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87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和下模具,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风机,所述下模具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述连接座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下模具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上模具的内壁进行预加热,有效避免塑件的外部与中心部冷却速度不一致,避免真空气泡的产生,同时通过真空泵使得合模后空腔的内部具有一定真空度,将注塑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泡与注塑材料进行分离,极大提高了塑件的良品率。品率。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内线束通过塑料材质的胶塞压板进行固定,通过注塑模具可批量化生产胶塞压板。
[0003]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0758943U,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底座、下模具和上模具,还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对分布的侧板,该注塑模具通过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面且处在两个侧板内侧;在两个所述侧板的对立面上分别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上模具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在所述上模具内开设有与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连通的冷却流道;本技术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的散热风扇和冷却流道,可同时从外部和内部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效率高、以及塑件成型效率高;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之后,通过手动辅助稳定组件进行进一步稳定,避免模具在注塑过程中抖动,提高稳定性,提高塑件品质。
[0004]综上所述,现有的注塑模具生产制品壁厚较大时,其外表面冷却速度比中心部的快,随着冷却的进行,中心部的树脂边收缩边向表面扩张,使得塑件的中心部充填不足,容易产生真空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和下模具,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等距安装有顶针,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风机,所述下模具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述连接座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下模具相连接,所述下模具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塑口。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风机将空气输送进加热管的内部进行加热,再通过第一连接管将热空气注入上模具的内部,通过对上模具的内壁进行预加热,有效避免模具生产塑件较厚,导致塑件的外部与中心部冷却速度不一致,避免真空气泡的产生,同时通过真空泵将下模具和上模具合模后空腔的空气排出,使得合模后空腔的内部具有一定真空度,使得注塑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与注塑材料分离,有效避免注塑过程中含有空气,防
止生产的塑件中含有气泡,极大提高了塑件的良品率。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托板的下表面相连接。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活动杆可稳定推动托板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顶针进行升降,便于通过顶针将成型后的塑件从下模具中顶出。
[0011]进一步,所述顶针设置有三个,且所述顶针贯穿所述下模具上表面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块。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等距安装三个顶针可增加塑件的受力点,同时通过连接块增加了塑件的受力面。
[0013]进一步,所述风机上设置有叶轮。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可将外界空气吸入风机内部,叶轮旋转时可产生负压,便于风机吸入空气。
[0015]进一步,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置有塑型槽。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的塑型槽可便于工作人员选择不同的塑件模型,便于生产不同的塑件产品。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安装于所述下模具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单向阀。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向阀使得第一连接管和二连接管单向流通,可避免下模具和上模具合模后的注塑材料进入第一连接管和二连接管内部。
[0019]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阀可控制第二连接管的打开和关闭状态。
[0021]进一步,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安装有定位杆,所述上模具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且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呈倒圆角工艺设计。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杆和导向槽便于工作人员将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合模,有效提高了合模的精准度。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
具图1中单向阀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0]1、底座;2、叶轮;3、风机;4、下模具;5、连接座;6、加热管;7、第一连接管;8、导向槽;9、上模具;10、定位杆;11、塑型槽;12、注塑口;13、连接块;14、单向阀;15、控制阀;16、第二连接管;17、真空泵;18、顶针;19、托板;20、活动杆;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下模具(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托板(19),所述托板(19)的上表面等距安装有顶针(18),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风机(3),所述下模具(4)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6),所述连接座(5)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且所述第一连接管(7)与所述下模具(4)相连接,所述下模具(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17),所述真空泵(17)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下模具(4)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9),所述上模具(9)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塑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内部设置有活动杆(20),所述活动杆(20)的上端与所述托板(19)的下表面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和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毅盟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