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63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构造,其特征是:它设有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包括相对的两侧面和紧邻两侧面的前表面及上表面,并且在各表面间设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另外在相对的两侧面设有滑槽,滑槽远离前表面处又设有卡扣体,并且在上表面设有一收容槽,而若干个导电端子则收容在端子收容槽中,它包括接触部、干涉部和焊接部,在绝缘壳体的两侧表面包覆有第一遮蔽体,在第一遮蔽体上相对于绝缘壳体的滑槽上设有止退弹片,第二遮蔽体在相对于绝缘壳体上表面的收容槽对应设有相对于绝缘壳体的接地弹片。(*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构造,尤指一种绝缘壳体与遮蔽构件组装稳固并且不易发生变形、翘曲,还具有良好接地效果的电连接器构造。由于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需要更高效率的电子讯号传输,并且采用了更多不同功能的电子元件。但是各种电子元件间的稳定性及其产生的电子干扰严重影响了电子讯号的传输,因而消费者对电连接器的各种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来保障它讯号传输的稳定,特别是要求电连接器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固性与抗外界干扰性。相关于本技术的设计如中国台湾专利第85216816、85212192号等文献。现有的连接器虽然具有用于防止杂讯干扰的遮蔽构件,然而这些遮蔽构件与绝缘壳体的结合稳固性并不理想,使用时常发生两构件的松脱,从而影响遮蔽效果。另外,这些遮蔽构件的结构形态较复杂,相对制造要求较高而不容易制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与用于遮蔽的第一遮蔽体与第二遮蔽体之间在各个方向的结合稳固,能确保相互间的接合性,同时也具有良好接地性能,而且不仅加工方便,并且容易安装组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第一遮蔽体、第二遮蔽体及若干个端子。其中在绝缘壳体两侧面设有两卡扣体,而第二遮蔽体上相对于该两卡扣体设有两扣孔,侧面上紧邻卡扣体靠近下端则设有滑槽,紧邻滑槽的一末端设有另一卡扣体,该第一遮蔽体相对于绝缘壳体的滑槽上设有止退弹片。绝缘壳体沿滑槽末端表面设有两扣孔,另外第二遮蔽体上设有固接体,而第一遮蔽体上设有扣持片和结合孔,可以当第一遮蔽体套入绝缘壳体时,使扣持片卡扣在绝缘壳体扣孔内,同时使第二遮蔽体上的固接体扣合在第一遮蔽体上的结合孔中,从而将三者在左右方位接合,配合前述第一遮蔽体与第二遮蔽体的止退弹片与绝缘壳体的卡扣体和滑槽前后方位的接合,可达到稳固的结合效果。另外,在绝缘壳体上表面开设有一收容槽,而相对于此收容槽在第二遮蔽体上设有一接地垂片。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电连接器电子干扰严重的现象,而且解决了它的第一遮蔽体在应用上极易外翻,进而导致它的结构不稳定,造成功能不良的缺点。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遮蔽体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遮蔽构件的接地弹片设置在绝缘壳体收容槽内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遮蔽体与第二遮蔽体的立体组装图。请参照图3、图4,本技术包括绝缘壳体1、第一遮蔽体2、第二遮蔽体3及若干个端子4。其中绝缘壳体1是一体射出成型,为了与第一遮蔽体2、第二遮蔽体3紧密嵌合,在该绝缘壳体1两侧面100、101的上部分别对称设有卡扣体11和12,在它两侧面靠近下端部分别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13和14,在条形滑槽13和14远离前表面102而靠近末端位置处,又各设一卡扣体15和16。沿着滑槽13、14,开设有两贯穿前表面102的对称扣孔17和18。以上这些结构都是为了便于与第一遮蔽体2、第二遮蔽体3的紧密配合,从而保证电连接器的结构稳定,同时,在它上表面103上开设一收容槽19,在收容槽19内略低于上表面103的位置上设有一阶梯凸块191,另外在绝缘壳体1内设有一些容纳端子4的端子收槽104。端子4则包括接触部40、干涉部41和焊接部42三部分。再请参阅图3、图4,包容绝缘壳体1的第一遮蔽体2是一体冲压成型,它在两侧面200、201靠近上部有两组对称的结合孔20、21和23及24,在它侧面200、201两侧靠近下端部分相对于绝缘壳体的卡扣体15、16处分别设置有两止退弹片25、26,该止退弹片25、26为切口成形,且向内弯曲成一变形“Z”字状;在第一遮蔽体2两侧面200、201的末端处相对于扣孔17、18处,分别冲切有两扣持片27、28,该两扣持片27、28向内弯曲成一变形Z字形。第一遮蔽体2的扣持片27、28沿着绝缘壳体1上的滑槽13、14滑动,最后嵌入扣孔17、18,同时止退弹片25、26反抵住卡扣体15、16,而与其抵止扣合定位,从而使绝缘壳体稳定地包容在第一遮蔽体2中。另外在第一遮蔽体2上一体成型有一缩颈部29,该缩颈部29可提供对接的对接口291和一凹陷部292,可以在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时提供一接地回路,从而消除电子干扰。再请参阅图3、图4、图5所示,第二遮蔽体3是一体冲压成型,在它侧面300上设有两固接体30、31和一固接孔32,它侧面301上也设有与侧面300相对应的两固接体33、34和一固接孔35;在它表面302向内弯折有一接地垂片36,该接地垂片36弯曲成一定形状,它包括一转折部361,转折后继续延伸一凹陷部362,也就是维持接合弹力的所在,然后沿凹陷部362尾端弯折成一支撑部363,该支撑部363在装配过程中起支撑预压装置的作用,并且该接地垂片36能够较好地与插头(未图示)接触,这样不仅能保持插接过程中它所须的接合弹力的相等,而且通过接地垂片36与插头接触接地,能达到消除电子干扰的作用。另外,第二遮蔽体3的固接体30、31、33、34可分别与第一遮蔽体2的接合孔20、21、23、24扣合,且固接孔32、35也可分别与绝缘壳体1上的上扣体11、12相扣合,从而使第二遮蔽体3与第一遮蔽体2及绝缘壳体1形成一紧密连接、结构稳定的组合体。如图1和图7所示,本技术的组合是依靠第一遮蔽体2上的扣持片27、28沿着滑槽滑行,进而嵌入绝缘壳体1上的扣孔17、18,与此同时,第一遮蔽体2上的止退弹片25、26也抵止住绝缘壳体1的卡扣体15、16;然后再将第二遮蔽体3从上方垂直嵌入绝缘壳体1与第一遮蔽体2的组合体中,第二遮蔽体3和第一遮蔽体2之间,则依靠第二遮蔽体3的固接体30、31、33、34分别与第一遮蔽体2上的结合孔20、21、23、24相扣合,同时第二遮蔽体3上的扣孔32、35分别与绝缘壳体1上的11、12相扣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通过第一遮蔽体2上的扣持片27、28和止退弹片25、26的嵌扣与倒刺作用,可以限制第一遮蔽体2向外扩张的可能性,从而消除了由于第一遮蔽体2的向外扩张变形而造成的接脚(未图示)位置偏移所导致的对它功能的不良影响。绝缘壳体1、第一遮蔽体2及第二遮蔽体3三者的相互配合后,无论上下或者前后左右都得到了很好的固定,它的稳定性的增进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第二遮蔽体3上的接地垂片36还可通过插头与地相接,消除外界电子干扰,产生屏蔽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具有稳固作用和良好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构造,其特征是它设有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包括相对的两侧面和紧邻两侧面的前表面及上表面,并且在各表面间设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另外在相对的两侧面设有滑槽,滑槽远离前表面处又设有卡扣体,并且在上表面设有一收容槽,而若干个导电端子则收容在端子收容槽中,它包括接触部、干涉部和焊接部,在绝缘壳体的两侧表面包覆有第一遮蔽体,在第一遮蔽体上相对于绝缘壳体的滑槽上设有止退弹片,第二遮蔽体在相对于绝缘壳体上表面的收容槽对应设有相对于绝缘壳体的接地弹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构造,其特征是在绝缘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嵩荣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