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铝型材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75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铝型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除尘,将铝型材放置输送带上进行输送,然后通过除尘箱内的若干道风幕对铝型材进行除尘,然后将铝型材取出再通过粘有酒精的海绵擦拭铝型材的表面;步骤二、除油脂,将经过除尘后的铝型材放置于温控箱内,所述温控箱箱内配置有脱脂溶液,通过脱脂溶液将铝型材浸泡1~3min,温控箱的温度为30~60℃;步骤三、碱洗,除油脂后的铝型材浸入氢氧化钠浓度为70~200g/L、温度40~70℃的碱液中,时间为1~2min,使得除去铝型材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物和脏污;步骤四、中和,将铝型材浸入浓度为100~200g/L的硝酸溶液中,在40~50℃的温度下浸泡30~60s,硝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制成具有更好防腐性能的铝型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制成具有更好防腐性能的铝型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腐铝型材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腐铝型材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铝型材生产大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0年 9月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可生产铝型材的国家和地区约95个,生产企业约2200余家,其中我国的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比重超过50%,位列第一。2010年我国铝型材产销量将超过 1000万t,其中建筑铝型材消费量可望突破600万t。金属材料的应用面临被腐蚀的问题,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发展中心分析,腐蚀损失占GDP的3%~5%,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000亿美元。按最低比例3%计算,我国在2010年的GDP为39.79万亿元,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耐腐性”是铝型材重要性能之一。一般来说,铝型材的基本腐蚀类型有点腐蚀、电偶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丝状腐蚀等。
[0003]其中,点腐蚀又称为孔腐蚀,是金属上产生针尖状、点状、孔状的一种极为局部的腐蚀形态。铝在大气、淡水以及中性水溶液中都会发生点腐蚀,严重的还可以导致穿孔,不过腐蚀孔最终可能停止发展,腐蚀量保持一个极限值。点腐蚀是阳极反应的一种独特形式,是一种自催化过程。
[0004]电偶腐蚀是铝的特征性腐蚀形态,铝的自然电位很负,当铝与其他金属接触时,铝总是处于阳极使其腐蚀加速。电偶腐蚀又称为双金属腐蚀,其腐蚀的严重程度是由两个金属电位序中的相对为位置决定的。
[0005]缝隙腐蚀是由于差异充气电池作用,导致缝隙内腐蚀加速,而缝隙外没有影响。缝隙腐蚀与合金类型关系不大,即使非常耐蚀的合金也会产生缝隙腐蚀。近年来对于缝隙腐蚀的机理有了更深入的研究,缝隙顶端酸性环境是腐蚀的原动力。
[0006]晶间腐蚀就是指纯铝不繁盛晶间腐蚀,晶间腐蚀的原因与热处理不当有关系,合金化元素或金属间化合物沿晶界沉淀析出,相对于晶粒是阳极构成腐蚀电池,引起晶间腐蚀加速。
[0007]丝状腐蚀是一种膜下腐蚀,呈蠕虫状在膜下发展。丝状腐蚀与合金成分、铝型材涂层前预处理和环境因素(湿度、温度、氯化物等)有关。
[0008]专利CN108149250A中,公开了一种光亮防腐的铝型材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光亮防腐液配制:按重量份配制氟化钠20

40份、氟化氢铵30

60份、高锰酸钾10

20份、铬酸钾40

50份、磷酸锌15

25份、硝酸钠8

18份、氯化镨5

12份、乙二胺四乙酸10

16份、苹果酸7

14份、十二烷基苯硫酸钠8

12份、硫酸镍6

13份、三乙醇胺15

25份、水500

900份;控制pH值3

4获得光亮防腐液;(2)第一次浸渍处理:将所述光亮防腐液加热至30

40℃,然后将铝型材浸渍其中2

4min;(3)第一次干燥:将第一次浸渍处理后的铝型材在温度在80

95℃下进行热风循环干燥40

50min;(4)第二次浸渍处理:在微波真空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浸渍,具体是抽真空至真空度为

0 .02MPa

0 .001MPa,再进行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100MHz230MHz ,将第一次干燥后的铝型材在第一次浸渍处理后的光亮防腐剂中微波处理
37s;(5)第二次洗涤及干燥:流动水洗涤至洗出液pH值为中性,然后在40

48℃烘干。该工艺虽然能够得到防腐蚀的铝型材,但是只是通过单一的氧化膜进行防腐蚀,长期使用后仍然还会出现腐蚀。
[0009]专利CN201610151436.X中,公开了一种铝型材表面防腐处理工艺,包括常规的脱脂、水洗、阳极氧化、喷涂、固化处理,所述阳极氧化之后、喷涂之前还进行表面化学处理;所述表面化学处理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制备化学处理液、将经过阳极氧化的铝型材工件依次放入丙酮、乙醇、去离子水中超声30min,然后用氮气吹干;放入化学处理液中65℃恒温水浴浸渍5

8min、烘干、得到具有保护层的铝型材工件;所述化学处理液的配方为:HF0.2

0.3g/L、氯化钠1

2g/L;接着在表面化学处理后的铝型材工件上喷涂防腐涂层,喷涂0.8min,喷淋压力为0.03Mpa,经过200℃热熔后,急速冷却,即制得防腐涂层。该专利技术处理后的铝型材在长期使用后仍然还会出现腐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腐铝型材制备方法,使得得到一种防腐性能更好的铝型材。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腐铝型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除尘,将铝型材放置输送带上进行输送,然后通过除尘箱内的若干道风幕对铝型材进行除尘,然后将铝型材取出再通过粘有酒精的海绵擦拭铝型材的表面;步骤二、除油脂,将经过除尘后的铝型材放置于温控箱内,所述温控箱箱内配置有脱脂溶液,通过脱脂溶液将铝型材浸泡1~3min,温控箱的温度为30~60℃;步骤三、碱洗,除油脂后的铝型材浸入氢氧化钠浓度为70~200g/L、温度40~70℃的碱液中,时间为1~2min,使得除去铝型材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物和脏污;步骤四、中和,将铝型材浸入浓度为100~200g/L的硝酸溶液中,在40~50℃的温度下浸泡30~60s,硝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步骤五、氧化,使用浓度为150~250g/L的硫酸溶液为电解液进行阳极氧化,使得在铝型材表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膜,温度20~30℃,电压10V,铝含量20~30g/L,氧化时间30~60min;步骤六、表面处理,将铝型材浸入到装有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30min,然后用氮气吹干,再放入化学处理液中浸泡后20~30min后再取出烘干,在浸泡过程中,铝型材的表面上形成保护层;步骤七、喷涂,在碱洗后的铝型材上喷涂防腐涂层,其喷淋压力为0.03Mpa,所述防腐涂层厚度为0.01~1mm,在完成防腐涂层喷涂后将铝型材静置30~50min。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酒精的浓度为500~600g/L。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的脱脂溶液中含有硫酸和乳化剂,所述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所述乳化剂占8~12g/L。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的化学处理液含有氟化钠、氢氟酸铵、高锰酸钾和氯化镨,其浓度分别为0.4~0.6g/L的氟化钠、0.8~1.2.g/L的氢氟酸铵、0.2~0.5g/L的高锰酸钾以及0.1~0.6g/L的氯化镨。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七中的防腐涂层是由30~50份的聚偏氟乙烯、10~50份的二甲基乙酰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铝型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除尘,将铝型材放置输送带上进行输送,然后通过除尘箱内的若干道风幕对铝型材进行除尘,然后将铝型材取出再通过粘有酒精的海绵擦拭铝型材的表面;步骤二、除油脂,将经过除尘后的铝型材放置于温控箱内,所述温控箱箱内配置有脱脂溶液,通过脱脂溶液将铝型材浸泡1~3min,温控箱的温度为30~60℃;步骤三、碱洗,除油脂后的铝型材浸入氢氧化钠浓度为70~200g/L、温度40~70℃的碱液中,时间为1~2min,使得除去铝型材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物和脏污;步骤四、中和,将铝型材浸入浓度为100~200g/L的硝酸溶液中,在40~50℃的温度下浸泡30~60s,硝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步骤五、氧化,使用浓度为150~250g/L的硫酸溶液为电解液进行阳极氧化,使得在铝型材表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膜,温度20~30℃,电压10V,铝含量20~30g/L,氧化时间30~60min;步骤六、表面处理,将铝型材浸入到装有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30min,然后用氮气吹干,再放入化学处理液中浸泡后20~30min后再取出烘干,在浸泡过程中,铝型材的表面上形成保护层;步骤七、喷涂,在碱洗后的铝型材上喷涂防腐涂层,其喷淋压力为0.03Mpa,所述防腐涂层厚度为0.01~1mm,在完成防腐涂层喷涂后将铝型材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健刘主民姚春明袁蓬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