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219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它的端子包括有一可动部及设置在插头本体的内的固定部,该可动部呈一连续的弯曲状,其包含有多个转折部,一位于自由末端的电接点,以及位于另一端的支撑臂,该支撑臂固定地依靠在插头本体的内侧壁,并且用一支撑点与固定部连接。从而,插拔操作不需要太大的插拔力,还能避免因为过度的施力而对电连接器造成毁损。(*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在电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的插拔操作过程,利用塑变弹力所提供的迫紧力,而与另一固定端子以紧迫接触的关构成电连接的可动式端子。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所揭露的低插拔力端子,应用于包括有一插头10与一插座20的电连接器。如图1的实施例所示,插头10与插座20可能是分别被装设于各自独立,但需要彼此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30a与第二电路板30b。传统应用于这类电连接器的端子,例如美商安普(AMP)公司所制造的端子40,其构造可以从图2看见,端子40为一金属制品,大致上包括有一可动部41,以及一固定不动地设在插头本体11内的固定部42。可动部41具有多个转折部410a,410b,一靠近第一个转折部410a的电接点411,一位于可动部41的末端的自由端412,以及位于可动部41的另一端,用以连接于固定部42的支撑点413。如图3所示,在插头10尚未与插座20电连接的情形下,电接点411略微偏斜并且呈一外露状,当插头10与插座20结合时,如图4所示,端子40的可动部41将会被迫向插头本体11的内部退入,此时的自由端412顶住插头本体11的内侧壁110,而各个转折部410a,410b亦发生塑变并产生一弹力,可动部41与固定部42连接处的支撑点413亦将发生塑变并产生反作用力,所以在插头与插座进行插拔操作时,将会因为转折部410a,410b,以及支撑点413的塑变弹力而在电接点411处造成二抵抗插拔力的反作用力。由于支撑点413在结构设计上需要较大的强度,以避免因为塑变而断裂,但这种设计同时也会在插头与插座进行插拔操作时,因为支撑点413的塑变而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再加上转折部410a、410b的塑变弹力,这几处力量的累积将会在电接点411处造成一个很大、且用以抵抗插拔力的反作用力,使得插拔的操作较为困难,当然,更容易造成拖力过大而发生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它能用端子可动部塑性变形的弹力所提供的迫紧力,而与另一固定部以紧迫接触的关系构成电连接。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包括插头本体和端子,其特征是端子包括有一可动部及设置在插头本体的内的固定部,该可动部呈一连续的弯曲状,其包含有多个转折部,一位于自由末端的电接点,以及位于另一端的支撑臂,该支撑臂固定地依靠在插头本体的内侧壁,并且用一支撑点与固定部连接。所述支撑臂与该插头本体的内侧壁表面贴近。所述支撑臂的支撑点尺寸较可动部的其他部份尺寸略大。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插拔操作不需要太大的插拔力,还能避免因为过度的施力而对电连接器造成毁损。有关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实施例构造,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图1为本技术的低插拔力端子所应用的电连接器构造图;图2为传统可动式端子的构造图;图3为传统可动式端子安装于电连接器的插头的构造断面图;图4为传统可动式端子在电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结合时受力弯曲的构造断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端子的构造图;图6为本技术的端子安装于电连接器的插头内的构造断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端子在电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结合时受力弯曲的构造断面图。请参阅图5,本技术所揭露的端子为一金属制品,大致上包括有一可动部50,以及一固定不动地设置在插头本体70内的固定部60,其中可动部50与固定部60彼此为一体不可分离的关系。可动部50呈一连续的弯曲状,其包含有多个转折部51a、51b,位于自由末端的电接点52,以及一位于可动部50的另一端用以连接于固定部60的支撑臂53,此一支撑臂53固定不动地依靠在插头本体70的内侧壁71,并且透过一支撑点530与固定部60连接,常态在插头10尚未与插座20连接时,其中的电接点52将如图6所示略微地偏向外侧而呈外露状,以便在插头10与插座20结合时,可以与设于插座20的内的固定端子21以紧追接触的关完成电连接(如图7所示)。由于为了要避免可动部50在插头10与插座20的插拔操作中,因为塑变而断裂,所以支撑点530在结构的尺寸上就需要较可动部50的其他部份略大,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再请参阅图7,当插头10与插座20结合时,电接点52将受到插座20中的固定端子21的压迫,而挤向插头本体70的内部,由于本技术的设计是使可动部50的支撑臂53固定不动地依靠在插头本体70的内侧壁71,较佳的设计是使支撑臂53与内侧壁71的表面贴近,所以在结合时仅仅只有转折部51a,51b产生塑变,而由于塑变所产生的弹力,就会在电接点52处造成一抵抗插拔力的反作用力,所以即使支撑臂53的结构强硬,但仍不因插头10的插拔而发生塑变或是反作力,使本技术所设计的端子在插拔时所需的插拔力,仅仅是由各个转折部51a,51b的塑变的弹力所累积,与传统的端子设计相比之下,故本技术将能提供一种仅仅需要较低的插拔力,即可进行电连接器的插拔操作的低插拔力端子。虽然,本技术以较佳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习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申请专利要求所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包括插头本体和端子,其特征是端子包括有一可动部及设置在插头本体的内的固定部,该可动部呈一连续的弯曲状,其包含有多个转折部,一位于自由末端的电接点,以及位于另一端的支撑臂,该支撑臂固定地依靠在插头本体的内侧壁,并且用一支撑点与固定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与该插头本体的内侧壁表面贴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支撑点尺寸较可动部的其他部份尺寸略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它的端子包括有一可动部及设置在插头本体的内的固定部,该可动部呈一连续的弯曲状,其包含有多个转折部,一位于自由末端的电接点,以及位于另一端的支撑臂,该支撑臂固定地依靠在插头本体的内侧壁,并且用一支撑点与固定部连接。从而,插拔操作不需要太大的插拔力,还能避免因为过度的施力而对电连接器造成毁损。文档编号H01R12/55GK2422739SQ00233910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叶培道 申请人:宣得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的低插拔力端子装置,包括插头本体和端子,其特征是:端子包括有一可动部及设置在插头本体的内的固定部,该可动部呈一连续的弯曲状,其包含有多个转折部,一位于自由末端的电接点,以及位于另一端的支撑臂,该支撑臂固定地依靠在插头本体的内侧壁,并且用一支撑点与固定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培道
申请(专利权)人: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