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式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23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式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器本体、外壳、弧形提手以及吸盘;外壳套接固定在车载充电器本体的外侧,外壳的顶部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弧形提手的两端通过铰接件铰接在第一凹槽上相对的两侧,且弧形提手能够转动收纳至第一凹槽内,外壳的中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顶部竖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吸盘;车载充电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电极,其的下部侧面设置有第二弹性电极,第一弹性电极和第二弹性电极都伸出外壳。该车载充电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足,在汽车行驶产生颠簸震动时,车载充电器容易与电源脱落,影响充电效果的问题。影响充电效果的问题。影响充电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式车载充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充电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稳定式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充电器是指常规通过汽车电瓶(轿车12V,卡车24V)供电的车载充电器,大量使用在各种便携式、手持式设备的锂电池充电领域。
[0003]现有的车载充电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足,在汽车行驶产生颠簸震动时,车载充电器容易与电源脱落,影响充电效果。
[0004]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证车载充电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充电效果,而且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插拔操作的稳定式车载充电器是本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足,在汽车行驶产生颠簸震动时,车载充电器容易与电源脱落,影响充电效果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证车载充电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充电效果,而且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插拔操作的稳定式车载充电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式车载充电器,所述稳定式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器本体、外壳、弧形提手以及吸盘;所述外壳套接固定在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的外侧,所述外壳的顶部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弧形提手的两端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上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弧形提手能够转动收纳至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外壳的中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竖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吸盘;车载充电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电极,其的下部侧面设置有第二弹性电极,所述第一弹性电极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都伸出所述外壳。
[0007]优选地,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的侧面沿着竖直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外壳的侧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盖设有防尘网格板。
[0008]优选地,所述散热口呈环形状,且所述防尘网格板的侧面卡合设置在所述散热口的边沿。
[0009]优选地,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USB

C接口和Type

C接口。
[0010]优选地,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LED灯以及与所述环形LED灯电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环形LED灯的开关。
[0011]优选地,所述弧形提手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片。
[0012]优选地,所述吸盘与所述外壳之间为螺纹式连接;其中,所述吸盘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柱固定在所述螺纹孔内。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稳定式车载充电器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将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的下部插入至车载电源接口内,所述第一弹性电极和
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接通,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开始工作,在插入后,所述多个吸盘都吸附固定在汽车的功能面板上,从而保证车载充电器整体的稳定性,可以防止颠簸、拉扯等环境下造成车载充电器本体脱落的问题发生,而在拔出所述车载充电器时,可以转动所述弧形提手至竖直状态,然后通过拉动所述弧形提手以快速便捷取拔出充电机,所述弧形提手方便用户施力,以便于所述多个吸盘与功能面板分离开,从而容易取下充电器。
[0014]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技术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稳定式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稳定式车载充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车载充电器本体
ꢀꢀꢀꢀꢀꢀꢀꢀꢀꢀꢀ
21USB

C接口
[0020]22Type

C接口
ꢀꢀꢀꢀꢀꢀꢀꢀꢀꢀꢀꢀꢀꢀ
3控制开关
[0021]4环形LED灯
ꢀꢀꢀꢀꢀꢀꢀꢀꢀꢀꢀꢀꢀꢀꢀꢀ
5弧形提手
[0022]6第一凹槽
ꢀꢀꢀꢀꢀꢀꢀꢀꢀꢀꢀꢀꢀꢀꢀꢀꢀ
7外壳
[0023]8防尘网格板
ꢀꢀꢀꢀꢀꢀꢀꢀꢀꢀꢀꢀꢀꢀꢀ
9第二弹性电极
[0024]10第一弹性电极
ꢀꢀꢀꢀꢀꢀꢀꢀꢀꢀꢀꢀ
11铰接件
[0025]12散热翅片
ꢀꢀꢀꢀꢀꢀꢀꢀꢀꢀꢀꢀꢀꢀꢀꢀ
13吸盘
[0026]14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8]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式车载充电器,所述稳定式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器本体1、外壳7、弧形提手5以及吸盘13;所述外壳7套接固定在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1的外侧,所述外壳7的顶部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6,弧形提手5的两端通过铰接件11铰接在所述第一凹槽6上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弧形提手5能够转动收纳至所述第一凹槽6内,所述外壳7的中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的顶部竖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吸盘13;车载充电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电极10,其的下部侧面设置有第二弹性电极9,所述第一弹性电极10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9都伸出所述外壳7。
[0030]在上述方案中,充电器在使用时,将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1的下部插入至车载电源
接口内,所述第一弹性电极10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9接通,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1开始工作,在插入后,所述多个吸盘13都吸附固定在汽车的功能面板上,从而保证车载充电器整体的稳定性,可以防止颠簸、拉扯等环境下造成车载充电器本体1脱落的问题发生,而在拔出所述车载充电器时,可以转动所述弧形提手5至竖直状态,然后通过拉动所述弧形提手5以快速便捷取拔出充电机,所述弧形提手5方便用户施力,以便于所述多个吸盘13与功能面板分离开,从而容易取下充电器。
[0031]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1的侧面沿着竖直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12,所述外壳7的侧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盖设有防尘网格板8。
[003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多个散热翅片12方便将车载充电器本体1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从而通过散热口散出,该结构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了本技术提供的车载充电器的散热性能,以保证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式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式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器本体(1)、外壳(7)、弧形提手(5)以及吸盘(13);所述外壳(7)套接固定在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1)的外侧,所述外壳(7)的顶部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6),弧形提手(5)的两端通过铰接件(11)铰接在所述第一凹槽(6)上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弧形提手(5)能够转动收纳至所述第一凹槽(6)内,所述外壳(7)的中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的顶部竖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吸盘(13);车载充电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电极(10),其的下部侧面设置有第二弹性电极(9),所述第一弹性电极(10)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9)都伸出所述外壳(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式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本体(1)的侧面沿着竖直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12),所述外壳(7)的侧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盖合设置有防尘网格板(8)。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星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