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40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装置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块,该绝缘本体内依次设置成层叠状的通信网络电连接器插口,两个通用性总线电连接器插口;端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若干收容于通信网络电连接器插口的导电端子及两组收容于通用性总线电连接器插口的通用性总线电连接器导电端子,以及一具有接地构造的转接连接器。其中,电路板一面包括一滤波模块,电路板另一面包括一防雷集成电路,电路板设置有若干通孔用于连接滤波模块与防雷集成电路。该通孔占据空间较小,当雷击发生时,增大电流可以流经的面积,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并减少与其他电子元件的高频干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具有防雷功能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网络通信设备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信号传输,现有用于信号传输的通信网络电连接器(RJ45)与通用型总线电连接器(USB)由于组接在体积较大的主机板上,因此较传统的电连接器具有较大空间,可组接较多的电子元件,如过滤电连接器信号中杂讯的滤波元件等。中国专利第99113941.0号,及中国专利第99227610.1号均揭示了上述的电连接器,但是所揭示的模块电连接器尚不具备防雷功能。网络通信设备采用的电连接器如果没有采用防雷措施,用户在雷雨季节采用通信设备进行网络通信时,很容易由于雷击而造成终端机的损坏,从而影响通信。目前通信设备多是通过安装独立的防雷器等来预防雷击,然而独立的防雷器所占用空间较大,不符合电子元件日益模块化及体积缩小的发展趋势。如果将防雷集成电路直接应用于目前的模块电连接器上,将防雷集成电路与其他滤波电子元件设置在电路板的同一面上,必然会降低防雷集成电路的防雷效果,且容易与电路板上的电容等其它电子元件产生高频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良好的防雷效果并减少与电路板上其他电子元件的高频干扰。本技术的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绝缘本体与装置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块,该绝缘本体内依次设置成层叠状的第一插口、第二插口及第三插口;端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若干分别对应收容于第一插口、第二插口及第三插口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三导电端子,以及一具有接地构造的转接连接器。该电路板一面焊接一滤波模块,电路板另一面焊接一具有防雷功能的防雷集成电路,电路板上设置若干通孔用于连接滤波模块与防雷集成电路。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内部电路板设置防雷集成电路,使电连接器具有防雷功能,且通过在电路板设置通孔,使防雷集成电路与电路板滤波模块电性连接,当雷击发生时,增大电流可以流经的面积,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并减少与其他电子元件的高频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组装后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电路板的正面视图。图4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反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其包括绝缘本体2、装置于绝缘本体2的端子模块4及遮蔽装置6。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组装后的立体图。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2,该绝缘本体2的顶部设置一对接插口21。对接插口21下方依次设置成层叠状的一RJ45插口23,两个USB插口25。端子模块4包括一电路板41,两个收容于绝缘本体2顶部的对接插口21的发光装置43,用于指示电连接器的工作状态,若干收容于RJ45插口23的呈弯折状的RJ45导电端子45,两组分别收容于两个USB插口25的USB端子47以及一转接连接器49。每个RJ45导电端子45均有略为凸伸于RJ45插口以与对接RJ45插头(未标示)导通的对接端451,以及延伸至电路板的接合端453,此接合端453焊固在电路板41上。若干USB端子47大致成直角状,一端与USB插头(未标示)对接,另一端由靠向主机板的一侧突出,电性接合在主机板(未标示)上。转接连接器49抵靠在电路板41的底缘一侧,为一长方体,其内部设有导电端子491,其一端由转接连接器49一侧突出而电性接合在电路板41上,同时导电端子491的另一端则由靠向主机板的一侧凸出,以电性接合在主机板上,进而与主机板上的接地线路相导通,排除杂讯电流。遮蔽装置6为两件式构造,可将绝缘本体2及收容与其内的端子模块4除了靠近主机板外的侧面完全包覆,其包括第一遮蔽体61及第二遮蔽体62,第一遮蔽体61及第二遮蔽体62上相互对应设置有组接装置(未标示),使两者可以紧密固持在一起,以确保良好的遮蔽效果。电路板41设置在远离RJ45插口23及USB插口25的一侧,图3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电路板41的正面视图。电路板41的正面通常焊接数个可提供滤波等电子功能的电子元件。在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电路板41的正面设置滤波模块411,其包括四组由两个线圈构成的滤波子模块4111,4112,4113及4114,用于阻抗匹配以及抑制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在电路板41上滤波模块411的下方设置若干个端子固持孔(未标示),用于接合转接连接器49的导电端子491,电路板41的上方设置如电容及电阻等外围电子元件(未标示)。图4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电路板41的反面视图。该电路板41反面设置对应RJ45的导电端子45的若干焊接垫片413,以供导电端子45的接合端453焊固在电路板41上。同时,这些焊接垫片411上方布置具有防雷功能的防雷集成电路模块415,该防雷集成电路模块415包括四个防雷集成电路子模块4151,4152,4153及4154。防雷集成电路模块415与焊接垫片413电性相连,从而保证电连接器具有防雷功能。请参阅图3与图4,电路板41上靠近防雷集成电路模块415,远离电路板41正面所设置的外围电子元件两侧的空余位置,各设置两个通孔,分别为通孔4171,4172,4173及4174。通过该四个通孔,可以将电路板41正面的滤波电子元件与电路板41反面的防雷集成电路模块415电性连接起来。通孔所占得空间较小,从而降低与电路板41正面上设置的外围电子元件(未标示)产生高频效应。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路板41正面设置的滤波子模块4111中线圈的两根焊线穿过邻近的通孔4171与电路板41反面的一组防雷集成电路子模块4151电性连接,同样地,其他三个滤波子模块41112,4113及4114中线圈的焊线穿过邻近的通孔4172,4173及4174与电路板41反面相对应的防雷集成电路子模块4152,4153及4154电性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装置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块,该绝缘本体内依次设置成层叠状的第一插口、第二插口及第三插口;端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若干分别对应收容于第一插口、第二插口及第三插口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三导电端子,以及一具有接地构造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一面焊接一滤波模块,电路板另一面焊接一具有防雷功能的防雷集成电路,电路板上设置若干通孔用于连接滤波模块与防雷集成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滤波模块由若干滤波子模块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滤波子模块由两个线圈构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滤波子模块中线圈的焊线穿过通孔与防雷集成电路电性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装置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块,该绝缘本体内依次设置成层叠状的通信网络电连接器插口,两个通用性总线电连接器插口;端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若干收容于通信网络电连接器插口的导电端子及两组收容于通用性总线电连接器插口的通用性总线电连接器导电端子,以及一具有接地构造的转接连接器。其中,电路板一面包括一滤波模块,电路板另一面包括一防雷集成电路,电路板设置有若干通孔用于连接滤波模块与防雷集成电路。该通孔占据空间较小,当雷击发生时,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装置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块,该绝缘本体内依次设置成层叠状的第一插口、第二插口及第三插口;端子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若干分别对应收容于第一插口、第二插口及第三插口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三导电端子,以及一具有接地构造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一面焊接一滤波模块,电路板另一面焊接一具有防雷功能的防雷集成电路,电路板上设置若干通孔用于连接滤波模块与防雷集成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