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71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该侧封板包括侧封板主体、定位块和背板;所述侧封板主体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双辊的端部贴合,所述定位块连接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并且通过所述定位块将所述背板定位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能够对双辊的端部进行良好地密封,与铸辊形成闭合的区域,有效防止金属液从双辊的端部泄漏,实现稳定浇铸。定浇铸。定浇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

技术介绍

[0002]双辊薄带连铸(也称薄带铸轧)工艺是冶金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它的出现为钢铁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工艺原理是将钢液直接浇注在一对相互反向旋转的结晶辊与侧封板形成的熔池中,结晶辊内部通水冷却,使金属液在两辊之间凝固形成薄带。双辊薄带连铸具有流程短、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点,且薄带不需要再加热处理。薄带连铸过程可以将钢水直接铸轧成厚度为0.7

5mm的带钢,极大缩短热轧带钢的生产流程,是目前流程最短的热轧带钢生产技术。
[0003]薄带连铸过程是金属的亚快速凝固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两辊与侧封板之间所形成的熔池中的金属液具有一定的液位,两辊的端部通过侧封板进行密封,经常存在侧封板与辊端的贴合不好,密封性差,进而导致金属液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能够对双辊的端部进行良好地密封,与铸辊形成闭合的区域,有效防止金属液从双辊的端部泄漏,实现稳定浇铸。
[0005]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包括侧封板主体、定位块和背板;
[0007]所述侧封板主体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双辊的端部贴合,所述定位块连接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并且通过所述定位块将所述背板定位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
[0008]可选地,所述背板包括切口,所述定位块嵌入到所述切口中,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的截面为T形,所述第二部段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部段的方向逐渐变窄,所述切口包括与所述第一部段对应的第一切口段和与所述第二部段对应的第二切口段。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切口段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部段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边缘对应的第一突出边缘和与所述第二侧边缘对应的第二突出边缘,所述定位块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突出边缘压紧所述第一侧边缘,所述第二突出边缘压紧所述第二侧边缘,以使所述背板压靠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切口段为V形或倒梯形,所述第二部段嵌合在所述第二切口段中,以引导所述侧封板主体与所述背板之间的安装,所述第二切口段包括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所述第一突出边缘与所述第一台面对应,所述第二突出边缘与所述第二台面对应。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突出边缘的底部卡靠在所述第一台面上,所述第二突出边缘的底部卡靠在所述第二台面上,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台面和所述第二台面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背板的高度来确定所述侧封板主体相对于双辊端部的高度;和/或,通过所述第二部段进入到所述第二切口段的距离来确定所述侧封板主体相对于双辊端部的高度。
[0012]可选地,所述侧封板主体、所述定位块、所述背板和所述螺钉由相同材质的耐火材料制成。
[0013]可选地,所述侧封板主体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侧封板主体具有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变窄的形状,使得所述侧封板主体与双辊之间的间隙相对应以密封所述间隙。
[0014]可选地,所述背板的外形轮廓与所述侧封板主体的外形轮廓一致。
[0015]可选地,所述背板在驱动机构的沿双辊的轴向方向的驱动力作用下顶紧所述侧封板主体,以使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一侧面与双辊的端面紧密贴合。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7]本技术提供的侧封板,利用定位块将背板牢靠地定位在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使得背板不会在侧封板上窜动,尤其是在利用驱动机构顶紧背板时不会在驱动力的作用下移动,而是牢靠地顶紧在侧封板主体上,使得侧封板主体也能够牢靠地贴合在双辊的端面上,不会相对于端面移动,起到了良好地密封作用,而且侧封板主体除了由于辊子的旋转而与双辊的端面摩擦之外,不会由于其他的相对移动而产生额外的磨损,提高了侧封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根据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根据技术实施例的侧封板主体与定位块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1]图3为根据技术实施例的背板的立体图。
[0022]图4为根据技术实施例的侧封板与双辊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0023]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0024]10

侧封板主体;20

定位块;201

第一突出边缘;202

第二突出边缘;30

背板;310

切口;311

第一侧边缘;312

第二侧边缘;313

第一台面;314

第二台面;40

螺钉;50

双辊。
[0025]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薄带连铸技术是冶金及材料研究领域内的一项前沿技术,它的出现为钢铁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改变了传统冶金工业中薄型钢材的生产过程。传统的薄型钢材一般采用板坯连铸法,在生产中需要经过多道次热轧和反复冷轧等工序,能耗大、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产品成本高,转产困难。而采用薄带连铸技术,将连续铸造、轧制、甚至热处理等串为一体,使生产的薄带坯稍经冷轧就一次性形成工业成品。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设备投资也相应减少,产品成本显著降低,并且薄带质量不亚于传统工艺。此外,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的快速凝固效应,还可以生产出难以轧制的材料以及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
[0028]薄带连铸技术工艺方案因结晶器的不同而分为带式、辊式、辊带式等,其中研究最多、进展最快、最有发展前途的当属双辊薄带连铸技术。该技术在生产1mm至10mm厚的薄钢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封板主体、定位块和背板;所述侧封板主体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双辊的端部贴合,所述定位块连接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并且通过所述定位块将所述背板定位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切口,所述定位块嵌入到所述切口中,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的截面为T形,所述第二部段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部段的方向逐渐变窄,所述切口包括与所述第一部段对应的第一切口段和与所述第二部段对应的第二切口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口段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部段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边缘对应的第一突出边缘和与所述第二侧边缘对应的第二突出边缘,所述定位块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突出边缘压紧所述第一侧边缘,所述第二突出边缘压紧所述第二侧边缘,以使所述背板压靠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口段为V形或倒梯形,所述第二部段嵌合在所述第二切口段中,以引导所述侧封板主体与所述背板之间的安装,所述第二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李振垒康健赵海浩张元祥张晓明王黎筠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