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用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2020年5月发布的GB38031
‑
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明确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作为国家强制性检验标准。同时,推荐针刺和加热两种方式触发单体电池热失控,进而引发电池系统热扩散。
[0003]相关技术中,针刺触发热失控的单体电池需选择电池系统内靠近中心位置,或者被其他单体电池包围。对于单个电池系统而言,用针刺方式完成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验证十分困难。现阶段加热方式触发单体电池热失控是行业内普遍认同的最佳选择。
[0004]与针刺触发方式相比,加热触发方式易操作,但在加热过程引入外部热量,会造成被触发单体电池和与其相邻单体电池同时升温,存在有2~3支单体电池同时发生热失控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车用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装置,所述车用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电池系统的热扩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源(1),所述加热源(1)包括加热件(11)和包覆在所述加热件(11)外侧表面的隔热件(12),所述加热件(11)具有外露于所述隔热件(12)的加热面,所述加热面适于与所述电池系统的单体电池的表面贴合以用于加热所述单体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系统的热扩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12)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凹陷的凹槽(121),所述加热件(11)嵌入所述凹槽(121)内,且所述加热件(11)的所述加热面与所述隔热件(12)的所述一侧表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系统的热扩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12)为硅酸铝纤维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系统的热扩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11)为云母加热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系统的热扩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11)的功率密度不小于5W/cm2;和/或所述加热件(11)的加热功率在300W
‑
1000W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电池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乐,郭俊杰,司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