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29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座和转接器,所述插座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导体,转接器也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导体,插座的中心导体包括一尖端部和一圆柱形的主体部,所述尖端部和主体部之间还连接一段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呈锥台形,其直径大的一端与主体部相连,直径小的一端与尖端部相连。锥台形的接触部可以允许插座与转接器之间有较大的径向偏移角度,同时避免径向偏移时使转接器中心导体插孔产生较大应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增大中心导体直径的方式来增加连接器的强度和可靠性;同时中心导体直径增大后,使连接器互连界面处空气间隙区域的阻抗得以减小,提高了阻抗匹配,从而改善连接器的性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射频同轴连接器可以用于电路板对电路板、电路板对射频模块或射频模块对射频模块的互 连。在这些应用场合,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两个被连接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公差越来越大, 这样它们的制造就越容易,成本也越低。目前有几种电路板对电路板的互连技术允许板间的轴向与径向偏移最老的一种技术是基于标准的自插式的连接器,如SMB和MCX,具有与电路板互连的插头与插座,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这 些连接器的内导体与外导体都具有一种插针与插孔的交错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允许有限的 轴向偏移。由于内外导体的弹性的插孔所能承受的轴向与径向偏移量是非常小,这使得在同 一块电路板上安置的连接器不会超过三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类电路板互连技术使用 了一种叫转接器的中间连接器件,市场上主要的产品有画BX和SMP产品系列,转接器可以相 对于固定在电路板上的插座有微小的转动,从而允许一径向的偏移,该偏移等于Lsin(ot), 其中L为转接器的长度,a为转接器可转动的角度。如图2所示,SMP的最大电路板间距H的 轴向偏移量与径向偏移角度分别为±0.3毫米和±4°和而醒BX的轴向偏移量与径向偏移角度 分别为±0.70毫米和±4.5° 。当互连的两个电路板之间的径向偏移角度大于上述角度 (±4° )时,上述连接器就很难完成连接,或者在连接时转接器中心导体插孔会承受较大的 应力,从而导致变形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允许较大的径向偏移量,同时避免转接器中 心导体插孔产生较大应力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座 和转接器,所述插座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导体,转接器也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 导体,插座的中心导体包括一尖端部和一圆柱形的主体部,所述尖端部和主体部之间还连接 一段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呈锥台形,其直径大的一端与主体部相连,直径小的一端与尖端部 相连。优选地,所述插座中心导体主体部的直径A^.66-1.06mm ,接触部的长度C=l. 6-2. 6mm,接触部的锥台倾角3=0.5° -4°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中心导体主体部的直径A=0.86mm ,接触部的长度C=2. lmm,接触部 的锥台倾角0=2°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插座的中心导体通过其接触部与转接器的中心导体插孔形成接 触配合,锥台形的接触部可以允许插座与转接器之间有较大的径向偏移角度,同时避免转接 器中心导体插孔产生较大应力。本技术通过增大中心导体直径的方式来增加连接器的强度和可靠性,当插座与转接器 之间以较大的径向偏移角度进行连接时,插座的中心导体不易变形或被折断;同时中心导体直径增大后,使连接器互连界面处空气间隙处的高阻抗区域的阻抗值得以减小,提高了整个 连接系统的阻抗匹配,从而改善连接器的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自插式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一种带转接器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同轴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同轴连接器插座中心导体的外形图。图中1、插座11、插座外导体12、插座中心导体13、插座绝缘体121、主体部 122、接触部123、尖端部2、转接器21、转接器外导体22、转接器中心导体 23.转接器绝缘体3、空气间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座1和转接器2,插座l包括外导体ll、 中心导体12和绝缘体13。转接器2包括外导体21和中心导体插孔22,绝缘体23。当转接器 2插入插座1内时,转接器2的外导体插头21、中心导体插孔22分别与插座1的外导体ll、 中心导体12形成接触配合。如图4所示,其中插座的中心导体12包括圆柱形的主体部121、锥台形的接触部122和 一尖端部123,接触部122位于主体部121和尖端部123之间,接触部122直径大的一端与主 体部121相连,直径小的一端与尖端部123相连。优选的参数是插座中心导体主体部的直径A=0. 66-1.06mm ,接触部的长度C=l. 6-2. 6陽,接触部的锥台倾角P =0. 5° -4° 。更优的 参数是插座中心导体主体部的直径A:0.86mra ,接触部的长度C=2. lmin,接触部的锥台倾角 0=2° 。参见图3,当插座1与转接器2相接合时,插座中心导体12的接触部与转接器的中心导 体22插孔相接触配合,由于该接触部的表面为锥面,因此允许插座1与转接器2之间可以有 较大的径向偏移角度,同时避免转接器中心导体22产生较大应力。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加大了插座中心导体12的直径A,当插座外导体ll内孔直径B 为3.85mra时,转接器外导体21内孔直径为3. 2mm,当用实心的PTFE材料作绝缘体时,插座 的中心导体直径A为0. 56mm。当采用PTFE与空气作为混合绝缘体时,插座的中心导体直径A 增大到0.86mm。使其更加强壮,增加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也减小了连接器互连界面处空气间 隙3,使空气间隙区域的阻抗得以减小,提高了阻抗匹配,改善了连接器的性能。权利要求1.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座和转接器,所述插座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导体,转接器也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导体,插座的中心导体包括一尖端部和一圆柱形的主体部,其特征是所述尖端部和主体部之间还连接一段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呈锥台形,其直径大的一端与主体部相连,直径小的一端与尖端部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座中心导体主体部的直径A=0.66-1.06mm,接触部的长度C=l. 6_2. 6mm,接触部的锥台倾角P =0. 5° -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座中心导体主体部的直径 A=0.86mm ,接触部的长度02. 10 mm,接触部的锥台倾角0=2°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座和转接器,所述插座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导体,转接器也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导体,插座的中心导体包括一尖端部和一圆柱形的主体部,所述尖端部和主体部之间还连接一段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呈锥台形,其直径大的一端与主体部相连,直径小的一端与尖端部相连。锥台形的接触部可以允许插座与转接器之间有较大的径向偏移角度,同时避免径向偏移时使转接器中心导体插孔产生较大应力。本技术还通过增大中心导体直径的方式来增加连接器的强度和可靠性;同时中心导体直径增大后,使连接器互连界面处空气间隙区域的阻抗得以减小,提高了阻抗匹配,从而改善连接器的性能。文档编号H01R24/00GK201230091SQ20082015111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克劳德·博仕东, 斌 蒲, 谢光荣 申请人:上海雷迪埃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座和转接器,所述插座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导体,转接器也包括外导体、绝缘体和中心导体,插座的中心导体包括一尖端部和一圆柱形的主体部,其特征是:所述尖端部和主体部之间还连接一段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呈锥台形,其直径大的一端与主体部相连,直径小的一端与尖端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光荣蒲斌克劳德博仕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雷迪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