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69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其结构包括阀体、压密装置、蝶板、连接装置、下密封组件、上密封组件、阀杆和手轮,所述阀体内壁中段设置有压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经过贴合杆与软质贴合环内侧贴合,而贴合杆外表面由内向外侧呈逐渐增大的圆台状,提高便于压紧度,达到了通过采用压紧贴合方式连接以提高组装密封能力的有益效果;并且通过在阀体内壁前后两端中段对称设置压密装置,供状弧形条提高凹槽条与阀体内壁处的流线性,方便操作蝶板驱动,蝶板压入到与凹槽条对应软质密封垫层位置时,形成卡压空间,达到了加设暂留部件以提高承压能力而提高压密稳定性的有益效果。益效果。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


[0001]本技术属于中线蝶阀
,特别涉及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

技术介绍

[0002]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
[0003]中线蝶阀,是一种用来实现管路系统通断及流量控制的部件,已在石油、化工、冶金、水电等许多领域中得到极为广泛地应用;
[0004]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中线蝶阀进行组装密封的效果不佳,并且进行使用时的压密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以解决该中线蝶阀进行组装密封的效果不佳,并且进行使用时的压密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通过采用压紧贴合方式连接以提高组装密封能力的有益效果,并且加设暂留部件以提高承压能力而提高压密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包括阀体、压密装置、蝶板、连接装置、下密封组件、上密封组件、阀杆和手轮,所述阀体内壁中段设置有压密装置,所述压密装置内侧贴合有蝶板,所述蝶板顶底两端对称固接有连接装置,所述阀体底端中部与下密封组件固定连接,并且下密封组件顶端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阀体顶端中部与上密封组件固定连接,并且上密封组件底端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密封组件顶端中部通过阀杆贯穿,并且上密封组件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阀杆底端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阀杆顶端与手轮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密装置包括软质密封垫层、凹槽条和供状弧形条,所述软质密封垫层外侧中段设置有凹槽条,所述凹槽条对称设置于阀体内壁前后两端中段,所述凹槽条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供状弧形条,并且凹槽条通过供状弧形条与阀体内壁过渡连接,所述软质密封垫层固接于阀体内壁中段。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内接杆、贴合杆、外接杆和软质贴合环,所述内接杆外侧依次设置有贴合杆和外接杆,并且内接杆、贴合杆和外接杆一体成型,所述贴合杆外侧贴合有软质贴合环,所述软质贴合环前后两端对称固接有软质密封垫层,所述内接杆对称固接于蝶板顶底两端中部,所述外接杆与下密封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软质贴合环外侧与阀体内壁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软质密封垫层内侧呈由中段向左右两侧逐渐递减的弧形状。
[0012]进一步的,所述贴合杆外表面由内向外侧呈逐渐增大的圆台状。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为解决该中线蝶阀进行组装密封的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蝶板顶底两端设置连接装置,经过贴合杆与软质贴合环内侧贴合,而贴合杆外表面由内向外侧呈逐渐增大的圆台状,提高便于压紧度,达到了通过采用压紧贴合方式连接以提高组装密封能力的有益效果。
[0016]2)、为解决进行使用时的压密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在阀体内壁前后两端中段对称设置压密装置,供状弧形条提高凹槽条与阀体内壁处的流线性,方便操作蝶板驱动,经过蝶板外侧接触软质密封垫层外侧端,蝶板压入到与凹槽条对应软质密封垫层位置时,形成卡压空间,达到了加设暂留部件以提高承压能力而提高压密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剖面局部结构A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局部结构B示意图;
[0023]图中:阀体

1、压密装置

2、蝶板

3、连接装置

4、下密封组件

5、上密封组件

6、阀杆

7、手轮

8、软质密封垫层

21、凹槽条

22、供状弧形条

23、内接杆

41、贴合杆

42、外接杆

43、软质贴合环

4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包括阀体1、压密装置2、蝶板3、连接装置4、下密封组件5、上密封组件6、阀杆7和手轮8,阀体1内壁中段设置有压密装置2,压密装置2内侧贴合有蝶板3,蝶板3顶底两端对称固接有连接装置4,阀体1底端中部与下密封组件5固定连接,并且下密封组件5顶端与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阀体1顶端中部与上密封组件6固定连接,并且上密封组件6底端与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上密封组件6顶端中部通过阀杆7贯穿,并且上密封组件6与阀杆7固定连接,阀杆7底端与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阀杆7顶端与手轮8固定连接。
[0025]其中,所述压密装置2包括软质密封垫层21、凹槽条22和供状弧形条23,所述软质密封垫层21外侧中段设置有凹槽条22,所述凹槽条22对称设置于阀体1内壁前后两端中段,所述凹槽条22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供状弧形条23,并且凹槽条22通过供状弧形条23与阀体1内壁过渡连接,所述软质密封垫层21固接于阀体1内壁中段,根据上述加设暂留部件以提高承压能力而提高压密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0026]其中,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内接杆41、贴合杆42、外接杆43和软质贴合环44,所述内接杆41外侧依次设置有贴合杆42和外接杆43,并且内接杆41、贴合杆42和外接杆43一体成型,所述贴合杆42外侧贴合有软质贴合环44,所述软质贴合环44前后两端对称固接有软质
密封垫层21,所述内接杆41对称固接于蝶板3顶底两端中部,所述外接杆43与下密封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软质贴合环44外侧与阀体1内壁固定连接,根据上述通过采用压紧贴合方式连接以提高组装密封能力的有益效果。
[0027]其中,所述软质密封垫层21内侧呈由中段向左右两侧逐渐递减的弧形状,根据上述合理设置形状,提高密闭压力。
[0028]其中,所述贴合杆42外表面由内向外侧呈逐渐增大的圆台状,根据上述合理设置形状,提高便于压紧度。
[0029]工作原理:首先,将该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取出并进行安装在使用的位置处;
[0030]然后,经过手部抓附手轮8并施加转动力,即可由阀杆7带动蝶板3和连接装置4转动,提供开闭作业,而外接杆43分别在下密封组件5和上密封组件6处转动;
[0031]之后,根据上述,通过在蝶板3顶底两端设置的连接装置4,经过贴合杆42与软质贴合环44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压密装置(2)、蝶板(3)、连接装置(4)、下密封组件(5)、上密封组件(6)、阀杆(7)和手轮(8),所述阀体(1)内壁中段设置有压密装置(2),所述压密装置(2)内侧贴合有蝶板(3),所述蝶板(3)顶底两端对称固接有连接装置(4),所述阀体(1)底端中部与下密封组件(5)固定连接,并且下密封组件(5)顶端与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阀体(1)顶端中部与上密封组件(6)固定连接,并且上密封组件(6)底端与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上密封组件(6)顶端中部通过阀杆(7)贯穿,并且上密封组件(6)与阀杆(7)固定连接,所述阀杆(7)底端与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阀杆(7)顶端与手轮(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力通轴式中线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密装置(2)包括软质密封垫层(21)、凹槽条(22)和供状弧形条(23),所述软质密封垫层(21)外侧中段设置有凹槽条(22),所述凹槽条(22)对称设置于阀体(1)内壁前后两端中段,所述凹槽条(22)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峰洪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洪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