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石火专利>正文

电源连接器插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19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源连接器插接头。为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类型主机板、可快速拆卸组装的线路连接装置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含具有与主机板上电源插座规格相对应的数个插槽的第一、二模座;第一模座一侧边设置数个嵌合槽;嵌合槽包含左嵌合槽、中嵌合槽及右嵌合槽;左、右嵌合槽呈L形;中嵌合槽上端延伸设有卡合槽;第二模座相对于第一模座一侧设有对应并嵌合于第一模座嵌合槽的嵌合块;嵌合块包含左嵌合块、中嵌合块及右嵌合块;左、右嵌合块呈L形;中嵌合块上端凸设卡合块;第一、二模座借以相互卡掣嵌合的嵌合槽及嵌合块拆卸、组装成一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路连接装置部件,特别是一种电源连接器插接头
技术介绍
一般主机板正常运作必须在主机板上设置电源电路,尤其在主机板上必须借由电源连接器,使得以对其提供电源,以令主机板得以正常运作。一般的电源连接器主要是在主机板上设置供电源插接头进行插接的电源插座。电源插接头一般概分为24针(PIN)一体成型及20针(PIN)与4针(PIN)分离设置,借以针对主机板上应用电流的不同而须设置不同的电源连接器。24针(PIN)一体成型的电源插接头必须配合24针(PIN)的电源插座进行插接。而20针(PIN)与4针(PIN)分离的电源插接头,则必须在主机板上分别设置20针(PIN)与4针(PIN)的电源插座,以供20针(PIN)与4针(PIN)的电源插接头分别进行插接。而20针(PIN)与4针(PIN)分离的电源插接头,碍于整体空间的设计而无法同时排列插设于24针(PIN)的电源插座上,因此,不同类型的电源连接器无法交换使用,而需重新开模,造成使用者及制造商在使用上及制造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类型主机板、可快速拆卸组装的电源连接器插接头。本技术包含具有与主机板上电源插座规格相对应的数个插槽的第一、二模座;第一模座一侧边设置数个嵌合槽;嵌合槽包含左嵌合槽、中嵌合槽及右嵌合槽;左、右嵌合槽呈L形;中嵌合槽上端延伸设有卡合槽;第二模座相对于第一模座一侧设有对应并嵌合于第一模座嵌合槽的嵌合块;嵌合块包含左嵌合块、中嵌合块及右嵌合块;左、右嵌合块呈L形;中嵌合块上端凸设卡合块;第一、二模座借以相互卡掣嵌合的嵌合槽及嵌合块拆卸、组装成一体。其中卡合槽的深度大于中嵌合槽的深度。凸设于中嵌合块上端的卡合块微凸出于中嵌合块。第一、二模座的底端相对于插槽位置皆延伸设有插脚。第一模座上进一步设有具有适当弹性扣合部。第一模座上的嵌合槽由第一模座的下端由下往上开设。第一模座上的嵌合槽由第一模座的上端由上往下开设。由于本技术包含具有与主机板上电源插座规格相对应的数个插槽的第一、二模座;第一模座一侧边设置数个嵌合槽;嵌合槽包含左嵌合槽、中嵌合槽及右嵌合槽;左、右嵌合槽呈L形;中嵌合槽上端延伸设有卡合槽;第二模座相对于第一模座一侧设有对应并嵌合于第一模座嵌合槽的嵌合块;嵌合块包含左嵌合块、中嵌合块及右嵌合块;左、右嵌合块呈L形;中嵌合块上端凸设卡合块;第一、二模座借以相互卡掣嵌合的嵌合槽及嵌合块拆卸、组装成一体。组装时,将第二模座具有嵌合块的一侧与第一模座具有嵌合槽的一侧相对应,并使其上嵌合块得以分别嵌合于第一模座的嵌合槽,进而构成得以一体直接插设于主机板的插座上,实现电源电路的连接;亦可第一、二模座分开使用,使第一、二模座分别插设于主机板上分离式的插座中,实现电源电路的连接,使电源连接器的使用不受限制,使第一、二模座得以快速拆卸、组装,从而进行快速连接,使其使用范围更为广泛。不仅可适用于不同类型主机板,而且可快速拆卸组装,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一。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二。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4所示,本技术包含具第一模座10及第二模座20。第一模座10具有与主机板30上电源插座31规格相对应数量,如20针(PIN)的插槽,第一模座10一侧边设置由下往上或由上向下开设的左嵌合槽11、中嵌合槽12及右嵌合槽13;左、右嵌合槽11、13呈L形;中嵌合槽12上端延伸设有深度大于中嵌合槽12深度的卡合槽14。第二模座20具有与主机板30上电源插座规格相对应数量,如4针(PIN)插槽,第二模座20相对于第一模座10一侧设有对应并嵌合于第一模座10上左嵌合槽11、中嵌合槽12及右嵌合槽13的左嵌合块21、中嵌合块22及右嵌合块23;左、右嵌合块21、23呈与左、右嵌合槽11、13相对应的L形;中嵌合决22上端相对于卡合槽14位置凸设对应于卡合槽14并微凸出于中嵌合块22的卡合块24。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组装时,将第二模座20具有左嵌合块21、中嵌合块22及右嵌合块23的一侧与第一模座10具有左嵌合槽11、中嵌合槽12及右嵌合槽13的一侧相对应后,由第一模座10的下端向上推引(若左嵌合槽11、中嵌合槽12及右嵌合槽13为由上向下开设时,则由上向下推引),使其上左嵌合块21、中嵌合块22及右嵌合块23得以分别嵌合于左嵌合槽11、中嵌合槽12及右嵌合槽1 3中,并使卡合块24嵌固卡合于卡合槽14中,进而避免第一模座10与第二模座20发生脱离现象,以增加第一模座10与第二模座20间的卡掣嵌合的效果,进而构成具有24针(PIN)的插接头,使其得以直接插设于主机板30上具有24针(PIN)的插座30上,实现电源电路的连接。此外,如图5所示,第一模座10及第二模座20亦可分开使用,使第一模座10及第二模座20得以分别插设于主机板30上具有20针(PIN)与4针(PIN)的插座31中,实现电源电路的连接,使电源连接器的使用不受限制。同时,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第一模座10及第二模座20底端相对于插槽的位置处皆延伸设有插脚15、25,借以将第一、二模座10、20得以插设于主机板30上的24针(PIN)或20针(PIN)与4针(PIN)上的插座31中;且第一模座10上进一步得以设置具有适当弹性扣合部16;而主机板30插座31上相对于扣合部16的位置处设有扣合块32,进而当第一模座10利用插脚15插设于插座31上时,得以借由扣合部16与扣合块32的扣合,避免第一模座10与插座31发生脱离的现象,进而使电源电路的连接更加确实。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利用第一模座10与第二模座20构成的插接头,不论是与具有24针(PIN)主机板30的插座31或与具有20针(PIN)与4针(PIN)分离的主机板30插座31连接时,皆可利用左嵌合槽11、中嵌合槽12及右嵌合槽13及左嵌合块21、中嵌合块22及右嵌合块23的卡掣嵌合,使第一模座10与第二模座20得以快速拆卸、组装,从而进行快速连接,使其使用范围更为广泛。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连接器插接头,它包含模座;模座具有与主机板上电源插座规格相对应的数个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包含第一、二模座;第一模座一侧边设置数个嵌合槽;嵌合槽包含左嵌合槽、中嵌合槽及右嵌合槽;左、右嵌合槽呈L形;中嵌合槽上端延伸设有卡合槽;第二模座相对于第一模座一侧设有对应并嵌合于第一模座嵌合槽的嵌合块;嵌合块包含左嵌合块、中嵌合块及右嵌合块;左、右嵌合块呈L形;中嵌合块上端凸设卡合块;第一、二模座借以相互卡掣嵌合的嵌合槽及嵌合块拆卸、组装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槽的深度大于中嵌合槽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设于中嵌合块上端的卡合块微凸出于中嵌合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模座的底端相对于插槽位置皆延伸设有插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座上进一步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连接器插接头,它包含模座;模座具有与主机板上电源插座规格相对应的数个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包含第一、二模座;第一模座一侧边设置数个嵌合槽;嵌合槽包含左嵌合槽、中嵌合槽及右嵌合槽;左、右嵌合槽呈L形;中嵌合槽上端延伸设有卡合槽;第二模座相对于第一模座一侧设有对应并嵌合于第一模座嵌合槽的嵌合块;嵌合块包含左嵌合块、中嵌合块及右嵌合块;左、右嵌合块呈L形;中嵌合块上端凸设卡合块;第一、二模座借以相互卡掣嵌合的嵌合槽及嵌合块拆卸、组装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石火
申请(专利权)人:陈石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