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193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其构成为:在主体部(64)处与火花塞(43)连接的火花塞帽(60)的外壳部设置板状伸出部(63),同时在汽缸盖罩(49)的一端部设置支持上述伸出部(63)的环状卡合突起(53)。由此,由于火花塞帽(60)的支持部成为两处,稳定性提高,因此,能够将主体部(64)小径化,使火花塞(43)靠近发动机侧。在伸出部(63)的近旁设置使火花塞帽(60)容易拆装的把持部。另外,用具有贯通孔的板状构件代替伸出部(63),同时用一个卡合突起及两个卡合板代替卡合构件(59),由此也能够成为使卡合突起与贯通孔卡合,并且,使卡合板与板状构件的两侧面抵接的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花塞帽的安装构造体,特别是涉及能够保持火花塞帽的支承稳定性并将其局部小径化,且能够将火花塞配置在更接近发动机侧。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用于绝缘保护给发动机的火花塞施加高压电的高压电供给部的火花塞帽来说,通过内部构造的改进,来进行提高上述火花塞帽的刚度的尝试。 在特许文献1中的公开的火花塞帽,用橡胶等的弹性高分子材料形成外壳,在该外壳内侧配设比上述弹性高分子材料硬质高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加强剂。 特许文献1特开2002-151231号公报近年来,为了扩大乘员空间等,对将二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室小型化的要求有所提高。随之而来,在发动机近旁配置的火花塞帽也要求尽可能地将其圆筒部的外径小型化。特别是在SOHC发动机中,多数结构是通过在燃烧室的正上方配置凸轮轴和摇臂等,火花塞在接近汽缸盖的侧面壁的位置不是从燃烧室的正上方插入,而是从斜上方插入,但是,如果能够使火花塞帽小径化,则能够使火花塞的前端尽可能地接近燃烧室的中央,使燃烧室及火花塞的位置接近理想的形状及位置。但是,例如,在特许文献1中公开的火花塞帽中,当为了火花塞的小径化而取下作为加强剂的硬质高分子材料时,就会导致耐久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能够确保火花塞帽的支承稳定性,并将其一部分小径化,且能够将火花塞进一步靠近发动机侧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其具备火花塞,其接近发动机的汽缸盖侧面壁,斜向插入燃烧室;导线,其将电力供给所述火花塞;火花塞帽,其配置于所述火花塞和所述导线之间,将所述火花塞和所述导线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伸出部,其设置在所述火花塞帽外壳部;卡合构件,其设于所述发动机的构成构件,与所述伸出部卡合。 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构成构件是汽缸盖罩,所述伸出部是伸出到所述火花塞帽的圆筒状部的周向外侧的板状构件,所述卡合构件是环状的突起,该环状突起从所述汽缸盖罩突出,具有支承所述板状构件端面的孔部。 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构件形成为大致椭圆形,且在其端面设有多个凸部。 另外,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构成构件是汽缸盖罩,所述伸出部是板状构件,该板状构件向所述火花塞帽的圆筒状部的周向外侧伸出,且设有贯通厚度方向的贯通孔,所述卡合构件由一个卡合突起、两个卡合板构成,其中,一个卡合突起从所述汽缸盖罩突出且贯通所述贯通孔;两个卡合板与所述伸出部的两个侧端面抵接或大致抵接。 再有,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火花塞帽上,在所述火花塞的长度方向的大致延长线上设有相对所述长度方向而弯曲的把持部。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通过使火花塞帽的伸出部和设于发动机的构成构件的卡合构件卡合,形成两处火花塞帽向发动机侧的支持部位,从而可以提高火花塞帽支承的稳定性。还有,由于支承稳定性的提高,可以相应在去掉一部分由硬质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加强剂,从而能够实现火花塞帽的小径化。进而,随着火花塞帽的小径化,可以使火花塞更靠近发动机侧,因此能够提高发动机周围的设计自由度。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在火花塞帽板上设置板状构件,只在比汽缸盖等成型容易的汽缸盖罩设置环状的突起,由此抑制火花塞帽的振动等,能够更稳定地支承火花塞帽。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由于卡合构件也大致呈椭圆型,从而使伸出部和卡合部的卡合位置稳定地确定。另外,由于通过设置多个凸部,用多点或者线使伸出部和卡合部卡合,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火花塞帽,并且拆装作业也容易。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在火花塞帽上设置具有贯通孔的板状构件,只在比汽缸盖等容易成型的汽缸盖罩上只设置一个卡合突起和两个卡合板,由此抑制了火花塞帽的振动等,从而能够更稳定地支承火花塞帽。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在火花塞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设有工具或手指等能够牵引的把持部,由此,从火花塞上取下火花塞帽的作业变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的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剖面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汽缸盖及汽缸盖罩的立体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汽缸盖罩的顶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火花塞帽的正视图。 图6是图5的A方向视图。 图7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火花塞帽的侧视图。 图7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火花塞帽的剖面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汽缸盖及汽缸盖罩的立体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汽缸盖罩的顶视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汽缸盖罩的立体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火花塞帽的顶视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火花塞帽的局部放大图。 图13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火花塞帽的侧视图。 图13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火花塞帽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41…汽缸盖、43…火花塞、49…汽缸盖罩、53…进气口、54…凹部、59…卡合突起、60火花塞帽、61…连接部、62…把持部、63…伸出部、64…主体部、65…高压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二轮摩托车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二轮摩托车1是具备内置无级变速器的组合摆动式(unit swing)动力单元的小型二轮摩托车。在被车身前方的车身罩23覆盖的左右一对主架8上,与作为结合加强构件的加强板6一起固定结合有前轴管4,在轴支承于该前轴管4上的左右一对前叉5的下端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前轮WF。所述前叉5通过手把3可以转向,手把3连接在圆筒状的上述前轴管4内部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的立轴2上。上述手把3上安装有乘员手握的一对左右手柄3a。另外,上述主架8上配设有横梁9,横梁9沿车宽方向配设,连接左右管件,在该车身后方配设有一根中心框架7。在与乘员脚部前方配置的护腿风罩24近接的上述中心框架7,在车身下方与左右一对连接管梁13连接,该连接部和上述主架8通过左右一对管构件14连结。在上述管构件14近旁连接有防护散热器25的保护管15。另外,上述连接架13的车身后侧端部与侧架10连接,侧架10与上述主架8一体形成。 在上述侧架10一体形成的起立架部11和与该起立架部11连接的后副车架18之间安装有左右一对枢轴板16,该枢轴板16轴支承成为后述的动力装置22的旋转轴的枢轴17。在上述起立架部11的上后方连接有支承配设于乘员乘坐的座位31的下方的收容箱30及燃油箱32的座椅导轨12。在上述枢轴17上可旋转地轴支承的连杆机构19上,通过枢轴20轴支承有包括发动机21、化油器27、空气滤清器26在内的动力单元22。该动力单元22由安装于上述座位导轨12上的减震器28悬吊,由此以上述枢轴17为旋转轴能够摆动,在其后端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 图2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的所述发动机21的剖面图。4冲程单缸发动机21是使用摇臂的SOHC(顶置单凸轮轴single overhead camshaft)方式的双气门机构,该图中,只表示了收容在曲轴箱34内的曲轴40以上的部分。在作为输出轴的曲轴40的端部安装有将发动机21的动力以任意变速比传递给后轮WR的无级变速器,该无级变速器由驱动侧可动槽轮半体51、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其具备:火花塞,其接近发动机的汽缸盖侧面壁,斜向插入燃烧室;导线,其向所述火花塞供给电力;火花塞帽,其配置于所述火花塞和所述导线之间,连接所述火花塞和所述导线,该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具备:伸出部,其设置在所述火花塞帽外壳部;卡合构件,其设于所述发动机的构成部件上,与所述伸出部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2-27 2005-3747941.一种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其具备火花塞,其接近发动机的汽缸盖侧面壁,斜向插入燃烧室;导线,其向所述火花塞供给电力;火花塞帽,其配置于所述火花塞和所述导线之间,连接所述火花塞和所述导线,该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具备伸出部,其设置在所述火花塞帽外壳部;卡合构件,其设于所述发动机的构成部件上,与所述伸出部卡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帽安装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构成部件是汽缸盖罩,所述伸出部是延伸到所述火花塞帽的圆筒状部的周向外侧的板状构件,所述卡合构件是环状突起,该环状突起从所述汽缸盖罩突出,具有支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竹顺一土屋粒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