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945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车辆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内形成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第一冷却通道;热机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热机进水支路、热机连接支路和热机出水支路;缓速组件,缓速组件和发动机连接,且具有第二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小循环管路,小循环管路包括串联的小循环进水支路和小循环出水支路,小循环出水支路的一端和出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热机连接支路和热机出水支路的连接处而形成第一交汇点;及第一切换阀门,设于第一交汇点,以使热机出水支路和小循环出水支路择一与热机连接支路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解决了目前甲醇重型卡车暖机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长的技术问题。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重型商用车辆由于重量较重,光靠主刹车制动有时远远不够,因刹车轮毂过热软化失灵容易导致发生车祸,而对于一些车主选择安装淋水器,但淋水器对刹车鼓淋水会导致刹车鼓冷热频繁而裂开,淋水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低温地区形成路面结冰而被禁用。液力缓速器作为一种辅助制动装置,目前在汽车行业内应用十分广泛,其具有制动力矩大和制动冲击小的优点,并且制动热能可实时跟随车辆冷却系统散去,解决的刹车片因长下坡或频繁下坡制动时过热丧失制动能力的问题。
[0003]在甲醇重型卡车中,通常是在甲醇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串联液力缓速器冷却系统。但是,串联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系统,增加了甲醇重型卡车在启动时汽油

甲醇启动系统之间的切换时间,导致发动机的暖机时间较长,增加了油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目前甲醇重型卡车暖机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所述车辆冷却系统包括:
[0006]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内形成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7]热机循环管路,所述热机循环管路包括自所述进水口至所述出水口依次串联的热机进水支路、热机连接支路和热机出水支路;
[0008]缓速组件,所述缓速组件和所述发动机连接,且具有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
[0009]小循环管路,所述小循环管路包括串联的小循环进水支路和小循环出水支路,所述小循环进水支路的一端和所述进水端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小循环出水支路的一端和所述出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热机连接支路和所述热机出水支路的连接处而形成第一交汇点,其中,所述热机循环管路在所述第一交汇点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所述热机出水支路;及
[0010]第一切换阀门,所述第一切换阀门设于所述第一交汇点,以使所述热机出水支路和所述小循环出水支路择一与所述热机连接支路导通。
[0011]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冷却系统还包括:
[0012]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具有第三冷却通道,所述第三冷却通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
[0013]大循环管路,所述大循环管路包括大循环进水支路和大循环出水支路,所述大循
环出水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口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口,所述大循环进水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入口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热机连接支路和所述热机进水支路的连接处而形成第二交汇点,其中,所述第二交汇点位于所述第一交汇点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所述热机循环管路在所述第二交汇点和所述进水口之间形成所述热机进水支路,所述热机循环管路在所述第二交汇点和所述第一交汇点之间形成所述热机连接支路;及
[0014]第二切换阀门,所述第二切换阀门设于所述第二交汇点,以使所述热机进水支路和所述大循环进水支路择一与所述热机连接支路导通。
[0015]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0016]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形成有所述第三冷却通道;及
[0017]风扇,所述风扇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以对所述散热器进行散热。
[0018]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冷却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和所述散热器的出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
[0019]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膨胀水箱通过回流管连接于所述大循环出水支路。
[0020]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缓速组件包括:
[0021]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和所述发动机连接;及
[0022]缓速器,所述缓速器和所述变速器连接,所述缓速器形成有所述第二冷却通道。
[0023]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缓速器为液力缓速器。
[0024]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阀门和所述第二切换阀门均为节温器。
[0025]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冷却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于所述进水口,所述热机进水支路和所述大循环出水支路均连接于所述水泵,以驱动所述冷却液的流通。
[002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描述的车辆冷却系统。
[002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发动机刚启动的时候,第一切换阀门关闭小循环管路的小循环出水支路,也就是说小循环出水支路和热机连接支路是不连通的,此时,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从第一冷却通道的出水口流出,沿着热机循环管路流动,自进水口回流至第一冷却通道,即冷却液依次流经热机出水支路、热机连接支路、热机进水支路,冷却液未流经其他散热机构或缓速结构,一方面使得冷却液在第一冷却通道和热机循环管路形成的热机循环路径中流动,从而减少了热机循环路径中冷却液的液量,降低了热机所需要的时间,另一方面在发动机启动初期,缓速器未工作,无须进行散热,只需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即可,从而降低冷却系统的负载功率,减少发动机功率损失,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当冷却液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切换阀门关闭热机出水支路,导通小循环出水支路,也就是说热机连接支路和热机出水支路断开,热机连接支路和小循环出水支路导通,此时,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从出水口流出,沿着小循环进水支路、小循环出水支路、热机连接支路、热机进水支路流动而形成小循环路径,冷却液循环时带走发动机和缓速器的热量,从而可以对缓速器和发动机进行散热,保证缓速器的正常工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针对车辆不同的状态,选择对应的冷却路径进行散热,在保证散
热的同时,降低冷却系统的负载功率,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车辆冷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2为本技术车辆冷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3为本技术车辆冷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小循环出水支路2小循环进水支路3进水端4出水端5缓速器6变速器7发动机8第一冷却通道9水泵10散热器11回流管12压力盖13膨胀水箱14排气管15风扇16热机进水支路17第二切换阀门18第一切换阀门19热机出水支路20热机连接支路21大循环进水支路22大循环出水支路
[0034]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内形成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热机循环管路,所述热机循环管路包括自所述进水口至所述出水口依次串联的热机进水支路、热机连接支路和热机出水支路;缓速组件,所述缓速组件和所述发动机连接,且具有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小循环管路,所述小循环管路包括串联的小循环进水支路和小循环出水支路,所述小循环进水支路的一端和所述进水端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小循环出水支路的一端和所述出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热机连接支路和所述热机出水支路的连接处而形成第一交汇点,其中,所述热机循环管路在所述第一交汇点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所述热机出水支路;及第一切换阀门,所述第一切换阀门设于所述第一交汇点,以使所述热机出水支路和所述小循环出水支路择一与所述热机连接支路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具有第三冷却通道,所述第三冷却通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大循环管路,所述大循环管路包括大循环进水支路和大循环出水支路,所述大循环出水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口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口,所述大循环进水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入口端,另一端连接于热机连接支路和热机进水支路的连接处而形成第二交汇点,其中,所述第二交汇点位于所述第一交汇点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侧,所述热机循环管路在所述第二交汇点和所述进水口之间形成所述热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卫叶连生李晨洋杨贤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