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指示装置的滚轮手感结构改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444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导引指示装置的滚轮手感结构改良,其包括:一为中空柱体的金属圈,该金属圈的一端缘是设置有多个干涉部;一由二支架所组成的支撑机构;多个固设于支撑机构上且具有弹臂的端子,该端子与该金属圈的内缘接触,且其中一弹臂伸入深度不超过该金属圈的干涉部内缘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利用金属圈旋转时,使端子的弹臂与金属圈的干涉部产生明确而规律的受力变化而制造手感效果,并可藉由其结构改良,强化金属圈及端子弹臂的交互行为,使手感的效果较为明显,且达到耐用的功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导引指示装置的滚轮手感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使金属圈滚动时,该金属圈的干涉部与端子产生明确而规律的受力变化,使手感的效果较为明显,且达到耐用的功效。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技术如图5所示,其是以绝缘滚轮套于一铜圈4,该铜圈4可作编码器是为一导体,而形状为一空心柱体,且该铜圈4中央附近是设置有弹片41,使该弹片41朝铜圈4空心部分凸出,而该铜圈4是由二支撑臂42、43插入中央空心部分支撑,且其中一支撑臂42的外表面具有凸齿44。当铜圈4转动时,该铜圈4的弹片41与支撑臂42的凸齿44发生干涉(受力变化)使端子产生一被拨动及回复现象,以此制造手感的效果。虽然上述的结构是可利用铜圈4上的弹片41制造出手感的效果,但是由于该铜圈4的弹片41其受力变化不明显,导致手感的效果不佳,且于使用时,因铜圈4上的弹片41不断与支撑臂42外表面的凸齿44发生干涉,使金属材质的弹片持续对支撑臂42的凸齿44产生有类似“车削”的作用,使该铜圈4上的弹片41与支撑臂42的凸齿44的干涉越来越少,进而造成上述现有的结构不耐久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藉导引指示装置的滚轮手感结构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引指示装置的滚轮手感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金属圈,该金属圈是为一中空柱体,且金属圈的一端缘是设置有多个干涉部;一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是由二支架所组成;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是固设于上述的支撑机构上,该多个端子分别自金属圈两端插入并与金属圈内缘接触,且各具有弹臂,其中至少一弹臂伸入深度不超过该金属圈一端的干涉部内缘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生徐佥昱李昶仪
申请(专利权)人: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