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69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5
一种汽车,包括支撑座垫的底座,以及布置在底座下方的电气设备。底座设有覆盖在电气设备上方的顶面板。备上方的顶面板。备上方的顶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


[0001]本公开涉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第2010

202128号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JP 2010

202128A)中公开的汽车中,后座椅的垫子(座垫)由管架支撑。使用管架支撑座垫,实现了汽车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近年来的汽车设有大量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也可以设置在座垫下方的空间中。在座垫由管架支撑的结构的情况下,乘员泼洒出的液体可能渗入座垫中,并滴到下方的电气设备上。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布置在座垫下方的电气设备免受潮湿影响的结构的汽车。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汽车包括:底座,其支撑座垫;以及电气设备,其布置在所述座垫下方。底座设有覆盖在电气设备上方的顶面板。根据该方面,顶面板保护电气设备免受乘员泼洒的液体(潮湿)影响。
[0005]在上述方面中,底座可以通过冲压金属板制成。通过该构造,可以使底座重量轻。而且,在上述方面中,底座可以设有竖直面板,该竖直面板相对于车身的底面板支撑顶面板,并且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竖直面板中设有通风孔。通过该构造,底座下方的电气设备可以由穿过通风孔的空气来冷却。在上述方面中,竖直面板可以从顶面板的前边缘向下延伸,并且通风孔可以设置在电气设备的前方。通过该构造,座椅下方的电气设备可以用车舱内的空气冷却。此外,在上述方面中,顶面板可以具有孔,在俯视时该孔位于离电气设备预定距离的位置处。
[0006]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应用于汽车的前座椅和后座椅两者。当有三排座椅时,该技术也可应用于中排座椅。
附图说明
[0007]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0008]图1是汽车的车身中的后座椅周围的透视图;
[0009]图2是车身中的后座椅周围的平面图;以及
[0010]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

III剖切的车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汽车1。图1是汽车1的车身2中的后座椅周围的透视图。注意,图1中的坐标系中的“前”意味着汽车1的前部。“左”是指当从汽车1的后方向前看时的“左”。“后”、“上”、“下”和“右”也具有类似的含义。在图1中,后座椅的垫子(座垫4)由假
想线表示,其中可看见支撑座垫4的底座10。在下文中,座垫4将被称为“垫子4”,以简化描述。在图1(以及图2和图3)中省去了座椅的背部。
[0012]底座10是相对于底面板3支撑垫子4的部件。底座10通过冲压金属板而制成。底座10具有位于垫子4正下方的顶面板11,以及相对于底面板3支撑顶面板11的前面板12和侧面板13。前面板12从顶面板11的前边缘向下延伸。侧面板13从顶面板11的侧边缘向下延伸。前面板12和侧面板13的下端固定到底面板3。顶面板11设有用于增加抗弯刚度的加强筋16,但顶面板11在电气设备9上方的范围内没有设有孔。
[0013]前面板12设有通风孔14,并且顶面板11也设有通风孔15。通风孔15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顶面板11的端部。注意,前面板12和侧面板13可以统称为“竖直面板”。
[0014]图2是车身2中的后座椅周围的平面图。图2还用假想线示出了后座椅的垫子4,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I

III剖切的车身2的剖视图。
[0015]电气设备9布置在底座10的下方,即顶面板11的下方。注意,在图1中,电气设备被底座10隐藏,并且是不可见的。电气设备9例如是逆变器、电池等。在图2和3中,电气设备9被简化并由矩形表示。如前所述,顶面板11在电气设备9上方的范围内没有设有孔。即使当坐在后座椅上的乘员泼洒的液体渗入垫子4时,也会抑制液体滴到电气设备9上。
[0016]底座10的前面板12设有通风孔14。通风孔14位于电气设备9的前方。车舱中的空气穿过通风孔14流入底座10的内侧。穿过通风孔14流入的空气冷却电气设备9。穿过底座10的顶面板11的通风孔15流入的空气也有助于冷却电气设备9。
[0017]在根据现有技术的汽车中,后座椅由管架支撑。虽然管架重量轻,但存在渗入后座椅的垫子4的液体可能滴入底面板中的可能性。因此,当使用管架时,在垫子4下方设置电气设备是不希望的。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汽车1中,后座椅的垫子4由通过冲压金属板形成的底座10支撑。由于底座10的顶面板11在电气设备9上方的范围内没有设有孔,因此抑制液体滴到设置在顶面板11下方的电气设备9上。
[0018]底座10设有多个加强筋16。加强筋16增加了底座10的抗弯强度。通过设置加强筋16,获得轻质和坚固的底座10。底座10的前面板12和侧面板13也设有加强筋,但是在图示中省略了这些加强筋。
[0019]此外,通风孔14设置在底座10的竖直面板(前面板12)中,并且可以通过车舱中的空气来冷却电气设备9。其它通风孔可以形成在其它竖直面板(侧面板13)中。
[0020]这里将提到关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技术要考虑的要点。在该实施例中已经以后座椅为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也可应用于前座椅和中排座椅。
[0021]垫子4可以包括保持软垫形式的框架。底座10可以支撑垫子的框架。底座10可以经过阴极电泳涂装。
[0022]底座10的顶面板11至少在电气设备9上方的范围内没有设有孔就足够了。孔可以设置在在俯视时远离电气设备9的位置处。原因在于,从远离电气设备9的位置处的孔泄漏的液体将不会到达电气设备9。
[0023]可以采用逆变器(用于向车载的电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流的逆变器)作为电气设备9。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向电气设备提供交流电的电插座(插座)可以设于前面板12的通风孔14。
[0024]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限制权
利要求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技术包括对以上例示的具体示例的各种修改和改变。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描述的技术元件表现出单独或通过各种类型的组合的技术效用,并且不限于申请时在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组合。此外,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举例说明的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的,并且实现这些目的中的一个本身具有技术效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支撑座椅的垫子;以及电气设备,其布置在所述底座下方,其中所述底座设有覆盖在所述电气设备上方的顶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是通过冲压金属板制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竖直面板,所述竖直面板相对于车身的底面板支撑所述顶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村纯也木村亮高见领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