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43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进胶机构技术,公开了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包括模具,模具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矩形进胶管,四个矩形进胶管底部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管,两个矩形连接管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进胶管,进胶管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口连接有进胶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胶从进胶口浸入连接管,且连接环两端连接于进胶管内,进胶管两端连接于矩形连接管,且矩形连接管一端连接于矩形进胶管内,由于进行进胶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进胶口,从而使得此时在对模具进行胶时,胶从模具底部进胶,保证了模具内进胶后的胶液平整度,避免导致仅仅从模具的一侧进行进胶后导致胶在模具内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广泛推广和使用。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进胶机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20905602.7一种点潜结合式多点进胶的模具结构,包括表盘模具、表芯和进胶机构,进胶机构由点式浇口和潜伏式浇口组成,点式浇口开设于表盘模具的侧面内壁,潜伏式浇口固定连接于点式浇口的底部,点式浇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辅助注塑机构,两个潜伏式浇口之间固定连接有平衡机构。该点潜结合式多点进胶的模具结构,通过开设有点式浇口和潜伏式浇口,利用塑料的韧性,使浇筑胶料从点式浇口进入到表盘模具内,可以通过潜伏式浇口,逐渐流至多个型腔中,且设置于四组点式浇口和潜伏式浇口,使产品出模厚薄均匀,变形小,流道平衡行程小,容易布局多个型腔,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且可以批量进行生产,提升了产量。
[0003]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0004]该技术方案为侧面进胶模具,在注塑时四周在进行浇筑时,此时浇筑出来的平整度略高,使得注塑时,此时的平面出现扭曲,从而导致在进胶后导致胶在模具内分布不均匀。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矩形进胶管,四个所述矩形进胶管底部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管,两个所述矩形连接管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进胶管,所述进胶管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口连接有进胶口,且四个矩形进胶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进胶点;
[0008]所述模具左侧壁和前侧壁均设置有辅助注塑管,所述辅助注塑管贯穿于下模侧壁,所述下模上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腔设置有模具注塑,所述模具注塑上方靠近模具四周侧壁上方设置有平衡层,且平衡层上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进胶点,所述模具靠近辅助注塑管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两个上模限位孔,所述下模矩形槽内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内腔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分布且纵向平行的挡板,每个所述挡板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且竖向平行的固定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板和固定板的最大高度小于模具的最小高度,且挡板的最小高度大于固定板的最大高度。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胶口连接于连接管中部,且连接管两端口均连接于进胶管中部,且进胶管两端均连接于矩形连接管一端口。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挡板左端上方设置有两个上模限
位孔,所述上模限位孔上方与平衡层呈水平面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模具相互平行且对称,且左侧模具在水平面上位于右侧模具后方。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衡层为软性板。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胶从进胶口浸入连接管,且连接环两端连接于进胶管内,进胶管两端连接于矩形连接管,且矩形连接管一端连接于矩形进胶管内,由于进行进胶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进胶口,从而使得此时在对模具进行胶时,胶从模具底部进胶,保证了模具内进胶后的胶液平整度,避免导致仅仅从模具的一侧进行进胶后导致胶在模具内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0016]本技术。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模具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下模;2、辅助注塑管;3、定位孔;4、模具注塑;5、模具;6、进胶点;7、矩形进胶管;8、矩形连接管;9、进胶口;10、连接管;11、进胶管;12、上模限位孔;13、挡板;14、固定板;15、平衡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包括模具5,模具5 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矩形进胶管7,四个矩形进胶管7底部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管8,两个矩形连接管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进胶管11,进胶管11上设置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一端口连接有进胶口9,且四个矩形进胶管7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进胶点6,模具5左侧壁和前侧壁均设置有辅助注塑管2,辅助注塑管2贯穿于下模1侧壁,下模1上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腔设置有模具注塑4,模具注塑4上方靠近模具5四周侧壁上方设置有平衡层15,且平衡层15上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定位孔3,每个定位孔3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进胶点6,模具5靠近辅助注塑管2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两个上模限位孔12,下模1矩形槽内设置有模具5,模具5内腔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分布且纵向平行的挡板13,每个挡板13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且竖向平行的固定板14。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挡板13和固定板14的最大高度小于模具5的最小高度,且挡板13的最小高度大于固定板14的最大高度。本设置中,通过设置挡板13和固
定板14的高度,从而使得在对模具5进行浇筑时,此时可以同时加工多个模具5,从而保证了工作效率。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的,进胶口9连接于连接管10中部,且连接管 10两端口均连接于进胶管11中部,且进胶管11两端均连接于矩形连接管8一端口。本设置中,通过进胶口9将胶注入至其内,使得此时的胶能够通过进胶口9进入连接管10内,从而使得胶能够从连接管10两侧进入进胶管11内,从而从进胶管11进入矩形连接管8内,在从矩形连接管8进入矩形进胶管7内,从而顺着矩形进胶管7通过进胶口6进入模具5内。每个挡板13左端上方设置有两个上模限位孔12,上模限位孔12上方与平衡层15呈水平面连接。本设置中,当需要对模具5进行注塑时,此时放下上模从而使得上模能够插接进上模限位孔12内,从而对模具5进行加持,减少其在浇筑时出现偏移的情况。
[0028]如图2至图4所示,更进一步的,两个模具5相互平行且对称,且左侧模具5在水平面上位于右侧模具5后方。本设置中,由于两个模具5的位置不同,当模具5浇筑完成后,工作人员在取出时,不会触碰到另一侧的模具5,从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平衡层15为软性板。本设置中,由于平衡层15 使用的材料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包括模具(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5)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矩形进胶管(7),四个所述矩形进胶管(7)底部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管(8),两个所述矩形连接管(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进胶管(11),所述进胶管(11)上设置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一端口连接有进胶口(9),且四个矩形进胶管(7)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进胶点(6);所述模具(5)左侧壁和前侧壁均设置有辅助注塑管(2),所述辅助注塑管(2)贯穿于下模(1)侧壁,所述下模(1)上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腔设置有模具注塑(4),所述模具注塑(4)上方靠近模具(5)四周侧壁上方设置有平衡层(15),且平衡层(15)上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定位孔(3),每个所述定位孔(3)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进胶点(6),所述模具(5)靠近辅助注塑管(2)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两个上模限位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矩形槽内设置有模具(5),所述模具(5)内腔固定安装有多个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焱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毅盟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