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07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组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包括磁性模组、固定于磁性模组上的若干导体及电源模组,该电子组件还设有安装于磁性模组,并与所述若干导体中的某些电性连接,提供过电保护的过电保护装置,从而在电压过高或者短路的时候起到保护作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高频模组连接器。
技术介绍
所有的电子应用都需要数据连接和电源的支持。网络设备通过不同的线路来传递信号与接收电源。例如,个人电脑可以通过第5类以太线缆来传输以太网络信号,也可以通过以太端口将电源传到外部设备。标准的第5类以太线缆有4对双绞线,但是在10兆标准和100兆标准里面只用到了其中的2对,因此,如果通过没有被使用的双绞线来将电源传到终端设备在电源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是可行的。通过以太网来传递电源是一种技术的革命,那样允许不同类型的设备在接收电源的时候只需使用标准的第5以太线缆,而不需要修改现存的以太网络微结构。具有集成磁性模组的堆栈式RJ45型模组插座经常被用作网络设备上的以太插座。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看属于Hyland等人的美国第6,641,440号专利。该专利揭示了设有电源模组的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个安装有第一、第二端子组的电子组件,一个第三集成电路板其包括信号调节装置,一个内部电路板,第一、第二磁性模组和一个电源模组。第一、第二磁性模组与第一、第二端子有着电性连接,内部电路板和第三集成电路板通过若干插脚插入而与第一、第二磁性模组相连接。电源模组与第一、第二磁性模组有着电性连接,内部电路板和第三集成电路板通过若干导线连接到电源模组中。但是这种设计的缺陷在于平时所使用的电源并不是很稳定的,当电压突然变高或者短路时,就有可能将连接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组连接器,可以防止电压突然变高或短路时损坏该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该模组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包括磁性模组及与磁性模组电性连接的若干导体,该电子组件还设有安装于磁性模组上,并与所述若干导体中的某些电性连接的,为电源模组提供过电保护的过电保护装置。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模组连接器新增加了一个过电保护装置,当出现过高电压和线路短路的情况的时候,该过电保护装置能够为模组连接器提供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模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模组连接器的爆炸图。图3是图1所示模组连接器的另一个爆炸图。图4是图2中所示模组连接器的绝缘本体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绝缘本体部分另外一个视角的透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绝缘本体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7是模组连接器中的电子组件部分的爆炸图,电子组件部分包括若干集成磁性模组,第一、第二端子组和顶端集成电路板。图8是电子组件另外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9是集成磁性模组的爆炸图,这其中的接地平板是与集成磁性模组的第一磁性模组相连接的。图10是类似于图9关于集成磁性模组的另外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11是电子组件的局部视图,电子组件中的零件是装配在模组连接器的一对端口上。图12是沿图1中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3,本技术模组连接器100用于安装在一个主电路板(未标示)上,其设有多端口RJ45型模组插座,从而可以进行高速的信号传输。模组连接器100包括长方形的绝缘本体1、用来保护绝缘本体1的金属护罩2和设置在绝缘本体1里面的电子组件3。此外,该模组连接器100还包括用来保护电路的电路软板4(如图2和3所示)。电路软板4的上面有若干规则排布的干净通孔40,在其前排的边上是电镀过的通孔41,电路软板4覆盖在金属护罩2底部平面上用来保护主电路板。如图4-6所示,绝缘本体1设有顶壁11,底壁12和向后延伸超出了顶壁和底壁11、12的一对侧壁13。绝缘本体1前面设有上、下两排插座孔10、10′,绝缘本体1后面设有若干收容槽14,其通过上面和下面的沟槽15、15′分别与相应的插座孔10、10′相通。两对应的插座孔10、10′之间设有中间壁16。每个插座孔10和对应的收容槽14之间设有隔板17,相邻的收容槽14之间设有垂直平板18,每个垂直平板18的下部设有上下排列的导引通道181、181′,其分别延伸到绝缘本体1上的插座孔10、10′中。此外绝缘本体1设有上下排列着的一对定位槽19、19′,其从每个插座接收孔10、10′的边侧延伸出去与垂直平板18上相应的导引通道181、181′相通。每对定位槽19、19′在绝缘本体1上呈上下竖直分布。此外,绝缘本体1还设有一对从侧壁13相对的下边延伸出来的呈对称排列的定位柱131用来将模组连接器100连接到主电路板上。如图7-12所示,电子组件3包括若干集成磁性模组5,第一端子组34、第二端子组35分别对应焊在第一电路板31、第二电路板32上,顶部的集成电路板上面有一个第三电路板33。第一、第二和第三电路板31、32、33都是片状结构,上面刻了若干导电线路,形成若干电路板单元,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磁性模组5。第一端子组34和第二端子组35在排列结构上是很相似的。相应地设有第一端子34′、第一边导线34″和第二端子35′、第二边导线35″,边导线34″、35″都呈齿状。第一端子34′设有第一焊接脚341用以焊接到第一电路板31上、第二端子35′设有第二焊接脚351,用以焊接到第二电路板32上,第一接触部分342和第二接触部分352都成一倾斜角,分别处于第一电路板31的下表面的下方和第二电路板32的上表面的上方。用来焊接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5′的焊接垫和导电线路被设计成能够消除第一端子34′、第二端子35′自身的内部干扰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干扰。第一电路板31设有第一电镀过的通孔311、第一干净的通孔321和第一长方形干净的孔313,第二电路板32设有第二电镀过的通孔312、第二干净的通孔322和第二长方形干净的孔323。这里面的“电镀过的”表示在通孔的内壁上镀有导电材料,并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电性连接,同样这里面的“干净的”是表示没有在孔的内壁上面镀有导电材料。此外,两电路板31、32都在电镀过的孔和未电镀过的通孔311、321、312、322之间的拐角附近安装有瞬时电压干扰抑制装置36,用来保护第一、第二高速端子。顶部集成电路板中的第三电路板33上面有若干影响信号状态的元件(未标示),如面对面均匀分布的电容器和电阻,用来调节和终止信号,这些元件也被插座孔10、10′所共享。此外,在第三电路板33上的前面区域对称分布着第三镀金通孔331、在后面区域有一电镀接地通孔332。从图9和图10再联系到图11,每个集成磁性模组5设有背靠背定位的第一磁性模组51和第二磁性模组52,一个安装在第一磁性模组51和第二磁性模组52之间的接地平面53,一对分别焊接在第一磁性模组51和第二磁性模组52上的过电保护装置54。两个磁性模组51、52在结构上是很相似的,都有空壳体511、521,空壳体511、521的上面和下面有信号插脚512、522、512′、522′,分别嵌入空壳体511、521上部和下部的前面部分,若干磁性线圈(未标示)与空壳体511、521前面的相应部分连为一个整体,并与水平部分的上面和下面的信号插脚512、522、512′、522′相连接,电源插脚513、513′、523、523′分别安装在空壳体511、521后部的上面和下面的部分,若干电源线圈(未标示)与空壳体511、521后面相应的部分连接成一整体,并连接着水平部分上面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组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进一步包括磁性模组及固定于磁性模组上的若干导体,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组件还设有安装于磁性模组上,并与所述若干导体的某些电性连接的过电保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尔斯S布里契兹伦纳德艾斯丕舍得詹姆士H海伦德凯文E沃克迈克尔耶孟斯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