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76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波连接器,包括外壳(1),在外壳(1)内装有数根插针(2),该插针(2)先后穿过外壳(1)内的装饰盖(3)和塑料芯(4),在外壳(1)内的塑料芯(4)后方装有瓷介电容(5),与外壳内插针(2)相连接的导线(6)穿过瓷介电容(5)后伸出外壳(1)外,在瓷介电容(5)与外壳(1)之间灌注有填充料(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彻底解决了小型电连接器的电磁泄漏问题,满足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的优点。它适用于各类无线电设备和电子仪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滤波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J30J系列连接器为微型矩形连接器,在小形化、低电流和有重量限制的系统中使用广泛。J30J系列连接器和标准D型连接器在电磁干扰上是一样的,都会将干扰信号从每根引脚辐射和传导出来,造成电磁兼容性的失败(如图1所示),超标的频率段根据系统的不同有所不一致,一般在3~100MHz。一般用滤波方法解决J30J系列连接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滤波就是引出端裸露在机箱外部之前将干扰信号旁路到地。具体的方法就是在机箱上加馈通滤波器,馈通滤波器滤除了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就不会通过J30J系列连接器辐射到设备外,从而达到电磁兼容性的目的(如图2所示)。图中的J30J系列连接器每一引线加一个馈通滤波器,滤波器的容量要求在0.01μF以上,一个连接器需要多个的馈通滤波器,而一个系统中也许不只一个J30J系列连接器,这样就需要较多的馈通滤波器组成阵列,就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这种情况下不容易保证电磁屏蔽需要的电连续性,容易造成电磁兼容不合格。另外,引线的多次焊接,增加了数据线的不可靠性,数据传输时容易出现故障,造成数据丢失,使设备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波连接器,包括外壳(1),在外壳(1)内装有数根插针(2),该插针(2)先后穿过外壳(1)内的装饰盖(3)和塑料芯(4),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内的塑料芯(4)后方装有瓷介电容(5),与外壳内插针(2)相连接的导线(6)穿过瓷介电容(5)后伸出外壳(1)外,在瓷介电容(5)与外壳(1)之间灌注有填充料(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雨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欣神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