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原料组合物、单体组合物、固化性组合物及成型体技术

技术编号:329640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03
一种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将锌系催化剂(A)、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以及具有羟基的醇化合物(C)进行混合,上述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和上述醇化合物(C)的至少一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原料组合物、单体组合物、固化性组合物及成型体


[0001]本公开涉及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原料组合物、单体组合物、固化性组合物以及成型体。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固化性组合物所含有的单体的例子,已知作为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0003]以往,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使用Sn(锡)系催化剂来合成。
[0004]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牙科用复合填充剂,其为微细非活性无机填充剂粉末、以及有机二异氰酸酯与丙烯酸氧基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氧基烷基酯的反应生成物的混合物。该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使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使甲基丙烯酸氧基丙酯与2,2,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以形成二氨基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1

369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近年来,从重金属的使用量降低等观点考虑,作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形成所使用的催化剂,需要代替Sn系催化剂(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的催化剂。
[0010]此外,在使用催化剂,使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与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以形成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情况下,期望所得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纯度高。进一步,在使用包含所得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组合物来形成固化物的情况下,期望固化物的弹性模量、断裂强度、断裂能等机械特性优异。
[0011]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使用代替Sn系催化剂的催化剂来制造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并能够制造机械特性优异的固化物的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能够使用代替Sn系催化剂的催化剂来制造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并能够制造机械特性优异的固化物的原料组合物;能够制造机械特性优异的固化物的单体组合物;含有上述单体组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以及作为上述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的成型体。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3]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如下所述。
[0014]<1>一种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将锌系催化剂(A)、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以及具有羟基的醇化合物(C)进行混合,
[0015]上述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和上述醇化合物(C)的至少一者具有(甲基)丙烯酰
基。
[0016]<2>根据<1>所述的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上述锌系催化剂(A)为包含硫原子的含硫化合物和包含氧原子的含氧化合物的至少一者。
[0017]<3>根据<1>或<2>所述的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上述锌系催化剂(A)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者。
[0018][化1][0019][0020][化2][0021]R3‑
X1‑
Zn

X2‑
R4ꢀꢀ
(2)
[0022](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1价的烃基。2个R1和R2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式(2)中,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具有芳香族环或杂环的1价的有机基团,或者R3和R4彼此结合而形成环结构的有机基团。)
[0023]<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上述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为选自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3

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双(异氰酸酯环己基)甲烷、2,5

双(异氰酸酯甲基)二环

[2.2.1]‑
庚烷、2,6

双(异氰酸酯甲基)二环

[2.2.1]‑
庚烷、甲苯二异氰酸酯、苯撑二异氰酸酯、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1

(双(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乙基异氰酸酯和2

异氰酸酯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0024]<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上述醇化合物(C)为选自由(甲基)丙烯酸2

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
‑3‑
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

羟基丁酯、1,4

环己烷二甲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和甘油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0025]<6>一种原料组合物,其含有:锌系催化剂(A)、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以及具有羟基的醇化合物(C),上述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和上述醇化合物(C)的至少一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
[0026]<7>一种单体组合物,其含有:锌系催化剂(A)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D),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D)为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与具有羟基的醇化合物(C)的反应生成物。
[0027]<8>根据<7>所述的单体组合物,上述锌系催化剂(A)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者。
[0028][化3][0029][0030][化4][0031]R3‑
X1‑
Zn

X2‑
R4ꢀꢀ
(2)
[0032](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1价的烃基。2个R1和R2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式(2)中,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具有芳香族环或杂环的1价的有机基团,或者R3和R4彼此结合而形成环结构的有机基团。)
[0033]<9>根据<7>或<8>所述的单体组合物,上述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为选自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3

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双(异氰酸酯环己基)甲烷、2,5

双(异氰酸酯甲基)二环

[2.2.1]‑
庚烷、2,6

双(异氰酸酯甲基)二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将锌系催化剂(A)、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以及具有羟基的醇化合物(C)进行混合,所述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和所述醇化合物(C)的至少一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锌系催化剂(A)为包含硫原子的含硫化合物和包含氧原子的含氧化合物的至少一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锌系催化剂(A)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者,[化1][化2]R3‑
X1‑
Zn

X2‑
R4ꢀꢀ
(2)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1价的烃基,2个R1和R2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式(2)中,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具有芳香族环或杂环的1价的有机基团,或者R3和R4彼此结合而形成环结构的有机基团。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为选自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3

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双(异氰酸酯环己基)甲烷、2,5

双(异氰酸酯甲基)二环

[2.2.1]

庚烷、2,6

双(异氰酸酯甲基)二环

[2.2.1]

庚烷、甲苯二异氰酸酯、苯撑二异氰酸酯、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1

(双(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乙基异氰酸酯和2

异氰酸酯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醇化合物(C)为选自由(甲基)丙烯酸2

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
‑3‑
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

羟基丁酯、1,4

环己烷二甲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和甘油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6.一种原料组合物,其含有:锌系催化剂(A)、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以及具有羟基的醇化合物(C),所述异(硫)氰酸酯化合物(B)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柿沼直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