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减振器的控制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237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7
本公开涉及一种减振器、减振器的控制系统和车辆,减振器包括:主筒;活塞杆,可伸缩地设置在主筒中;副筒,包括第一油室和气室,第一油室与主筒相连通;浮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副筒中,用于分隔第一油室和气室;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浮动件在副筒内运动。驱动件主动驱动浮动件向上或向下运动,以改变副筒和主筒之间油液的流动,从而主动调节主筒的阻尼力,可根据路面情况和车辆需求实时调节阻尼力,例如车辆转弯时,可以通过控制浮动件向下运动,增大减振器压缩阻尼力,增强稳定性;整车加速或制动时,控制浮动件向下运动,控制车身俯仰,增强舒适性。浮动件将油液与气体分隔开,避免在换向时产生空程,杜绝油液泡沫化,具有持续稳定的阻尼力。阻尼力。阻尼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减振器的控制系统和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减振器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减振器、减振器的控制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普通车用减振器采用油气混合的双筒结构,工作原理是当车身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将振动的能量通过摩擦作用转化为热量,起到减振的作用。
[0003]但是,现有的减振器设计时主要针对普通路况,驾驶感受大部分只考虑铺装路面的舒适性,且不可主动调节,不能根据实时路况及车辆需求调节阻尼,同时,减振器中油气混合也容易使减振器中的油液产生乳化现象,乳化后的油液通过阀片时容易产生噪音继而造成减振器异响,严重影响减振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器、减振器的控制系统和车辆,以解决减振器不能根据实时路况及车辆需求主动调节阻尼以及减振器中油气混合的技术问题。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筒(1);活塞杆(13),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主筒(1)中;副筒(2),包括第一油室(21)和气室(22),所述第一油室(21)与所述主筒(1)相连通;浮动件(2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副筒(2)中,用于分隔所述第一油室(21)和所述气室(22);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浮动件(23)在所述副筒(2)内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件(23)为软磁材质,所述驱动件为固定在所述副筒(2)的外壁上的电磁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响应于车辆信息以驱动所述浮动件(23)在所述副筒(2)内运动,所述车辆信息至少包括车轮的速度、转向角、胎压中的至少一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浮动件(23)向上或向下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油室(21)和所述气室(22)的体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主筒(1)和所述副筒(2)的油道(4),所述油道(4)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筒(1)的底壁和所述第一油室(21)的底壁,所述油道(4)上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银生黄泰硕黄飞张广城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