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连结端子及防瞬间断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14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池连结端子及防瞬间断电结构,由一顶针、一弹簧、一套筒以及一后塞所组成,其中该顶针底部向外扩出,且底部设有一道凹槽,供弹簧嵌设,该顶针由套筒的底部置入,该后塞内部设有一凹槽,再将后塞结合于套筒的底部;藉三件式组成的连结端子,不论在制作或在电镀表面处理时,均可达相当高的精确度,而且增加导电稳定性,不致造成瞬间断电。(*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具有导电稳定性,不致造成瞬间断电的电池连结端子结构,尤适于应用在行动电话、MP3、PDA、数字摄录相机、随身便携式电子装置或类似结构的电池室。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发达,现代人身上的基本配备有行动电话、PDA或数字相机等,而该些电子产品均是需要电池的电力,才能加以运作,一般常见的电池室内的连结端子,如图1所示,由一顶针A、一弹簧B及一具有底部的套筒C所组成,先将弹簧B置入套筒C的筒体内,再将顶针A由具有外扩的底部A1,放入套筒C中并置于弹簧B上方,再将套筒C的顶部由铆合机铆成倾斜状的铆合口C1,使顶针A及弹簧B不致由套筒C顶部的开口脱出,藉此达成电力的传输。但是上述连结端子为二件式组成,因用于电子产品尺寸相当小,制出的组件需先经过电镀表面处理,该套筒尺寸很小,其内底面无法被电镀液完整包覆,此点会影响电力传输,再者,套筒顶部开口的铆合加工,会影响该连结端子的精密度,而造成顶针滑行的不顺畅,连带影响顶针与套筒的接触面,进一步增加其阻坑,且易造成瞬间断电,又因为弹簧受压缩时,弹簧与套筒内壁面有多个接触面,容易刮伤套筒内壁,同时必需有一定空间,因此套筒必需有一定长度供弹簧置放,因此无法缩减套筒体积,乃为其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结构的缺点,本技术期能提出一种组件制作精确、后续加工简易,且具有高度稳定性,不会造成瞬间断电的电池连结端子结构。本技术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高稳定性、不会造成瞬间断电的电池连结端子结构。本技术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方便组装、且组装过程不致影响各组件精准度的电池连结端子结构。本技术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大、阻抗小的电池连结端子结构。本技术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缩减套筒体积的电池连接端子结构。为达上述之目的,本技术主要由一顶针、一弹簧、一套筒以及一后塞所组成,其中该顶针的底部向外扩出,该外扩部的底面设为倾斜面,该弹簧的径度由二端向中央渐缩,该套筒设为一空筒,该筒顶口缘向内倾折,而筒底外缘设有供结合阶级部及卡合部,该后塞具有一底盘,盘底中央突设一配合套筒径度的突部,该突部内设凹槽,该凹槽壁上设有卡合部;首先将顶针及弹簧由套筒底部置入,再将后塞结合于套筒底部;藉三件式组成的连结端子,不论在制作或在电镀表面处理时,均可达相当高的精确度,而可达到导电的稳定性,不致造成瞬间断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套筒分为筒体及后塞,可由车床直接车制,有效控制尺寸的精密度,且制成组件也方便后续电镀处理;套筒的筒口于制作时即设为缩口,有效改善现有技术结构,克服其套筒结合顶针后再行铆合而破坏连结端子结构的缺点;顶针的底面设为倾斜面,使顶针受力下压时,可产生一侧向分力,有效使顶针与套筒接触,达到导电的功效;弹簧设为二端向中央渐缩,故弹簧与筒壁的接触点较少,仅上下二端,因此弹簧不会摩损筒壁,况且弹簧受压时,由于其径度不同,故弹簧压缩的厚度变薄,而可减少套筒的高度,且后塞的凹槽设为锥状,也可提供收纳弹簧的空间,进一步可缩减产品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连结端子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顶针受力下压的分力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顶针A 底部A1弹簧B 套筒C铆合口C1顶针10外扩部11倾斜面12弹簧20 套筒30缩口31 阶级部32卡合部33后塞40底盘41 突部42凹槽43 卡合部44电池50 电容器60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所示的现有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构成组件及其缺点已如前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请参看图3,本技术由一顶针10、一弹簧20、一套筒30以及一后塞40所构成,该顶针10设有二段径度,其底部设为外扩部11,该外扩部11的底面设为倾斜面12。该弹簧20,其径度设为二端向中央渐缩。该套筒30设为一空筒,该筒顶口由车床车成一缩口31,藉此以提高其精密度,而筒底的外缘设有阶级部32及卡合部33。该后塞40设有一底盘41,于底盘41中央设有一配合套筒30径度的突部42,该突部42内设有一凹槽43,该凹槽43的底部形成锥状,且凹槽43内壁面直径尺寸与套筒30的卡合部33为紧密铆合设计。组合时,先将顶针10由套筒30的底部穿入,使顶针10的外扩部11可卡抵于套筒30的缩口31,使顶针10不致脱出,并将弹簧20放入置于顶针10后方,再将后塞40突部42对准套筒30的阶级部32,并藉二者卡合部33、44相互卡合,以完成组装,如图2所示。由于顶针10、套筒30、后塞40为分别车制及电镀,故其精确度相当精准,且套筒30结合后塞40时,该套筒30内壁面可保持光滑的内壁面,请参图4,当顶针10受力将弹簧20向内压时,由于顶针10倾斜面12以及后塞40底部锥状的凹槽43的空间,可收纳受压缩弹簧20,故可缩减套筒30的体积。再者,该顶针10外扩部11底面所设的倾斜面12受力下压时,由于该倾斜面12向下时,产生一水平向分力,如图5所示,故可使顶针10有效与套筒30接触,当顶针10与电池50接触后,藉顶针10的外扩部11与套筒30的接触,可有效将电池的电力传导至产品电路,如图6所示。再者,请参图7,以使用5个本技术端子制成一体的连结座为例,其中设于二侧的二端子设为一正一负,中间端子做为传感器,且于正负二端子设有一电容器60,当端子座与电池50连接时,该电容器60同步充电,一但该电子组件(例如行动电话)受外力冲击时(如掉落或受碰撞),假设连结电池50某一端子(正极或负极)受下落的贯性力向内缩入而形成断路,此时该电容器60实时放电来补充电路电力,提供该电子系统电力。由上可知,以本技术结构具有如下实用优点1、将套筒分为筒体及后塞,可由车床直接车制,有效控制尺寸的精密度,且制成组件也方便后续电镀处理。2、套筒的筒口于制作时即设为缩口,有效改善现有技术结构套筒结合顶针后再行铆合,而破坏连结端子结构。3、顶针的底面设为倾斜面,使顶针受力下压时,可产生一侧向分力,有效使顶针与套筒接触,达到导电的功效。4、弹簧设为二端向中央渐缩,故弹簧与筒壁的接触点较少,仅上下二端,因此弹簧较不会摩损筒壁,况且弹簧受压时,由于其径度不同,故弹簧压缩的厚度变薄,而可减少套筒的高度,且后塞的凹槽设为锥状,也可提供收纳弹簧的空间,进一步可缩减产品体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连结端子及防瞬间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顶针,底部向外扩出,所述外扩部的底面设为倾斜面;一弹簧,径度由二端向中央渐缩;即二端直径较大,中央直径较小;一套筒,设为一空筒,所述筒口顶缘向内折,以形成缩口,而筒底外缘设有供结合的阶级部及卡合部;以及一后塞,具有一底盘,盘底中央突设一配合套筒径度的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连结端子及防瞬间断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顶针,底部向外扩出,所述外扩部的底面设为倾斜面;    一弹簧,径度由二端向中央渐缩;即二端直径较大,中央直径较小;    一套筒,设为一空筒,所述筒口顶缘向内折,以形成缩口,而筒底外缘设有供结合的阶级部及卡合部;以及    一后塞,具有一底盘,盘底中央突设一配合套筒径度的突部,所述突部内设凹槽,所述凹槽壁上设有卡合部;    将顶针及弹簧由套筒的底部置入,再将后塞结合于套筒的底部;藉三件式组成连结端子,不论在制作或在电镀表面处理时,均可达相当高的精确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仁
申请(专利权)人:英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