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855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冷却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并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冷却支撑结构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供冷却液流过的流体通道;多个第一侧板,多个第一侧板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冷却板的第一侧,相邻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的第一容纳腔;多个第二侧板,多个第二侧板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冷却板的第二侧,相邻两个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的第二容纳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却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铸铝支架和水冷板无法集成为一体的问题。铸铝支架和水冷板无法集成为一体的问题。铸铝支架和水冷板无法集成为一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燃油汽车逐步被新能源汽车所代替,其中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正在兴起,许多的传统燃油车平台直接通过将发动机结构更换为动力电池包结构,从而将汽车动力源由燃油更换为电池。
[0003]随着新能源补贴程度的下降,低成本的电池包设计成为各大电池厂的研发设计的重点,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设计出更加轻量化、集成化、装配简单且具有高强度的电池包结构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话题。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的铸铝支架和水冷板无法集成为一体,两者分体设计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且装配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铸铝支架和水冷板无法集成为一体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撑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2)并对所述电池模组(2)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支撑结构包括:冷却板(10),所述冷却板(10)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供冷却液流过的流体通道(11);多个第一侧板(20),所述多个第一侧板(20)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冷却板(10)的第一侧,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电池模组(2)的第一容纳腔(21);多个第二侧板(30),所述多个第二侧板(30)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冷却板(10)的第二侧,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侧板(3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电池模组(2)的第二容纳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0)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冷却板(10)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容纳腔(21)的腔体为长方体形状;和/或所述第二侧板(30)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侧板(30)之间所形成的所述第二容纳腔(31)的靠近所述冷却板(10)一侧的腔体的宽度沿远离所述冷却板(10)的方向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10)由铝型材挤压成型;和/或所述第一侧板(20)由铝型材挤压成型;和/或所述第二侧板(30)由铝型材挤压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10)包括沿第三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主板体(100)以及环绕两个所述主板体(100)之间的间隙的周侧布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体(101)和两个第二侧板体(102),以共同围成用于容纳冷却液的流体空间;所述流体空间内设置有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挡板,以将所述流体空间分隔为所述流体通道(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体(101)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且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侧板体(102)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布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许超樊少泽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