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的改良组合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78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线装置的改良组合结构,主要在于一枢转接头的一端部设有一凹孔,该凹孔周缘设有轴向延伸的凸部,且于凸部端部周侧设有钩缘,可伸入一外壳座中段内周缘预设的一环凹缘内,另藉由一外壳本体嵌入该凹孔,使该外壳座、枢转接头形成一可枢转且产生扭力的结合,于该枢转接头的另一端部设有二平行延伸的支部,于该二支部中央横设有一枢接孔,另有一中央贯通的枢转座于一端设有凹陷部,可套合该枢转接头的支部,且于该凹陷部内侧二旁分别凸设有一凸销,可嵌入该支部的枢接孔内形成枢接。所述的天线套管与枢转座可反向旋转后分离,因此可迅速将天线套管拆卸,以利于故障时的维修;而简化的结构及组装设计,可有效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及组装工时。(*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装置的改良组合结构,特别是一种结构简易、组合简便且易拆卸维修的天线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习见应用于相关同轴接头衔接缆线所制成的天线装置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主要包括天线芯线1、现有外壳座20、枢转接头30、现有金属本体40、现有枢转座50、现有天线套管60等部分,其中现有外壳座20系一中央贯通的圆柱筒体,其一端内周缘环设有现有内螺纹201,现有金属本体40中央沿轴向贯设一第二现有通孔403,且于其一端部设有分叉的接地爪部402,而现有金属本体40的另一端于周缘设有复数环凸缘401,使该现有金属本体40以具接地爪部402之一端伸入现有外壳座20内,并以复数垫片及一弹簧而可使该接地爪部402固定于现有外壳座20具现有内螺纹201的一端侧中央,且使现有金属本体40的另一端由现有外壳座20远离现有内螺纹201之一端向外凸伸,天线芯线1的外周缘束套一隔离网11,且其一端可穿入一金属夹管12的中央插孔121,并使该金属夹管12另一端插嵌于一绝缘套14的中央孔141内形成结合,现有枢转接头30的一端部设有一现有凹孔302,另一端部设有二平行向外延伸的现有支部304,于二现有支部304中央横设一第二现有枢接孔3041,且于二现有支部304间设有一第一现有通孔303连通于该现有凹孔302,使该现有枢转接头30以现有凹孔302套合于该现有金属本体40具环凸缘401之一端部,利用该环凸缘401嵌卡于现有凹孔302内壁(并依需要施以黏胶),使该现有枢转接头30、现有外壳座20形成可相互枢转的结合,现有枢转座50一端设有现有凹陷部503,于该现有凹陷部503二旁侧分别横设有一第一现有枢接孔504,而于现有枢转座50另一端设有一现有凸部506,于该现有凸部506中央设有一第三现有通孔501连通于该现有凹陷部503,使该现有凹陷部503可供容置该现有枢转接头30的现有支部304,以二枢轴505由外侧分别穿过第一现有枢接孔504后嵌入该现有支部304的第二现有枢接孔3041,可使该现有枢转接头30、现有枢转座50间形成可弯折的枢接,而天线芯线1则可由第三现有通孔501贯穿该现有枢转座50后套合一金属套管13,现有天线套管60的一端设有现有开口601,可供套合于现有枢转座50的现有凸部506,利用黏胶结合该现有枢转座50与现有天线套管60,且使该天线芯线1结合金属套管13的一端可伸入该现有天线套管60的现有开口601内,藉以形成一完整的天线组合结构;使用时,另以一天线座7结合于预设的电路板上,于该天线座7之一端部中央设有一中央芯线71,于中央芯线71周缘环设有一外接地部72,且于该外接地部72外周缘设有一外螺纹73,以现有外壳座20的现有内螺纹201螺合于天线座7的外螺纹73,使外接地部72接触于现有金属本体40的接地爪部402,同时该中央芯线71插入该金属夹管12的中央插孔121,使现有天线套管60内的天线芯线1与天线座7的中央芯线71形成电连接;然而,上述之组合结构其于实际应用上有下列缺失1.由于该现有天线套管60系以黏胶黏合于现有枢转座50的现有凸部506上,其于加工时极易因黏胶的涂布量差异而有溢胶或不足的情形,且该现有天线套管60、现有枢转座50于黏合后即无法拆卸,不利于组装品质的稳定及故障时的维修,因黏合力大小受黏胶的涂布量及涂布部位差异而使黏合力无法稳定。2.由于现有枢转接头30系利用枢轴505贯穿枢接于现有枢转座50端部,组装时,该现有枢转接头30的第二现有枢接孔3041与相对的现有枢转座50位置第一现有枢接孔504不易对正,需花费较多时间、精神,不但不符合经济效益,且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枢轴505的断裂,形成组装不良。3.由于现有金属本体40系以复数垫片及一弹簧固定于现有外壳座20内,且该现有枢转接头30系经由该现有金属本体40而与该现有外壳座20形成可枢转的结合,其不但组成组件多,且组装程序复杂,不利于生产成本之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和组装简单方便,有效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及组装工时的天线装置的改良组合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天线装置的改良组合结构,至少包括一外壳座,中央贯设一第一通孔,于该第一通孔中段设有一环凹缘,且于一端内缘设有内螺纹;一枢转接头,一端部设有一凹孔,于该凹孔周缘设有复数片状轴向延伸的第一凸部,且于第一凸部端部周侧套有O形套环并于其前缘设有钩缘,枢转接头的另一端部则设有二平行向外延伸的支部,于二支部中央横设有一枢接孔,且于二支部之间设有一第二通孔连通于该凹孔,使该枢转接头以第一凸部伸入该外壳座的第一通孔内,利用该钩缘嵌入该外壳座的环凹缘内,可使该枢转接头与外壳座结合;一金属本体,中央沿轴向贯设一第三通孔,于该第三通孔一端周缘设有分叉的接地爪片及凸部,使其与另一端接头衔接时可形成电通路,该金属本体通过外壳座的通孔插入枢转接头的凹孔内,利用该金属本体扩张抵顶于凹孔内侧,使该凸部的钩缘可保持嵌于环凹缘内;一枢转座,一端设有凹陷部,于该凹陷部内侧二旁分别凸设有一凸销,使该凹陷部套合于该枢转接头的支部,并以凸销嵌入于该支部的枢接孔,可使该枢转座与枢转接头形成枢接,而于枢转座另一端中央设有一第四通孔连通于该凹陷部;一天线套管,一端设有开口,于该开口周缘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二凸部,并在第二凸部外缘设有L形槽道伸入结合于该枢转座的第四通孔内;一天线芯线,一端系经由一金属夹管嵌于一绝缘套中央预设的中央孔内,且该绝缘套插入该金属本体的接地爪部内,而该天线芯线的另端则可通过外壳座的第一通孔、枢转接头的第二通孔、枢转座的第四通孔而伸入天线套管内与一金属套管结合。所述的枢转座的第四通孔开口端内周缘分别凸设有二对应的凸块,而所述的天线套管则于凸部外周缘凹设二对应的L形槽道,利用该凸块先沿轴向伸入该L形槽道,再横向转动,可使该凸块定位于该L形槽道内而不会向外滑脱,而反向实施上述步骤,则可使该凸块与L形槽道分离。所述的枢转接头的二支部于枢接孔至弧面顶侧分别设有一向内斜削的导斜面,以于该支部伸入枢转座的凹陷部内,该导斜面可导引该凸销至枢接孔外旁侧,便于该凸销(54)嵌入枢接孔。所述的金属本体的中段外周缘环设有一向外微凸的中间凸缘,以有效扩张抵顶于枢转接头的凹孔内侧,该金属本体的接地爪片外缘与其对应连接的接头内缘接触,而达到接地电路连结的信道。所述的外壳座的环凹缘内直径小于枢转接头复数片状轴向延伸的第一凸部外缘直径,或在枢转接头复数片状轴向延伸的第一凸部外缘加装O形套环,使其与枢转接头间产生扭力。所述的金属本体的接地爪片的外缘凸部直径大于与其对应连接的接头内缘直径并与其接触,形成接地电连结,而外壳座的材质为塑料制品,仍能保有相同的电路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上述结构中,其由于该天线套管6与枢转座5可反向旋转后分离,因此可迅速将天线套管6拆卸,以利于故障时的维修;而简化的结构及组装设计,可有效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及组装工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天线装置的分解结构图;图2为现有天线装置的部份组合示意图;图3为现有天线装置的组合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的构造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部份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7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装置的改良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外壳座(2),中央贯设一第一通孔(21),于该第一通孔(21)中段设有一环凹缘(23),且于一端内缘设有内螺纹(22);    一枢转接头(3),一端部设有一凹孔(32),于该凹孔(32)周缘设有复数片状轴向延伸的第一凸部(31),且于第一凸部(31)端部周侧套有O形套环(312)并于其前缘设有钩缘(311,枢转接头(3)的另一端部则设有二平行向外延伸的支部(34),于二支部(34)中央横设有一枢接孔(341),且于二支部(34)之间设有一第二通孔(33)连通于该凹孔(33),使该枢转接头(3)以第一凸部(31)伸入该外壳座(2)的第一通孔(21)内,利用该钩缘(311)嵌入该外壳座(2)的环凹缘(23)内,可使该枢转接头(3)与外壳座(2)结合;    一金属本体(4),中央沿轴向贯设一第三通孔(43),于该第三通孔(43)一端周缘设有分叉的接地爪片及凸部,使其与另一端接头衔接时可形成电通路,该金属本体(4)通过外壳座(2)的通孔插入枢转接头(3)的凹孔(32)内,利用该金属本体(4)扩张抵顶于凹孔(32)内侧,使该凸部的钩缘可保持嵌于环凹缘(23)内;    一枢转座(5),一端设有凹陷部(53),于该凹陷部(53)内侧二旁分别凸设有一凸销(54),使该凹陷部(53)套合于该枢转接头(3)的支部(34),并以凸销(54)嵌入于该支部(34)的枢接孔(341),可使该枢转座(5)与枢转接头(3)形成枢接,而于枢转座(5)另一端中央设有一第四通孔(51)连通于该(53)凹陷部;    一天线套管(6),一端设有开口(61),于该开口(61)周缘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二凸部(62),并在第二凸部(62)外缘设有L形槽道(621)伸入结合于该枢转座(5)的第四通孔(51)内;    一天线芯线(1),一端系经由一金属夹管(12)嵌于一绝缘套(14)中央预设的中央孔(141)内,且该绝缘套(14)插入该金属本体(4)的接地爪部内,而该天线芯线(1)的另端则可通过外壳座(2)的第一通孔(21)、枢转接头(3)的第二通孔(33)、枢转座(5)的第四通孔(51)而伸入天线套管(6)内与一金属套管(13)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仁
申请(专利权)人:英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