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潮阻反膜的氯化钾窗口和透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616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氯化钾防潮阻反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为氟化钠,厚度为1. 7~2. 25μm,第二层为磁控溅射类金刚石膜,厚度为500~100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10. 6μm反射率小,吸收率低,抗连续CO↓[2]激光损伤阈值高,而且具有抗潮解的能力,因此适合于用作千瓦级以上乃至万瓦工业和军事高功率CO↓[2]激光KCl窗口和透镜的防潮阻反膜系,也适合于一般中、小功率红外光学器件及其它光学材料。(*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在强激光窗口和透镜材料氯化钾(KCl)晶体上镀制防潮反膜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膜系为以磁控溅射类金刚石碳膜(DLC)为Top Coating的KCl//NaF//DLC双层阻反膜系。目前在激光加工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千瓦级以上CO2激光(波长10.6μm)装置,大都采用ZnSe和GaAs作为窗口和透镜材料。但ZnSe和GaAs价格十分昂贵,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而且在高功率激光幅照下会产生光学热畸变效应。KCl晶体透过范围宽(0.2~25μm),吸收系数低(在10.6μm为2×10-4cm-1),几乎无热光学畸变,易生长大尺寸单晶,且价格十分便宜,是千瓦级以上高功率工业和军事CO2激光理想的窗口和透镜材料。但是KCl在大气中极易潮解失透;在10.6μm反射率约为7%,应用于高功率时还必须镀阻反膜。因此,在KCl基体上镀制能起到防潮作用而且对激光吸收小的阻反膜是KCl在激光加工技术中应用的关键。现有的KCl阻反膜有NaF单层阻反膜和AS2S3,P6F2,AS2S3三层阻反膜系(见美国专利US 4,533,593,1985)。但NaF本身也较易潮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氯化钾(KCl)晶体的双层阻反膜系,其特征在于在氯化钾基体上镀双层膜,第一层为氟化钠(NaF),第二层为磁控溅射类金刚石碳膜(DLC),至少在氯化钾基体的一面镀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反修程德刚叶锐曾孙庆标于文秀杨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