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982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包括离心定位模组、底座外壳、上体外壳、控制板及用于托载待离心物体的吊篮,所述上体外壳呈桶型,在所述上体外壳的底面上开设有一置入通孔,所述底座外壳连接在上体外壳的外侧并与其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定位模组部分固定设置在底座外壳内,部分从上体外壳的置入通孔中伸出并位于上体外壳内,所述吊篮位于上体外壳内并与位于上体外壳内的离心定位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与离心定位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离心定位模组在工作时带动吊篮转动以及在离心完成时带动吊篮转至预先设定的位置处后停止转动。转至预先设定的位置处后停止转动。转至预先设定的位置处后停止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

技术介绍

[0002]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
[0003]市面上的一些离心机不具备定位功能,在每次离心完成后,开口均不在同一位置,不利于配合机械手进行协同使用,需要人工进行物体的装入及取出,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提高离心效率。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包括离心定位模组、底座外壳、上体外壳、控制板及用于托载待离心物体的吊篮,所述上体外壳呈桶型,在所述上体外壳的底面上开设有一置入通孔,所述底座外壳连接在上体外壳的外侧并与其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定位模组部分固定设置在底座外壳内,部分从上体外壳的置入通孔中伸出并位于上体外壳内,所述吊篮位于上体外壳内并与位于上体外壳内的离心定位模组连接,所述控制板与离心定位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离心定位模组在工作时带动吊篮转动以及在离心完成时带动吊篮转至预先设定的位置处后停止转动。
[0007]优选地,所述离心定位模组包括双层固定架、离合器、直流无刷电机、转子件及定位步进电机,所述双层固定架包括第一层与第二层,所述直流无刷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层上,所述离合器与定位步进电机均部分设置在第二层上且均从双层固定架远离直流无刷电机的一端显露,所述直流无刷电机与离合器同轴设置且与离合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定位步进电机与离合器的轴为平行设置且与离合器的另一端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双层固定架、离合器及定位步进电机位于底座外壳内,所述转子件位于上体外壳中,所述直流无刷电机部分位于底座外壳内,部分从置入通孔伸入至上体外壳内并与转子件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还包括三个机脚座,三个所述机脚座整体布设呈三角形状且固定设置在底座外壳远离上体外壳的一端,所述机脚座用于与外界平台接触。
[0009]优选地,所述机脚座包括连接杆及软胶垫,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底座外壳及软胶垫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在所述底座外壳的周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
[0011]优选地,所述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还包括顶盖及自动舱门,所述自动舱门位于顶盖与上体外壳之间,所述顶盖与上体外壳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置入口,所述自动舱门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舱门在工作时对置入口进行封堵,在不工作时解除对置
入口的封堵。
[0012]优选地,所述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还包括控制板固定腔,所述控制板固定腔固定设置在上体外壳的周侧,所述控制板固定设置在控制板固定腔内。
[0013]优选地,所述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与转子件固定连接,且轴承的内圈与吊篮固定连接。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具有如下优点:
[0015]通过设置离心定位模组,使得待离心物体在离心前可被外界机械手夹持进吊篮处,在离心完成后,已完成离心物体所处位置与离心前所处位置相同,机械手可轻松从原位置将离心物体夹持出,使得该产品可与机械手协同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提升离心效率。
[0016]通过设置机脚座,防止了底座外壳直接与外界平台接触被污染的可能性;通过软胶垫与外界平台接触,也有利于消减部分产生的振动、消减一部分噪音,减少了对外界平台的刚性接触以防止外界平台被压坏。
[0017]通过设置散热孔,使得离心定位模组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散去,使得离心定位模组处的温度不会在短时间内即升至过高,有利于降低其被烧坏的可能性及提升其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离心定位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吊篮、转子件与轴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2、底座外壳;3、上体外壳;4、顶盖;5、自动舱门;6、控制板;7、离心定位模组;8、吊篮;9、机脚座;10、控制板固定腔;12、置入口;13、散热孔;14、双层固定架;15、离合器;16、直流无刷电机;17、转子件;18、定位步进电机;19、第一层;20、第二层;21、连接杆;22、软胶垫;2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1,用于将待离心物体进行离心使其成为离心完成的离心物体,包括底座外壳2、上体外壳3、顶盖4、自动舱门5、控制板6、离心定位模组7、吊篮8、三个机脚座9及控制板固定腔10,上体外壳3呈桶型,在上体外壳3的底面上开设有一置入通孔(图未示),底座外壳2连接在上体外壳3的外侧并与其底面固定连接,离心定位模组7部分固定设置在底座外壳2内,部分从上体外壳3的置入通孔中伸出并位于上体外壳3内,吊篮8位于上体外壳3内并与位于上体外壳3内的离心定位模组7连接,三个机脚座9整体布设呈三角形状且固定设置在底座外壳2远离上体外壳3的一端,自
动舱门5位于顶盖4与上体外壳3之间,顶盖4与上体外壳3远离底座外壳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顶盖4上开设有置入口12,控制板固定腔10固定设置在上体外壳3的周侧,控制板6固定设置在控制板固定腔10内。控制板6分别与离心定位模组7及自动舱门5电性连接。
[0026]具体地,底座外壳2用于保护位于其中的离心定位模组7不被外界刮蹭,提高安全系数、降低其被损坏的概率,以及提供固定空间;上体外壳3及顶盖4用于保护位于其中的离心定位模组7、吊篮8以及提供固定空间;自动舱门5用于在控制板6的控制下对顶盖4的置入口12进行封堵或解除对顶盖4的封堵以便于物体的进出及防止物体在离心时被取出;吊篮8用于托载待离心物体;离心定位模组7用于对物体进行离心及回位至初始位置有利于外界机械手将物体放入及取出;控制板6用于进行控制;控制板固定腔10用于保护位于其中的控制板6及提供固定空间,控制板固定腔10设置在上体外壳3周侧而未设置在上体外壳3或底座外壳2内,便于在控制板6出故障时,工作人员通过拆卸控制板固定腔10,单独对控制板6进行维修处理,而无需拆卸上体外壳3或底座外壳2,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也无需与其他元器件发生接触、碰撞,有利于确保其他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机脚座9用于与外界平台接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包括离心定位模组、底座外壳、上体外壳、控制板及用于托载待离心物体的吊篮,所述上体外壳呈桶型,在所述上体外壳的底面上开设有一置入通孔,所述底座外壳连接在上体外壳的外侧并与其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定位模组部分固定设置在底座外壳内,部分从上体外壳的置入通孔中伸出并位于上体外壳内,所述吊篮位于上体外壳内并与位于上体外壳内的离心定位模组连接,所述控制板与离心定位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离心定位模组在工作时带动吊篮转动以及在离心完成时带动吊篮转至预先设定的位置处后停止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定位的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定位模组包括双层固定架、离合器、直流无刷电机、转子件及定位步进电机,所述双层固定架包括第一层与第二层,所述直流无刷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层上,所述离合器与定位步进电机均部分设置在第二层上且均从双层固定架远离直流无刷电机的一端显露,所述直流无刷电机与离合器同轴设置且与离合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定位步进电机与离合器的轴为平行设置且与离合器的另一端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双层固定架、离合器及定位步进电机位于底座外壳内,所述转子件位于上体外壳中,所述直流无刷电机部分位于底座外壳内,部分从置入通孔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乐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