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抗压室外消火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72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抗压室外消火栓,其结构包括有栓体、减震装置、吸水口、水带接口、栓盖、螺栓、定位装置、底座、阀杆、第一减震杆、减震机构、第一外壳、第一弹簧、第二减震杆、第二弹簧、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外壳、蓄电池、电路板、微型定位芯片和电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栓体左右两侧设置减震装置,从而达到防撞减震的效果,降低消火栓因车辆碰撞受到的损害,通过在栓盖前侧设置定位装置,微型定位芯片连通无线通信模块,再连接于智能终端,消防员通过智能终端能够准确获取附近室外消火栓的具体位置,及时进行灭火救援。及时进行灭火救援。及时进行灭火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抗压室外消火栓


[0001]本技术属于消防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撞抗压室外消火栓。

技术介绍

[0002]室外消火栓是设置在建筑物外面消防给水管网上的供水设施,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室外消火栓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新型室外消火栓一般设置于道路两旁,容易受车辆撞击破坏,造成水资源大量流失,并且影响路况,并且在出现险情时,消防员不能第一时间寻找到消火栓的位置,延误灭火救援的宝贵时间,并且夜间提高了寻找消火栓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防撞抗压室外消火栓,以解决室外消火栓一般设置于道路两旁,容易受车辆撞击破坏,造成水资源大量流失,并且影响路况,通过在栓体左右两侧设置减震装置,从而达到防撞减震的效果,降低消火栓因车辆碰撞受到的损害,为解决在出现险情时,消防员不能第一时间寻找到消火栓的位置,延误灭火救援的宝贵时间,并且夜间提高了寻找消火栓的难度,通过在栓盖前侧设置定位装置,消防员通过智能终端能够准确获取附近室外消火栓的具体位置,及时进行灭火救援。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撞抗压室外消火栓,包括有栓体、吸水口、水带接口、栓盖、螺栓、底座和阀杆,栓体底部与底座顶端螺栓连接,栓体前侧上端设置有吸水口,栓体左右两侧设置有水带接口,栓盖底部与栓体顶端螺栓连接,栓盖与栓体连接处设置有多个螺栓,栓盖顶端设置有阀杆,还包括有减震装置和定位装置,减震装置左侧与栓体右侧焊接,栓盖前侧设置有定位装置,减震装置包括有第一减震杆和减震机构,第一减震杆左侧与减震机构右侧焊接,减震机构左侧与栓体右侧焊接,定位装置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外壳、蓄电池、电路板、微型定位芯片和电线,太阳能电池板底部与第二外壳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外壳背部与栓盖前侧焊接,蓄电池顶端通过电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线路连接,电路板右侧与蓄电池左侧线路连接,电路板右侧下端设置有微型定位芯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一外壳、第一弹簧、第二减震杆和第二弹簧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左侧与栓体右侧焊接,所述第一弹簧左侧与第一外壳内部左侧焊接,所述第二减震杆左侧与第一弹簧右侧焊接,所述第二弹簧缠绕设置于第二减震杆右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减震装置相对平行设置于栓体左右两侧,减震装置设置的位置与水带接口相错开。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带接口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水带接口相对平行设置于栓体左右两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设置有两组减震机构,并且减震机构分别设置于第一减震杆左侧上下两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右侧设置有滑槽,并且第二减震杆与第一外壳右侧滑槽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栓体采用铸铁制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阀杆采用铜材质。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为解决室外消火栓一般设置于道路两旁,容易受车辆撞击破坏,造成水资源大量流失,并且影响路况,通过在栓体左右两侧设置减震装置,当车辆碰撞第一减震杆时,第二弹簧受力收缩,并且第二减震杆受力向第一外壳左侧滑动,第一弹簧受力收缩,从而达到防撞减震的效果,降低消火栓因车辆碰撞受到的损害。
[0018]2)、为解决在出现险情时,消防员不能第一时间寻找到消火栓的位置,延误灭火救援的宝贵时间,并且夜间提高了寻找消火栓的难度,通过在栓盖前侧设置定位装置,微型定位芯片连通无线通信模块,再连接于智能终端,消防员通过智能终端能够准确获取附近室外消火栓的具体位置,及时进行灭火救援。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栓体

1、减震装置

2、吸水口

3、水带接口

4、栓盖

5、螺栓

6、定位装置

7、底座

8、阀杆

9、第一减震杆

21、减震机构

22、第一外壳

221、第一弹簧

222、第二减震杆

223、第二弹簧

224、太阳能电池板

71、第二外壳

72、蓄电池

73、电路板

74、微型定位芯片

75、电线

7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抗压室外消火栓:包括有栓体1、吸水口3、水带接口4、栓盖5、螺栓6、底座8和阀杆9,栓体1底部与底座顶端螺栓连接,栓体1前侧上端设置有吸水口3,栓体1左右两侧设置有水带接口4,栓盖5底部与栓体1顶端螺栓连接,栓盖5与栓体1连接处设置有多个螺栓6,栓盖5顶端设置有阀杆9,还包括有减震装置2和定位装置7,减震装置2左侧与栓体1右侧焊接,栓盖5前侧设置有定位装置7,减震装置2包括有第一减震杆21和减震机构22,第一减震杆21左侧与减震机构22右侧焊接,减震机构22左侧与栓体1右侧焊接,定位装置7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71、第二外壳72、蓄电池73、电路
板74、微型定位芯片75和电线76,太阳能电池板71底部与第二外壳72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外壳72背部与栓盖5前侧焊接,蓄电池73顶端通过电线76与太阳能电池板71线路连接,电路板74右侧与蓄电池73左侧线路连接,电路板74右侧下端设置有微型定位芯片75。
[0026]其中,所述减震机构22包括有第一外壳221、第一弹簧222、第二减震杆223和第二弹簧224和第一外壳221,所述第一外壳221左侧与栓体1右侧焊接,所述第一弹簧222左侧与第一外壳221内部左侧焊接,所述第二减震杆223左侧与第一弹簧222右侧焊接,所述第二弹簧224缠绕设置于第二减震杆223右侧,根据上述使减震机构22能够正常使用。
[0027]其中,所述减震装置2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减震装置2相对平行设置于栓体1左右两侧,减震装置2设置的位置与水带接口4相错开。
[0028]其中,所述水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抗压室外消火栓,包括有栓体(1)、吸水口(3)、水带接口(4)、栓盖(5)、螺栓(6)、底座(8)和阀杆(9),栓体(1)底部与底座顶端螺栓连接,栓体(1)前侧上端设置有吸水口(3),栓体(1)左右两侧设置有水带接口(4),栓盖(5)底部与栓体(1)顶端螺栓连接,栓盖(5)与栓体(1)连接处设置有多个螺栓(6),栓盖(5)顶端设置有阀杆(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减震装置(2)和定位装置(7),减震装置(2)左侧与栓体(1)右侧焊接,栓盖(5)前侧设置有定位装置(7),减震装置(2)包括有第一减震杆(21)和减震机构(22),第一减震杆(21)左侧与减震机构(22)右侧焊接,减震机构(22)左侧与栓体(1)右侧焊接,定位装置(7)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71)、第二外壳(72)、蓄电池(73)、电路板(74)、微型定位芯片(75)和电线(76),太阳能电池板(71)底部与第二外壳(72)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外壳(72)背部与栓盖(5)前侧焊接,蓄电池(73)顶端通过电线(76)与太阳能电池板(71)线路连接,电路板(74)右侧与蓄电池(73)左侧线路连接,电路板(74)右侧下端设置有微型定位芯片(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洪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