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矩形气密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97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矩形气密电连接器,包括外壳、玻璃管、插孔、插孔引出端,所述外壳、插孔、插孔引出端皆为金属件,所述玻璃管套在插孔外并将插孔封装在金属壳体内,插孔和插孔引出端皆为两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一排插孔的封装部位打弯,使插孔引出端由两排变成一排;将玻璃管封装件改为用玻璃粉直接填充在插孔打弯部位,并与外壳烧结成玻璃实体进行封装。此一排引出端的数量不变,在外壳上的横向长度不变,所述插孔引出端的间距缩短为插孔间距的1/2长。由此使连接器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其漏率达到1×10↑[-10]Pa.m↑[3]/S,能满足整机的气密性要求,可用于航空、航天、舰艇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是与印刷电路连接的微矩形气密电连接器,可应用 于航空、航天、舰艇及电子信息

技术介绍
在航天科技及电子信息
,需要应用许多具有特殊要求的电连接器,如微矩形气 密电连接器。这类电连接器对气密特性有很高的要求。用一般的灌胶密封无法满足其在严酷 环境中的电性能要求及密封要求。只能选择其它电性能好、绝缘性能好的材料与金属封接, 国内有厂家如国营八五三厂采用玻璃管与金属烧结封接,满足了整机对连接器的气密性的要 求。但是,由于受到每根玻璃管外径的限制,连接器的引出端之间的距离尺寸不可能做得很 小,这就导致电连接器的体积相对较大。由此使得连接器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不能用于某 些需要微型连接的产品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的新型的 微矩形气密电连接器。本技术采用玻璃粉与金属烧结代替用玻璃管与金属烧结及将插孔打弯的技术方案 来实现上述目的。电连接器的结构包括外壳、玻璃管封装件、插孔、插孔引出端,所述外壳、 插孔、插孔引出端皆为金属件,所述玻璃管套在插孔外并将插孔封装在金属壳体内,插孔和 插孔引出端皆为两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矩形气密电连接器,包括外壳、玻璃管封装件、插孔、插孔引出端,所述外壳、插孔、插孔引出端皆为金属件,所述玻璃管封装件套在插孔外,此插孔装在金属壳体内,插孔和插孔引出端皆为两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排插孔(2)的封装部位为弯形结构,此弯形封装部位设在与外壳(1)为一体的玻璃实体(5)内,该弯形结构插孔的引出端与另一排插孔引出端构成一排插孔引出端(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冬梅山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