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34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模组,以及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主盖体,该端子模组包括有端子组,于该端子组的焊接端固定设有固定座体,该端子模组是套接于该绝缘本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预铸制件技术,减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从而达到缩减占用空间的效果,同时可避免因缩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而导致侧壁易损坏的缺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关于一种利用预铸件形成模组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3C产品在市场上不断涌现,如手机、Note Book、PDA、CD、MP3等通讯产品和消费性电子产品,与之配套的连接器也相继问世。众所周知,近年来3C产品逐渐朝轻薄微小趋势演进,在其内部所能使用的空间愈显珍贵。因此,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如何更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已成为当前业内研究的焦点。电连接器是3C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元件,电连接器的结构常随着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变化而做改变,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该连接器的端子组装的方式皆为铆端式,即将端子整排插入,然后将尾部料带折离,如CN 00262106号(图1所示)专利所示的连接器端子的组合方式,即为上面描述的目前的生产设计。上述列举专利所揭示的电连接器结构,为了承受端子的倒刺的滑入和高温焊接时不至于导致绝缘本体的变形,所以绝缘本体的侧壁必须设有足够的厚度,才可以抵抗诸多的外界破坏因素,因此必须预留足够自我保护的结构和空间;其次,端子在滑入绝缘本体时势必会出现因倒刺的滑伤而出现毛刺和碎屑,如若未清理干净,会影响到端子的导通性能,从而影响到产品的电气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传统的连接器存在着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利用预铸制件技术,减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从而缩减其占用空间,同时可避免因缩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而导致侧壁易损坏,可避免因缩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而导致绝缘本体于焊接时高温变形,并可缩减端子之间的间距,提高精密度,以适合更精密的匹配构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模组,以及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主盖体,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模组包括有端子组,于该端子组的焊接端设有固定座体,该端子组与该固定座体成型为一体,该端子模组是套接于该绝缘本体内。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体是于端子在料带未折离之前以预铸的方式成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模组是由该端子组与该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位所构成。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电连接器,该结构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模组、遮蔽主盖体,其中以遮蔽主盖体为主件,其内部可收容绝缘本体,端子先与固定座体成型为一体固定,使之成为一个端子模组,然后将该端子模组与绝缘本体组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可通过减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从而达到缩减占用空间的效果,同时,可克服因缩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而导致侧壁损坏的缺点,避免因缩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而导致侧壁损坏和焊接时高温变形的缺点,杜绝了端子在滑入绝缘本体时出现因倒刺的滑伤而产生毛刺和碎屑,影响端子导通性能的缺点。为使本技术目的与结构特征能进一步的让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明了,兹配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CN 00262106专利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连接器绝缘本体的零件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2、3、4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一具体实施例,该连接器为mini USB形态的电连接器;本技术电连接器1包括了遮蔽主盖体2、端子模组3和绝缘本体4等组件;其中遮蔽主盖体2和插入端的结构可为现有的习知品,且亦非本技术所揭示的重点,因此不在此作详细的描述。遮蔽主盖体2可分为两部分,即绝缘本体收容部21和背部卡扣部22,其中绝缘本体收容部21上设有作为固定背部卡扣部22的斧型卡点211及用以卡固绝缘本体4的卡闩沟槽212,而背部卡扣部22上设有与斧型卡点211配合的卡槽221,上述的结构在CN 00262106号专利中已有揭示,本技术延续该专利的结构。端子模组3组件分成两部分,即端子组32和端子固定之固定座体31,其中端子组32有若干结构部位,即焊接端323、干涉部、接触部322和抵挡部321组成,该等端子组32的结构亦与CN 00262106号专利中的端子结构相同;端子固定之固定座体31为一矩形结构,其成型方式是在端子的料带未被折离之前对每单位的端子组32的干涉部已模具先行注胶成型,使固定座体31与端子组32成型为一体,成为一端子模组3。绝缘本体4的结构为后方形成一收容部41,可容置该端子模组3套入,前端为端子的容置平台区,在该容置平台区上设有若干个容置槽43,用以收容每支端子,而在绝缘本体4的两侧设有卡闩42,其作用为该等卡闩42在绝缘本体4与遮蔽主盖体2接合时可与遮蔽主盖体2上的卡闩沟槽212互相套合,防止绝缘本体4往前的位移。本技术的组装方式为将端子模组3的端子接触部322朝上,将绝缘本体4与接触部322置放在同一面,同时把端子的抵挡部321沿绝缘本体4的后开槽部41插入至绝缘本体4之容置槽43的端部,同时让固定之固定座体收容在绝缘本体4的后收容部41内,然后将内置有端子模组3的绝缘本体4从遮蔽主盖体2后端套入,同时让绝缘本体4的卡闩42沿遮蔽主盖体2的卡闩沟槽212的开口插入,待绝缘本体4达到定位后,最后将遮蔽主盖体2的背部卡扣部22向下压弯90度,让卡槽221卡住斧型卡点211,以固定绝缘本体4,防止绝缘本体4在使用时的向后位移。本技术的最大特色是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产品关键部位进行必要的变换配合设计,从而满足现在3C产品的体积小,精度高,并且更加简化生产过程,同时又更有利于品质的保证和提升。本技术尚可变化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将端子组与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位进行模组设计,然后将端子收容部与之组合,其使用目的与功能皆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而所应用的技术亦可依前述的说明稍加变化即可达成,亦即绝缘本体上设有卡槽,端子收容部上设有弹性卡钩,然后将其配合组装。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模组,以及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主盖体,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模组包括有端子组,于该端子组的焊接端设有固定座体,该端子组与该固定座体成型为一体,该端子模组是套接于该绝缘本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体是于端子在料带未折离之前以预铸的方式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模组是由该端子组与该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位所构成。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模组,以及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主盖体,该端子模组包括有端子组,于该端子组的焊接端固定设有固定座体,该端子模组是套接于该绝缘本体内。本技术利用预铸制件技术,减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从而达到缩减占用空间的效果,同时可避免因缩小绝缘本体侧壁的厚度而导致侧壁易损坏的缺点。文档编号H01R13/514GK2682653SQ20042000188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杨胜合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模组,以及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主盖体,其特征在于:    该端子模组包括有端子组,于该端子组的焊接端设有固定座体,该端子组与该固定座体成型为一体,该端子模组是套接于该绝缘本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合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