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51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结构,其包括一为中空环状的导电环,该导电环的一端设有数个缺口,使该二相邻的缺口间的凸出面内缘形成有一接触部;一可供套设导电环的支撑机构;数个端子分别自导电环内缘二端插入,且其中一端端子插入导电环的深度不超过导电环缺口范围。通过简单的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结构,使该导电环与端子作动,以传出讯号的时间差可分辨第一旋转方向或第二旋转方向。(*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一种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功能结构,尤指一种可使该导电环与端子作动,通过传出讯号的时间差可分辨第一旋转方向或第二旋转方向的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功能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技术中,如美国专利第6,097,964号的“手机之导引键”,如图19所示,该导引键具有一轴体40,该轴体40中央处设有一轴41,且该轴体40与轴41设置于一轴承42及一编码器46之间,并于该轴体40与编码器46之间设置有一金属盘44及一外部套筒45,另于该编码器46的外侧设置有一锁固组件43。如此,构成一手机的导引键,可通过该导引键选择手机的内部信息。虽然上述的“手机之导引键”可供使用者选择手机的内部信息,该导引键作往前、往后转动选择时,是以外部套筒45的整体结构配合一编码器46结构达到前、往后转动确认的动作,但是由其图8所示,可知该导引键的结构非常复杂,而已现今手机强调轻、薄、小而言,要将如此复杂的结构设至于手机上,则易造成工时及工序的浪费;且其传输讯号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况且以该等结构作为讯号的传输时,其传输的特性及效能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较高传输特性和较好传输效果的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结构,解决加工时由于繁杂工序造成浪费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结构,它包括有一中空环状导电环和数个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的一端设有数个缺口,使该二相邻的缺口间的凸出面内缘形成有一接触部;所述数个端子分别自上述导电环内缘二端插入并对该导电环内缘施以预应力,且其中一端端子插入导电环的深度不超过导电环缺口范围,且各端子分别伸出导电环而与预设电路接点电连接。导电环藉由其一端的缺口及接触部与端子作动,通过传出讯号的时间差可分辨第一旋转方向或第二旋转方向。所述导电环的另一端内缘为平整的接触面。所述导电环可供套设于一支撑机构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二支架,该二支架各具有一相对应的悬臂,且二支架的悬臂分别自导电环内缘二端插入,使二支架支撑导电环。所述二支架的悬臂末端为相互顶持,借以增加悬臂的机械强度。所述二支架的悬臂末端是以凹凸配合方式相互顶持。所述数个端子包含设置于导电环一端可供作讯号输出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数个端子包含设置于导电环一端可供作电源讯号传输的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与导电环圆心的夹角为150。所述导电环缺口和接触部分别以60°的角度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简单,从而解决了加工时由于繁杂工序造成浪费的问题,且能达到较高的传输特性和较好的传输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导电环与端子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导电环与端子的另一角度组合示意图;图4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顺时针的输出讯号示意图;图6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7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8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9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10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11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12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13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14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15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16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17是导电环与端子的接触角度示意图;图18是实施例逆时针的输出讯号示意图;图19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例说明本技术部分导电环1缺口11接触部12接触面13支撑机构2支架21、22悬臂211、221多数端子3第一端子31 第二端子32第三端子33第四端子34现有技术部分轴体40轴41轴承42锁固组件43金属盘44外部套筒45编码器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结构,其是由一导电环1、一支撑机构2及数个端子3所构成,可使该导电环1与端子3作动,通过传出讯号的时间差可分辨第一旋转方向或第二旋转方向。上述所提的导电环1为中空环状,且该导电环1一端设有数个缺口11,使该二相邻的缺口11间的凸出面内缘形成有一接触部12,而该导电环1的另一端内缘为整圈的接触面13,且该导电环1外部可套设有一绝缘套筒(图中未示)。本实施例支撑机构2可供套设上述的导电环1,该支撑机构2包括二支架21、22,该二支架21、22各具有一相对应的悬臂211、221,且二支架21、22的悬臂211、221分别自导电环1内缘二端插入,使二支架21、22支撑导电环1,而该二支架21、22之悬臂211、221末端以凹凸配合方式相互顶持,借以增加悬臂211、221的机械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数个端子3分别自导电环1内缘二端插入并对该导电环1内缘施以预应力(Pre-load,即常态下,端子装入导电环内时已受压迫力而变形),该数个端子包含设置于导电环一端可供作讯号输出的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以及可供作电源讯号传输的第三端子33及第四端子34。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插入导电环1的深度不超过导电环1缺口11底部的范围,且各端子31、32、33、34分别伸出导电环1而与预设电路接点电连接(图中未示);通过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结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主要是将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分别设于导电环1内缘相对处,且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与导电环1圆心的夹角约150°。由于本实施例的导电环1共有三接触部12,两接触部12间隔一由绝缘体补满的缺口11,且第三端子33及第四端子34持续传输电源讯号传输到导电环1;因此当第一或第二端子31、32与导电环1的接触部12接触时,该第一或第二端子31、32即输出高电位。由于本实施例的导电环1共有三接触部12,且每二接触部12间隔一由绝缘体补满的缺口11,因此本实施例中每一接触部12和缺口11圆周各60°,则本实施例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间的夹角恰好跨过一接触部12及缺口11总和又剩余30°,则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可能同时与接触部12和缺口11接触,也可能同时与接触部12或缺口11同时接触。熟悉此项技艺者当知本实施例所举的角度仅为使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间相位差成特定状态,并非据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如图4和图5所示,当使用者利用本实施例作前、后的选择时,仅需转动该绝缘套筒(图中未示)即可连动该导电环1,而该第三端子33及第四端子34与导电环1另一端内缘的接触面13作电源讯号传输的功效(如图3所示),而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则与该导电环1作讯号传出的功效且该导电环1的接触部12与缺口11分别以相间隔圆周60°的角度设置,而形成有三个接触部12,而该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设置于导电环1圆心夹角约150°的位置处。如图6所示,为导电环1初始位置(0°),而该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则分别设置于255°与105°的位置处,使该第一端子31则与接触部12接触而呈导通的状态,同时该第二端子32则位于缺口11的位置处而呈不导通之状态。如图7所示,当该导电环1被往第一旋转方向(顺时针)转动30°时,该第一端子31则位于缺口11的位置处而呈不导通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引指示机构的方向传输结构,它包括有一中空环状导电环和数个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的一端设有数个缺口,使该二相邻的缺口间的凸出面内缘形成有一接触部;所述数个端子分别自上述导电环内缘二端插入并对该导电环内缘施以预应力,且其中一端端子插入导电环的深度不超过导电环缺口范围,且各端子分别伸出导电环而与预设电路接点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萍
申请(专利权)人: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