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64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可以为语言信号传输提供信号切换的控制,包括:第一遮蔽体,设有一对接面,其上设有插口,在该对接面的下端设有下表面,相对于该对接面为后表面,相对该下表面为接合面,在对接面的左侧连接下表面与接合面的为左侧面;若干端子,包含设有扣接端与延伸端的接地端子,以及至少两对讯号端子;第二遮蔽体,设有一底面,相对该底面为接合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体上设有键槽、盲孔和两竖直槽,而该第二遮蔽体上对应设有凸勾、凸榫和竖直凸杆。(*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语言信号切换的电连接器。随着计算机行业及电子电气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讯传输涉及到信号切换,从而产生了许多切换信号的电连接器装置,如美国专利第5,075,518号,其采用一个包括有三个接片的切换室的电连接器进行信号切换。再如日本实开平5-90863号,采用一个遮蔽壳体内装有五个接片的电连接器进行信号切换。前者的外形及内部结构都较为复杂,加工很不方便,而且只能作一个信号切换。而后者虽然解决了前者进行一个信号切换的不足,但是其接片延伸出遮蔽壳体外面时与底板焊接极不方便,而且其内部结构设计考虑不全,各组件的稳固性也不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与底板焊接而且具有良好稳固性与接触性能的语音信号切换的电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第一遮蔽体、若干端子以及第二遮蔽体,其中若干端子包含一接地端子及至少两对讯号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二遮蔽体相对第一遮蔽体所设的键槽、盲孔和两个竖直槽分别设有凸勾、凸榫和两个竖直凸杆,使第一、二遮蔽体之间无论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都得到良好的固定,尤其是在第一遮蔽体的底表面所设的缺口,使各端子的延伸端被弯折成与底表面共面的“L”形,以便于与底板焊接。该电连接器的结构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而且构造简单、制造方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便于与底板焊接,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固性与接触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遮蔽体的平面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遮蔽体的立体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遮蔽体与讯号端子及接地端子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遮蔽体与讯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请参考图1、图2及图3,本技术主要包括第一遮蔽体1、若干端子2及第二遮蔽体3,其中第一遮蔽体1为一体成形结构,设有一对接面110,在对接面110的下端还设有一底表面120,相对该对接面110为后表面130,相对底表面120则为接合面140。在对接面110的左侧连接底表面120与接合面140的为左侧面150。其中对接面110上设有一插口111,以插入插头(未图示),在第一遮蔽体1的内部为与该插口111相通的一空腔146,而该空腔146使对接的插头与各讯号端子相互配合而完成各信号之间的切换。在对接面110上靠近插口111与接合面140处还设有一键槽112,以与第二遮蔽体3上所设的凸勾312配合(后面详述)。其中第一遮蔽体1的接合面140上与插口111轴向方向相同的两侧开设有讯号端子槽141、142、143、144(后面详述),分别供讯号端子210、220、230、240插入。其中该讯号端子槽141、142、143、144分别供讯号端子210、220、230、240的延伸端211、221、231、241的插入处均为通槽1411、1422、1433、1444,使该延伸端211、221、231、241能够穿出第一遮蔽体1。而在第一遮蔽体1的底表面120上相对各通槽1411、1422、1433、1444处还分别设有一缺口121、122、123、124,使延伸端211、221、231、241穿出第一遮蔽体1后能弯折成“L”形,并与底表面120共面(请参考图4、图5),从而便于各延伸端与底板间的焊接(未图示)。第一遮蔽体1的底表面120上还设有一凸台125,其可使该电连接器定位于底板上。在第一遮蔽体1的接合面140上靠近插口111的一侧设有一斜面145,以便于接地端子250的扣接端251插入(请参考图6),而靠近斜面145处还设有一盲孔147,用来与第二遮蔽体3上的凸榫311配合(后面详述)。在第一遮蔽体1的左侧面150上设有一燕尾槽151,其内侧还设有一凹槽152,以供接地端子250(后面详述)的延伸端251插入,并提供接地端子250上弹片253的抵靠,该燕尾槽151的一端设于底表面120上,以使延伸端251伸出该端时被折弯成“L”形并与底表面120共面,以便于与底板焊接(未图示)。另外,在该第一遮蔽体1的后表面130上还设有两竖直槽133。端子2包含一接地端子250以及两对讯号端子210与220、230与240。其中接地端子250设有一扣接端251与一延伸端252,可分别与插头相接触及与底板相接地。另外,在扣接端251与延伸端252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弹片253,其可以抵靠在第一遮蔽体1的凹槽152中,以固定接地端子250,从而使插头能够接地而讯号端子对(210与220、230与240)分为弹性端子210、230与固定端子220、240,且均设有搭接端212、232、222、242与延伸端211、231、221、241,其中弹性端子210、230的搭接端212、232分别与固定端子220、240的搭接端222、242相搭接,同时固定端子220、240的搭接端222、242还设有一凸出块223、243,其使固定端子220、240与弹性端子210、230之间的搭接更为容易。第二遮蔽体3设有一底面310,相对底面310为一接合面320,该接合面320与第一遮蔽体1的接合面140可相互配合,其中第二遮蔽体3的接合面310上相对第一遮蔽体1的对接面140上的盲孔147设有凸榫311,该凸榫311与盲孔147之间为干涉配合,而在第二遮蔽体3的接合面310上相对第一遮蔽体1的后表面130的两竖直槽133设有两凸杆313,这两个凸杆313与两个竖直槽133之间也可以相互配接,从而使第一、二遮蔽体1、3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得到良好的固定。在第二遮蔽体3的接合面310上相对第一遮蔽体1的接合面140上的键槽112还设有一凸勾312,该凸勾312与键槽112之间能够相互配合,而使第一、二遮蔽体1、3之间在水平方向上也得到良好的固定。在第二遮蔽体3的接合面310相对第一遮蔽体1的插口111轴向方向的两侧设有两个凸棱316、317,当第一、二遮蔽体1、3配合后,这两个凸棱316、317可引导从插口111插入的插头准确前进,在此过程中,首先与接地端子250上的扣接端252相搭接,进而使弹性端子210、230分别与固定端子220、240相断开,从而达到信号的切换。当拔出插头后,由于弹性端子210、220的弹力作用又使它们分别与固定端子220、240搭接。另外,在第二遮蔽体3的底面320上还设有两通孔321,其可使工具通过而将第二遮蔽体3的凸杆313从竖直槽133中顶出,从而达到拆卸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可以为语言信号传输提供信号切换的控制,包括第一遮蔽体,设有一对接面,其上设有插口,在该对接面的下端设有下表面,相对于该对接面为后表面,相对该下表面为接合面,在对接面的左侧连接下表面与接合面的为左侧面若干端子,包含设有扣接端与延伸端的接地端子,以及至少两对讯号端子;第二遮蔽体,设有一底面,相对该底面为接合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体上设有键槽、盲孔和两竖直槽,而该第二遮蔽体上对应设有凸勾、凸榫和竖直凸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该讯号端子分为弹性端子与固定端子,且均设有搭接端与延伸端。3.如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熴灿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