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92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0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真空室、甩带坩埚、升降机、甩带三通管及连接板;真空室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甩带三通管的一端贯穿真空室的顶部,延伸至真空室的内腔,且甩带三通管通过连接板与升降机滑动连接,甩带三通管的底部固定有甩带坩埚;在真空室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且升降机的升降轴通过连接板与甩带三通管相连接,其中,甩带坩埚安装在甩带三通管的底部,即通过控制升降机,来调节甩带坩埚与设置在甩带坩埚正下侧的铜辊之间的距离,来提高甩带的成功率,并使甩出的条带更加均匀,便于后续实验的使用。便于后续实验的使用。便于后续实验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


[0001]本申请涉及实验室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

技术介绍

[0002]甩带机是一种可以用来制备非晶条带的仪器,在高真空和惰性气体(氩气)保护的条件下,将熔融状态的合金液喷射到高速运转的铜辊外圆表面,使其快速冷却得到条带产品,这一冷却过程极快,可以达到104K/s~106K/s数量级,受超急冷凝固的影响,合金熔液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有序排列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组成它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没有晶态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故称为非晶合金,显然,对非晶合金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其凝固的冷却速率,同时成带效果等还受到喷射动力、辊面上喷射距离、喷射开始、终止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喷射熔液时喷嘴距离铜辊表面越近越容易甩带成功,一般难以控制喷射高度和喷射时间,或者只靠熔液自重自然流出坩埚再与辊面接触被甩出,如此得到的条带产品不均匀、不连续,甚至无法用于后续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使甩带坩埚的位置更加可控,使甩带的喷射阶段可以在一个距离铜辊表面较近且稳定的位置进行,且喷射压力恒定,如此获得的条带均匀且连续。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包括真空室、甩带坩埚、升降机和甩带三通管;所述真空室适用于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甩带三通管设置在所述真空室的上方,下端穿过所述真空室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真空室的内腔中;所述甩带坩埚安装在所述甩带三通管的底端;所述升降机位于所述甩带三通管的旁侧,包括连接板与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纵向设置;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升降轴与所述甩带坩埚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甩带三通管铰接固定,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从所述甩带坩埚至所述升降轴方向的长圆孔,所述升降轴通过所述长圆孔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轴能够带动所述甩带坩埚在预设范围内移动。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甩带三通管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耳相匹配;所述甩带三通管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铜辊,所述铜辊固定在所述真空室的内腔,且所述铜辊设置在所述甩带坩埚的正下方;所述甩带三通管、所述甩带坩埚同轴设置。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磁流体及铜辊;所述电机设置所述真空室的外侧,所述电机与所述磁流体同水平设置,所述磁流体安装在所述真空室的侧壁,所述磁流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真空室的侧壁,所述真空室的内部,所述铜辊同轴安装在所述磁流体上,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真空室的外部,所述磁流体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动速率区间为6000r/min~6500r/min,相应的,所述铜辊
的表面线速度区间为70m/s~75m/s。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轴器由驱动轴、柔性连接块和从动轴组成;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呈牙状结构,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一端呈牙状结构,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磁流体的连接轴;所述柔性连接块设在所述从动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甩带感应线圈和输入电极;所述甩带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真空室的内腔,所述输入电极设置在所述真空室的侧壁上,所述甩带感应线圈与所述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甩带感应线圈套设于所述甩带坩埚。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空气阀和蓄能罐;所述蓄能罐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蓄能罐通过气管与所述空气阀相连通,所述蓄能罐用以储存高纯惰性气体;所述空气阀安装在所述甩带三通管的顶部,所述空气阀通过所述甩带三通管与所述甩带坩埚相连通。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吹铸装置,所述吹铸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室的顶部;所述吹铸装置包括吹铸三通管、吹铸吹气阀、吹铸坩埚、吹铸感应线圈、吹铸模具及模具机架;所述吹铸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至所述真空室的顶部,所述吹铸三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真空室的内腔;所述吹铸吹气阀设于所述真空室的外侧,且所述吹铸吹气阀与所述吹铸三通管相连通;所述吹铸坩埚固定至所述吹铸三通管的底部;所述吹铸感应线圈套设于所述吹铸坩埚,所述吹铸感应线圈与所述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吹铸模具放置在所述模机架的顶部,且所述吹铸模具的顶部开设的开口道与所述吹铸坩埚同轴设置。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仪用于检测所述吹铸感应线圈和所述甩带感应线圈的加热温度;所述红外测温仪设有两个,一个所述红外测温仪安装在所述甩带三通管的顶部,另一个所述红外测温仪安装在所述吹铸三通管的顶部;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分子泵组和机架;所述分子泵组的一端固定至所述机架的内腔底部,所述分子泵组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机架的外侧,所述分子泵组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室相连接,且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插板阀,所述插板阀用以保证所述真空室和所述分组泵组的密封性;所述机架的底部板面上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有四个,且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边角处。
[0014]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的有益效果:在真空室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且升降机的升降轴通过连接板与甩带三通管相连接,其中,甩带坩埚安装在甩带三通管的底部,即通过控制升降机,来调节甩带坩埚与设置在甩带坩埚正下侧的铜辊之间的距离,来提甩带的成功率,并使甩出的条带更加均匀,便于后续实验的使用。
[0015]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6]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17]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的主体结构的右视图;
[0019]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的主体结构左视剖视图;
[0020]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的联轴器剖视图;
[0021]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的主体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23]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室、甩带坩埚、升降机和甩带三通管;所述真空室适用于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甩带三通管设置在所述真空室的上方,下端穿过所述真空室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真空室的内腔中;所述甩带坩埚安装在所述甩带三通管的底端;所述升降机位于所述甩带三通管的旁侧,包括连接板与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纵向设置;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升降轴与所述甩带坩埚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甩带三通管铰接固定,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从所述甩带坩埚至所述升降轴方向的长圆孔,所述升降轴通过所述长圆孔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轴能够带动所述甩带坩埚在预设范围内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带三通管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耳相匹配;所述甩带三通管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辊,所述铜辊固定在所述真空室的内腔,且所述铜辊设置在所述甩带坩埚的正下方;所述甩带三通管、所述甩带坩埚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磁流体及铜辊;所述电机设置所述真空室的外侧,所述电机与所述磁流体同水平设置,所述磁流体安装在所述真空室的侧壁,所述磁流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真空室的侧壁,所述真空室的内部,所述铜辊同轴安装在所述磁流体上,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真空室的外部,所述磁流体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动速率区间为6000r/min~6500r/min,相应的,所述铜辊的表面线速度区间为70m/s~75m/s。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坩埚位置控制的高速单辊甩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由驱动轴、柔性连接块和从动轴组成;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呈牙状结构,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一端呈牙状结构,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磁流体的连接轴;所述柔性连接块设在所述从动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磊刘默然曹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物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