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光学模块及光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77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谋求在双向光学模块中能够双向利用一条光纤传输路的双向光学模块的小型化、低成本化的技术,按照该技术,用透过性的材料形成成型体12,分束层121倾斜嵌入其中。子载体15具有形成了上台阶与下台阶的阶梯部,安装在载体19的平坦的顶面上。在子载体的上台阶上安装半导体激光器14,在下台阶上在成型体的下方的位置上安装光接收元件13,在侧面上安装成型体的侧面,各自的面被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双向利用一条光波导的光学模块及使用了该模块的光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呈现出向LAN(local area netwok局域网)和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等各种领域扩展的趋势。在LAN和FTTH中,从提供的服务的方式看,需要双向通信的情况很多,用一条光纤实现双向通信具有各种优点。使用一条光纤实施双向通信的双向光单元的现有的结构例之一有图25所示的结构。即,光发射模块3与光接收模块4通过光纤耦合器5和光纤传输路2耦合。这样的例子使用现有的光学元件能够容易地构成,但对于双向光单元的小型化、低成本化的课题,不能得到充分的应对。因此,提出了将接收部与发送部一体化的双向光学模块的方案,作为其现有的例子,例如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其结构是将如下部件安装在一个金属盒中并且相连接而构成发光元件及对来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进行准直的准直透镜;光接收元件及用于将光耦合到光接收元件上的聚光透镜;光纤终端及对从光纤出射的光进行准直的公用端口透镜;安装了用于按照波长进行光分波合波的滤波器的五棱镜块。专利文献1特许第1758757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双向光学模块中,安装在1个金属盒内的光学元件的元件数多,对于进一步小型化、低成本化,存在还不能充分地应对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适于小型化、低成本化的双向光学模块及使用了该模块的光传输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由具有以下部件的双向光模块构成透镜,用于透过、聚集发射光与接收光;载体,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平坦面;子载体,具有形成上台阶与下台阶的阶梯部和底面,上述底面接合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发光元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上台阶上、发射光沿水平方向出射;透过性的成型体,一面与上述子载体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相接合;分束层,以预定角度倾斜嵌入上述成型体中,使透过上述透镜给予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透过到下方,同时,将上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反射到上方,给予上述透镜;光接收元件,在上述透过性成型体的下方的位置,直接或者通过其他的构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下台阶上,接收透过上述分束层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按照该结构,能够以透镜对来自光波导的在该光学模块内传导的接收光信号进行聚光,使其入射到设置在发光元件即半导体激光器的极近处的光接收元件并接收信号,所以能够以比现有的双向光模块少的部件数来构成,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此外,将这样的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接收元件近距离设置的结构中,由于最适合光发射接收特性的位置减少,所以要考虑到在半导体激光器的实际安装时需要高精度,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由于成形体与子载体的接合面错动,通过调整子载体和透镜的位置关系使发送接收特性最佳化,因此能够放宽半导体激光器的实际安装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由具有以下部件的双向光模块构成透镜,用于透过、聚集发射光与接收光;载体,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平坦面;支撑构件,固定在上述载体上,具有以预定角度对上述平坦面倾斜的面; 子载体,具有形成上台阶与下台阶的阶梯部和底面,上述底面接合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发光元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上台阶上、发射光沿水平方向出射;透过性的成型体,一面与上述支撑构件的上述倾斜的面的至少一部分接合;分束层,安装在上述成型体上,使透过上述透镜给予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透过到下方,同时,将上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反射到上方并给予上述透镜;光接收元件,在上述透过性成型体的下方的位置,直接或者通过其他的构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下台阶上,接收透过上述分束层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按照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同样的作用、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由具有以下部件的双向光模块构成透镜,用于透过、聚集发射光与接收光;载体,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平坦面;支撑构件,固定在上述载体上;子载体,具有形成上台阶与下台阶的阶梯部和底面,上述底面接合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发光元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上台阶上,发射光沿水平方向出射;透过性的成型体,一面与上述支撑构件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相接合;分束层,以预定角度倾斜嵌入上述成型体,使透过上述透镜给予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透过到下方,同时,将上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反射到上方,并给予上述透镜;光接收元件,在上述透过性成型体的下方的位置,直接或者通过其他的构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下台阶上,接收透过上述分束层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按照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同样的作用、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由具有以下部件的双向光模块构成透镜,透过、聚集发射光与接收光;载体,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平坦面;子载体,具有以预定角度对上述平坦面倾斜的倾斜面、顶面及底面,上述底面接合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发光元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上述顶面上,发射光沿水平方向出射;透过性的成型体,一面与上述子载体的上述倾斜的面的至少一部分相接合;分束层,安装在上述成型体上,使透过上述透镜给予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透过到下方,同时,将上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反射到上方,并给予上述透镜;光接收元件,在上述透过性成型体的下方的位置,直接或者通过其他的构件安装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接收透过上述分束层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按照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同样的作用、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由具有以下部件的双向光模块构成透镜,透过、聚集发射光与接收光;载体,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平坦面;子载体,具有顶面与底面,上述底面接合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发光元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上述顶面上,发射光沿水平方向出射;透过性的成型体,一面与上述子载体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相接合;分束层,以预定角度倾斜嵌入上述成型体,使透过上述透镜给予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透过到下方,同时,将上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反射到上方,并给予上述透镜;光接收元件,在上述透过性成型体的下方的位置,直接或者通过其他的构件安装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接收透过上述分束层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的光接收元件, 按照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同样的作用、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由具有以下部件的双向光模块构成透镜,透过、聚集发射光与接收光;载体,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平坦面;支撑构件,固定在上述载体上,具有以预定角度对上述平坦面倾斜的面;子载体,具有顶面与底面,上述底面接合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发光元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上述顶面上,发射光沿水平方向出射;透过性的成型体,一面与上述支撑构件的上述倾斜面的至少一部分相接合;分束层,安装在上述成型体上,使透过上述透镜给予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透过到下方,同时,将上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反射到上方,并给予上述透镜;光接收元件,在上述透过性成型体的下方的位置,直接或者通过其他的构件安装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接收透过上述分束层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按照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同样的作用、效果。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方案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光学模块,上述预定角度大致约为45°。按照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同样的作用、效果。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光学模块,具有:透镜,用于透过、聚集发射光与接收光;载体,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平坦面;子载体,具有形成上台阶与下台阶的阶梯部和底面,上述底面接合在上述载体的上述平坦面上;发光元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上台 阶上、发射光沿水平方向出射; 透过性的成型体,一面与上述子载体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相接合;分束层,以预定角度倾斜嵌入上述成型体中,使透过上述透镜给予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透过到下方,同时,将上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反射到上方,给予上 述透镜;以及光接收元件,在上述透过性成型体的下方的位置,直接或者通过其他的构件安装在上述子载体的下台阶上,接收透过上述分束层的、来自上方的接收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野均浅野弘明早田博则堀之内升吾甲斐敏训古贺稔浩深草雅春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