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头结构及封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54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头结构及封装机,包括封头、限位柱、基体,基体上设有安装孔,封头设于基体端面上,封头包括极耳封装部和顶封重叠区封装部,极耳封装部上设有与电池极耳相对应的极耳槽,极耳封装部位于基体端面中心,极耳封装部两端分别与顶封重叠区封装部连接形成夹角,限位柱与封头在同一个基体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封头结构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顶封重叠区的封装,该封头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重叠区溢胶产生绝缘不良电池的溢胶点,避免软包锂电池在后续生产和使用时因PP层发生破损而导致电解液和铝塑膜铝层接触造成电芯绝缘不良的现象。不良的现象。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头结构及封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应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封头结构和一种可以应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封装的封装机。

技术介绍

[0002]软包电池通过铝塑膜热封来达到密封的效果,铝塑膜主要由外部尼龙层(ON层),中间铝箔层(Al层)以及内层热封层(PP层)构成。热封过程一般包括顶封、侧封、一封、二封,顶封是指对电芯带有极耳的一端进行封装;侧封是指对与电芯带有极耳的一端相邻的侧面进行封装,侧封使铝塑膜形成一个可注液开口的铝塑膜袋;一封让铝塑膜袋形成具备有气袋且封闭的内部环境;二封则用于把电芯密封起来以切除气袋。
[0003]对铝塑膜顶封后,侧封及二封的封压区域与顶封的封压区域会形成重叠区,即在重叠区进行重复封压,重叠区域会因过度挤压而产生溢胶现象,即重叠区溢胶产生绝缘不良电池的溢胶点。为了避免溢出的PP层覆盖铝层而导致导电胶块与铝层接触不良,进而导致无法准确测试软包锂电池的绝缘电阻的情况,在软包锂电池绝缘测试中会对测试软包锂电池的重叠区域进行切角,把重叠区域裁剪形成倒角部,倒角部具有接触斜面,测试时让绝缘测试仪器的导电胶块与接触斜面接触。
[0004]在软包锂电池进行化成工序中,电芯产气而引起气袋膨胀,顶封重叠区的溢胶点会被冲开,PP层撕扯破损导致铝层外露,铝层与软包锂离子电芯电解液接触造成绝缘不良,电池就会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封头结构,该封头结构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顶封重叠区的封装,该封头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重叠区溢胶产生绝缘不良电池的溢胶点,避免软包锂电池在后续生产和使用时因PP层发生破损而导致电解液和铝塑膜铝层接触造成电芯绝缘不良的现象。
[000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封头结构,包括:封头、限位柱、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封头设于所述基体端面上,所述封头包括极耳封装部和顶封重叠区封装部,所述极耳封装部上设有与电池极耳相对应的极耳槽,所述极耳封装部位于基体端面中心,所述极耳封装部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连接形成夹角,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封头在同一个所述基体端面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封装部与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位于所述极耳封装部的同一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在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投影处于顶封重叠区。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上设有与软包锂电池接触的封头工作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极耳槽槽底的宽度与软包锂电池极耳的宽度相对应。
[0011]进一步地,所述极耳槽与所述封头工作面连接的槽壁为倾斜的坡面,所述槽壁与
所述极耳槽底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在所述基体端面上轴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柱分布在所述基体端面的左右两边。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在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投影位置处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顶封重叠区。
[0014]进一步地,所述封头包括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相对应设置并通过相向移动靠近对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顶封重叠区进行封装。
[0015]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封装机,包括所述封头结构。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的封头结构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顶封重叠区的封装,该封头既满足软包锂电池封装要求也降低了软包锂电池绝缘不良发生的可能性。
[0018](2)该封头结构避免顶封重叠区过度挤压产生溢胶现象,可以有效避免软包锂电池在后续生产和使用时因PP层发生破损而导致电解液和铝塑膜铝层接触造成电芯绝缘不良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封头结构;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封头。
[0022]其中,附图标记为:封头

1、极耳封装部

11、极耳槽

111、极耳槽槽壁

1111、顶封重叠区封装部

12、封头工作面

121、基体

2、安装孔

21、限位柱

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4]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封头结构,包括封头1、基体2、限位柱3,基体2上设有安装孔21,封头1设于基体2端面上,封头1包括极耳封装部11和顶封重叠区封装部12,极耳封装部11上设有与电池极耳相对应的极耳槽111,极耳封装部11位于基体2端面中心,极耳封装部11两端分别与顶封重叠区封装部12连接形成夹角,限位柱3与封头1在同一个基体2端面上。
[0025]封头1在软包锂离子电池上的投影位置处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顶封区,极耳封装部11在软包锂离子电池上的投影位置与极耳位置一致,顶封重叠区封装部12在软包锂离子电池上的投影位置处于顶封重叠区。极耳封装部11水平设置在基体2的中心,极耳封装部11左右两端分别与顶封重叠区封装部12连接,两个顶封重叠区封装部12位于极耳封装部11的
同一侧,极耳封装部11与顶封重叠区封装部12的夹角为钝角。封头1的结构设置及形状均与软包锂离子电池顶封区域的结构、形状相对应,以确保软包锂离子电池顶封区的热封效果。
[0026]四个限位柱3在基体2端面上轴对称设置,四个限位柱3平均分布在基体2端面的左右两边,处于同一边的两个限位柱3连成的直线与顶封重叠区封装部12所在的方向平行,限位柱3在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投影位置处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顶封重叠区。限位柱3用于限制热封区的封印厚度,本实施例中,限位柱3用于避免顶封重叠区过度挤压,起到改善顶封重叠区溢胶的作用。
[0027]极耳封装部11设有极耳槽111,极耳槽111的槽底宽度与软包锂电池极耳的宽度相对应,极耳槽111的设置是为了避免软包锂电池极耳在热压过程中受损。顶封重叠区封装部12上与软包锂电池接触的一侧为封头工作面121,极耳槽111中极耳槽槽壁1111为倾斜的坡面,极耳槽槽壁1111与极耳槽111底部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极耳槽槽壁1111连接极耳槽111和封头工作面121。极耳槽槽壁1111的倾斜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头、限位柱、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封头设于所述基体端面上,所述封头包括极耳封装部和顶封重叠区封装部,所述极耳封装部上设有与电池极耳相对应的极耳槽,所述极耳封装部位于基体端面中心,所述极耳封装部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连接形成夹角,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封头在同一个所述基体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封装部与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位于所述极耳封装部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在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投影处于顶封重叠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重叠区封装部上设有与软包锂电池接触的封头工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强张艺勇陈胜杰郑钦通蒋新欣张家安胡劲草李长春单智泉李刚韦娜孙礼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