串接有二次风机(9);所述主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志雄郭厚焜黄和茂初琨林春源王建春张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