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集中处置用环保型中转库,包括箱体和竖板,竖板将箱体分隔成垃圾储存室和设备室,垃圾储存室内的上部设置有除臭剂喷管,下部倾斜设置有滤板,设备室内设置有集气箱、喷淋器和杀菌器,喷淋器内从下到上间隔设置有除酸室、除碱室和除臭室,除酸室内设置有第一填料层和碱液喷管,除碱室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层和酸液喷管,除臭室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层和营养液喷管,杀菌器内设置有光等离子装置,竖板的顶部设置有多根抽气管,抽气管上设置有抽风机,多根抽气管的出气端均与集气箱连通,集气箱的出气管与除酸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能消除二次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集中处置用环保型中转库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集中处置用环保型中转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在对生活垃圾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垃圾中转库是衔接城市生活垃圾和垃圾处理厂之间的桥梁,在缓解城市垃圾长途运输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城市垃圾处理不可或缺的步骤。城市生活垃圾量巨大,成分复杂,在丢弃及收集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微生物分解等因素的作用使垃圾容易发酵、变质、滋生细菌,并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这些恶臭气体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氨气、硫化氢、硫醇、硫醚、有机硫化物及臭气等,作为八大环境公害之一,进入中转库后,如果不经过除臭处理,不仅严重影响中转库的环境卫生,威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传统采用消毒、喷洒BM药剂、冲洗等较为简单的措施来处理垃圾中转库中的臭气,但往往存在处理效率低、臭气净化效果不理想、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现有垃圾中转库中臭气的问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能消除二次污染的垃圾集中处置用环保型中转库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能消除二次污染的垃圾集中处置用环保型中转库。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竖板,竖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垃圾储存室和设备室,垃圾储存室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垃圾储存室内的上部设置有除臭剂喷管,除臭剂喷管上设置有多个除臭剂喷头,垃圾储存室内的下部倾斜设置有滤板,滤板较低一端上方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滤板下方的箱体空间为滤液室,滤液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设备室内设置有集气箱、喷淋器和杀菌器,喷淋器内从下到上间隔设置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喷淋器的内部空间从下到上分隔为除酸室、除碱室和除臭室,除酸室内设置有第一填料层,第一填料层上方的除酸室内设置有碱液喷管,碱液喷管上设置有多个碱液喷头,除酸室的底部设置有碱液排出管,除碱室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上方的除碱室内设置有酸液喷管,酸液喷管上设置有酸液喷头,除碱室的底部设置有酸液排出管,除臭室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层,生物填料层上方的除臭室内设置有营养液喷管,营养液喷管上设置有多个营养液喷头,除臭室的底部设置有营养液排出管,除酸室的顶部与除碱室的底部之间、除碱室的顶部与除臭室的底部之间分别通过一根U形弯管连通,杀菌器位于喷淋器的上方,杀菌器的底部与喷淋器的顶部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杀菌器内设置有光等离子装置,杀菌器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上端穿过箱体的顶部后位于箱体的外侧,竖板的顶部设置有多根抽气管,抽气管上设置有抽风机,多根抽气管的
出气端均与集气箱连通,集气箱的出气管与第一填料层下方的除酸室连通。
[0005]进一步的,喷淋器的底部以及两块隔板均倾斜设置,碱液排出管位于喷淋器底部较低的一端,酸液排出管和营养液排出管分别位于相应隔板较低的一端。
[0006]进一步的,抽气管进气端的竖板上设置有滤罩。
[0007]进一步的,杀菌器内的底部设置有除湿器。
[0008]本技术运行时,生活垃圾从入料口倒入垃圾储存室,垃圾的渗滤液通过滤板落到滤液室内,开启抽风机,垃圾储存室内的臭气通过抽气管进入集气箱,再从集气箱的出气管进入除酸室,同时从碱液喷头中喷出碱液雾滴,臭气先在第一填料层内与碱液反应,随后上升与碱液雾滴逆向接触再次反应,臭气中的酸性物质与碱液反应而被除去,剩余的臭气从U形弯管进入除碱室,同时从酸液喷头中喷出酸液雾滴,臭气先在第二填料层内与酸液反应,随后上升与酸液雾滴逆向接触再次反应,臭气中的碱性物质与酸液反应而被除去,剩余的臭气从U形弯管进入除臭室,同时从营养液喷头中喷出营养液雾滴,臭气在生物填料层中与微生物群接触,微生物对臭气进行降解,除去其中的臭味,除去了臭味、酸性成分和碱性成分的气体通过连通管进入杀菌器,由光等离子装置杀灭气体中的细菌、病毒、甲醛、苯、TVOC、有机物等有毒有害成分,剩余的废气从排气管排出。在上述过程中,可连续不断的对垃圾臭气进行净化处理,只需定期清洗填料层即可,处理效率较高,且整个处理过程中依次除去了臭气中的酸性成分、碱性成分、臭味、细菌、病毒和有机物等有毒有害成分,排出后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净化效果较好。本技术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能消除二次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
‑
箱体,2
‑
竖板,3
‑
垃圾储存室,4
‑
设备室,5
‑
入料口,6
‑
除臭剂喷管,7
‑
除臭剂喷头,8
‑
滤板,9
‑
出料口,10
‑
滤液室,11
‑
排液管,12
‑
集气箱,13
‑
喷淋器,14
‑
杀菌器,15
‑
隔板,16
‑
除酸室,17
‑
除碱室,18
‑
除臭室,19
‑
第一填料层,20
‑
碱液喷管,21
‑
碱液排出管,22
‑
第二填料层,23
‑
酸液喷管,24
‑
酸液排出管,25
‑
生物填料层,26
‑
营养液喷管,27
‑
除湿器,28
‑
营养液排出管,29
‑
U形弯管,30
‑
连通管,31
‑
光等离子装置,32
‑
排气管,33
‑
抽气管,34
‑
抽风机,35
‑
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竖板2,竖板2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垃圾储存室3和设备室4,垃圾储存室3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5,垃圾储存室3内的上部设置有除臭剂喷管6,除臭剂喷管6上设置有多个除臭剂喷头7,垃圾储存室3内的下部倾斜设置有滤板8,滤板8较低一端上方的箱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9,滤板8下方的箱体1空间为滤液室10,滤液室10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11,设备室4内设置有集气箱12、喷淋器13和杀菌器14,喷淋器13内从下到上间隔设置有两块隔板15,两块隔板15将喷淋器13的内部空间从下到上分隔为除酸室16、除碱室17和除臭室18,除酸室16内设置有第一填料层19,第
一填料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集中处置用环保型中转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竖板(2),所述竖板(2)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垃圾储存室(3)和设备室(4),垃圾储存室(3)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5),所述垃圾储存室(3)内的上部设置有除臭剂喷管(6),除臭剂喷管(6)上设置有多个除臭剂喷头(7),所述垃圾储存室(3)内的下部倾斜设置有滤板(8),滤板(8)较低一端上方的箱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滤板(8)下方的箱体(1)空间为滤液室(10),滤液室(10)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11),所述设备室(4)内设置有集气箱(12)、喷淋器(13)和杀菌器(14),所述喷淋器(13)内从下到上间隔设置有两块隔板(15),两块隔板(15)将喷淋器(13)的内部空间从下到上分隔为除酸室(16)、除碱室(17)和除臭室(18),所述除酸室(16)内设置有第一填料层(19),第一填料层(19)上方的除酸室(16)内设置有碱液喷管(20),碱液喷管(20)上设置有多个碱液喷头,所述除酸室(16)的底部设置有碱液排出管(21),所述除碱室(17)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层(22),第二填料层(22)上方的除碱室(17)内设置有酸液喷管(23),酸液喷管(23)上设置有酸液喷头,除碱室(17)的底部设置有酸液排出管(24),所述除臭室(18)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层(25),生物填料层(25)上方的除臭室(18)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会平,范绍宇,杨伟福,
申请(专利权)人:会泽金塬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