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榕辉专利>正文

同轴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65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属于电缆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器本体、连接螺母、绝缘子和连接插针,在连接器本体的后部,连体设置压接管,压接管外置压接外套,压接外套的内径略大于同轴电缆的外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管的后端,连体设置缩壁延伸护套。由于在压接管的后端,连体设置缩壁延伸护套,在装接电缆线时,可将延伸护套插入电缆编织金属网与绝缘层之间,使电缆外护套向外胀开,在压接外套压边缩径时,延伸护套和压接外套之间给电缆外护套产生一个夹持力,以提高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抗拉强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属于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如图1所示,它包括连接器本体6和通过环形销5转动连接于其外侧壁的连接螺母3,在连接器本体的轴芯,设有与同轴电缆绝缘层83直径相配合的芯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前部,设有凹腔,凹腔内置绝缘子2,绝缘子的中心设置连接插针1,连接插针的后部设有与同轴电缆内导体84直径相配合的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后部,连体设置压接管61,压接管61的外侧壁设有网纹压花;压接管61外置压接外套7,压接外套7的内径略大于同轴电缆8的外径。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它采用压接管外置压接外套代替传统的锁紧螺母装置,既简化其结构,又节省铜件材料,在铜材大幅度涨价的情况下,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两个主要技术指标是电接触性能和抗拉强度。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电接触性能与传统相同,而抗拉强度则偏低。这是因为当同轴电缆连接器装接在电缆线上时(如图3所示),其抗拉强度仅由压接管和压接外套夹紧编织金属网的牢固度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抗拉强度偏低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以提高其抗拉强度。本技术,包括连接器本体和通过环形销转动连接于其外侧壁的连接螺母,在连接器本体的轴芯,设有与同轴电缆绝缘层直径相配合的芯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前部,设有凹腔,凹腔内置绝缘子,绝缘子的中心设置连接插针,连接插针的后部设有与同轴电缆内导体直径相配合的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后部,连体设置压接管,压接管的外侧壁设有网纹压花;压接管外置压接外套,压接外套的内径略大于同轴电缆的外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管的后端,连体设置缩壁延伸护套,延伸护套的内孔与连接器本体和压接管的内孔相同。本技术,所述延伸护套的壁厚可为0.1-0.8mm,长度为2-8mm。本技术,还可在所述压接外套的后端或/和前端,设置缩口部。本技术,由于在压接管的后端,连体设置缩壁延伸护套,装接电缆线时,将延伸护套插入电缆编织金属网与绝缘层之间,使电缆外护套向外胀开,产生胀部,使压接外套在压边(一般压为六边)缩径时,缩壁延伸护套和压接外套之间给电缆外护套产生一个夹持力,以提高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抗拉强度;另外,由于在压接管的外侧壁设有网纹压花,滚花后使其外径变大,但压接管与连接器本体相邻部分却滚不到花,从而形成缩径部,在压接外套的后端和前端,设置缩口部,从而使缩口部卡扣在缩径部处,则更进一步提高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抗拉强度。现以4D-FB同轴电缆为例,装接现有同轴电缆连接器,其抗拉强度为15Kg(使同轴电缆连接器脱离电缆线时的最大拉力,下同),如果装接设置有缩壁延伸护套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抗拉强度为25Kg,如果再在压接外套的前端和后端,设置缩口部,则其抗拉强度超过30Kg。其抗拉强度大大超过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压接外套的横截面结构图。图3为现有同轴电缆连接器装接同轴电缆线之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装配压边缩径后压接外套的横截面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6为压接外套的横截面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装接同轴电缆线之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8为装配压边缩径、缩口后压接外套的横截面结构图。图9为图7之Q部放大图。图中,1、连接插针 2、绝缘子 3、连接螺母 4、绝缘垫圈 5、环形销 6、连接器本体 61、压接管 62、延伸护套 63、缩径部 7、压接外套 71、缩口部 8、同轴电缆 81、电缆外护套 82、编织金属网 83、绝缘层 84、内导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5-图9,本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6和通过环形销5转动连接于其外侧壁的连接螺母3,在连接器本体的轴芯,设有与同轴电缆绝缘层83直径相配合的芯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前部,设有凹腔,凹腔内置绝缘子2,绝缘子的中心设置连接插针1,连接插针的后部设有与同轴电缆内导体84直径相配合的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后部,连体设置压接管61,压接管61的外侧壁设有网纹压花;压接管61外置压接外套7,压接外套7的内径略大于同轴电缆8的外径,在所述压接管61的后端,连体设置缩壁延伸护套62,延伸护套62的内孔与连接器本体6和压接管61的内孔相同。所述延伸护套62的壁厚为0.2-0.3mm,长度为2-5mm。将本同轴电缆连接器装接于同轴电缆时,其过程为①采用专用剥线装置,切断并且剥去设定长度的电缆外护套81和电缆绝缘层83,预留设定长度的内导体84、电缆绝缘层83和编织金属网82;②将内导体84插入连接插针1后端的孔中,并进行焊接,以实现良好的电接触;③装配将连接插针1插至绝缘子2的芯孔中,电缆绝缘层插至连接器本体6、压接管61和延伸护套62的芯孔中,延伸护套62插入电缆编织金属网82与电缆绝缘层83之间,直至压接管61外端肩部与电缆外护套81相接触,梳理编织金属网82,使其均匀分布于压接管61外侧面的网纹压花上,再将预先套于电缆8上的压接外套7套在压接管61上,此时,编织金属网82被夹于其中;④在专用设备上,对压接外套7进行压边(一般为正六边),使其缩径后的边压紧在压接管61上,以实现对编织金属网82的夹紧固定;⑤再采用专用设备在所述压接外套7的后端和前端,进行缩口加工,使其形成缩口部71。其中,工序④和工序⑤可分别进行,也可通过专用模具一次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6)和通过环形销(5)转动连接于其外侧壁的连接螺母(3),在连接器本体的轴芯,设有与同轴电缆绝缘层(83)直径相配合的芯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前部,设有凹腔,凹腔内置绝缘子(2),绝缘子的中心设置连接插针(1),连接插针的后部设有与同轴电缆内导体(84)直径相配合的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后部,连体设置压接管(61),压接管(61)的外侧壁设有网纹压花;压接管(61)外置压接外套(7),压接外套(7)的内径略大于同轴电缆(8)的外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管(61)的后端,连体设置缩壁延伸护套(62),延伸护套(62)的内孔与连接器本体(6)和压接管(61)的内孔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延伸护套(62)的壁厚为0.1-0.8mm,长度为2-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为在所述压接外套(7)的后端或/和前端,设置缩口部(7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属于电缆连接器
包括连接器本体、连接螺母、绝缘子和连接插针,在连接器本体的后部,连体设置压接管,压接管外置压接外套,压接外套的内径略大于同轴电缆的外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管的后端,连体设置缩壁延伸护套。由于在压接管的后端,连体设置缩壁延伸护套,在装接电缆线时,可将延伸护套插入电缆编织金属网与绝缘层之间,使电缆外护套向外胀开,在压接外套压边缩径时,延伸护套和压接外套之间给电缆外护套产生一个夹持力,以提高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抗拉强度。文档编号H01R4/10GK2927352SQ20062006136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6)和通过环形销(5)转动连接于其外侧壁的连接螺母(3),在连接器本体的轴芯,设有与同轴电缆绝缘层(83)直径相配合的芯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前部,设有凹腔,凹腔内置绝缘子(2),绝缘子的中心设置连接插针(1),连接插针的后部设有与同轴电缆内导体(84)直径相配合的孔;在连接器本体的后部,连体设置压接管(61),压接管(61)的外侧壁设有网纹压花;压接管(61)外置压接外套(7),压接外套(7)的内径略大于同轴电缆(8)的外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管(61)的后端,连体设置缩壁延伸护套(62),延伸护套(62)的内孔与连接器本体(6)和压接管(61)的内孔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榕辉
申请(专利权)人:谢榕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