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73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所述基部设有前端面、顶面及与顶面相对的安装面,自所述前端面向前纵向延伸有一舌板,所述舌板设有左侧表面及右侧表面,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与舌板平行的左侧面及右侧面,所述舌板的左侧表面与遮蔽壳体的左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舌板的右侧表面与遮蔽壳体的右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到左侧表面的对接部及延伸出安装面的焊接部。如此设计以适应另一种消费者的需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舌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各种电子设备之间信号的传输,各种各样的电连接器已不断被设计问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连接器因其结构简单,体 积较小而作为 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 ,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设计中。 该种USB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绝 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横向延伸的舌板,所 述遮蔽壳体设有与舌板平行的顶面及底面,舌板上表面与遮蔽壳体顶面之间的 距离大于舌板下表面与遮蔽壳体底面之间的距离,导电端子设有设置在舌板上 表面的若干弹性对接部。为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出现可反向插接的USB顶面之间的距离,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设置在舌板的下表面,其他结构也作相应 的调整。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面板上相应的电子部件也越来越多,预留的安装USB 连接器的空间也逐渐缩小,于是又设计出类似2 0 0 0年8月2 9日公告的美国专利 第61 09935号所揭示的一种USB连接器,该种USB连接器将原有的USB连接器向右 侧立起,其舌板自基部向前纵向延伸而成,而遮蔽壳体包括与舌板平行的左侧 面及右侧面,该左侧面与舌板左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右侧面与舌板右侧表面 之间的距离,导电端子的弹性对接部设置在舌板的右侧表面,从而使其横向占 用面板的空间减小。然而,该种USB连接器虽减小了横向尺寸,但会使很多消 费者经常出现反插而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此外,各种电子设备对电连接器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该种USB连接 器的传输速率已经不能满足某些电子产业的发展要求,例如,在传输音频或 视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信号传输质量,传输速率往往高达1G至2G每秒(化=1000兆比特)。电连接器领域内的另外的两类接口,如PCI-E(传输速率可 达2. 5G每秒)及SATA接口 (传输速率可达l. 5G至3. OG每秒)的传输速率已经明显 超过了USB 2. 0接口。但是,PCI-E及SATA接口由于应用远远不及USB,且这两 类接口的端子数量较多、体积较大也难以适应未来电子工业轻、薄、短、小 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另 一种消费者需求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 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所述基部设有前端面、顶面及与顶面相对的安装 面,自所述前端面向前纵向延伸有一舌板,所述舌板设有左侧表面及右侧表面, 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与舌板平行的左侧面及右侧面,所述舌板的左侧表面与遮蔽 壳体的左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舌板的右侧表面与遮蔽壳体的右侧面之间的距 离,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到左侧表面的对接部及延伸出安装面的焊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电连接器将 舌板的左侧表面与遮蔽壳体的左侧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舌板的右侧表面 与遮蔽壳体的右侧面之间的距离,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设置在舌板的左侧表面, 且舌板自绝缘本体基部向前纵向延伸,从而打破现有的占用面板空间虽小却仅 能限一种方向插接对接连接器的限制,使另一种消费者能有适合自己的选择, 同时占用面板空间也较小。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8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 括绝缘本体1 ,固定于绝缘本体l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及包覆绝缘本体1的遮蔽壳 体3。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本体11及与第一本体11扣持的第二本体12。所述 导电端子2包括分别镶埋成型于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12上的若干第一导电端 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所述第一本体ll设有基部lll,所述基部lll设有前端 面112、顶面113及与顶面113相对的安装面114。自所述前端面112向前纵向延 伸有一舌板115,所述舌板115与标准的通用串行总线插座连接器(后称"USB 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绝缘舌片尺寸相同,所述舌板115设有分别与所 述顶面113及安装面114相垂直的左侧表面115l及右侧表面1152。所述第一导电 端子21设有外露于舌板115左侧表面1151前端的第一对接部211及自安装面114 延伸出绝缘本体l的第 一焊接部212。所述第 一对接部211呈板状贴靠于舌板l 15 上并沿舌板115长度方向呈一排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部212平行于安装面114而 向右侧弯折延伸。所述舌板115上还设有若干位于第一对接部211后端的端子 收容槽11511用以收容第二导电端子22。所述舌板115上对应每一第一对接部一导电端子21得到很好的定位。此外,所述舌板115上还设有若干位于第一 导电端子21之间的开口 1154,使绝缘本体1成型过程中第一导电端子21不会 被塑胶冲击扭曲接触而产生串扰。所述第一本体11设有与第二本体12对接的 对接面116,自所述对接面116上凹设有若干用以与第二本体12固持的凹槽 117。所述第二本体12呈一矩形块体设计,其设有与第一本体11的对接面116 对接的接合面121。自所述接合面121上突设有若干与所述凹槽117配合的凸 块122以使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结合在一起。所述第二本体12也设有前 端面123、顶面124及与顶面124相对的安装面125。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设有 延伸出第二本体12前端面123的第二对接部221及延伸出第二本体12安装面 125的第二焊接部222。当所述第二本体12扣持于第一本体11上后,所述第二 对接部221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1511内并呈弹性悬臂状地突伸出舌板115的左 侧表面1151 。所述第二对接部2 21沿舌板11 5的长度方向也呈 一 排分布。可见,所述第 一对接部211与第二对接部221均位于舌板l 15的左侧表面1151,以提 供适应该种电连接器100的消费者的需求。所述第二对接部221位于第一对接 部211的后方并与第一对接部211沿舌板115的长度方向呈两排分布,从而可 充分利用舌板115的空间,防止两种导电端子21、 22设置为同一排时由于间 距较小而容易发生信号串扰。所述第二焊接部222平行于安装面114、 125而 向左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12前端面112、 123下端分别凹 设有一相互连通的固持槽13用以固持遮蔽壳体3。所述第一本体ll及第二本 体12的外侧面上分别凹设有一用以与遮蔽壳体3抵持的凹陷部14。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与标准的USB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导电端子相 同,其包括位于一电源端子、 一个接地端子及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所述基部设有前端面、顶面及与顶面相对的安装面,自所述前端面向前纵向延伸有一舌板,所述舌板设有左侧表面及右侧表面,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与舌板平行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左侧表面与遮蔽壳体的左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舌板的右侧表面与遮蔽壳体的右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到左侧表面的对接部及延伸出安装面的焊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勇郑启升顾浩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