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627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抗氧化药物琥珀布考与两亲性聚合物PE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涉及仿生化纳米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据文献记载,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进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研究显示了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总数的60-80%,该疾患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的金标准是在治疗时间窗内(4.5小时内)通过溶栓或机械取栓等及时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临床实践显示,由于严格的溶栓时间窗限制,多数患者入院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此时若再行溶栓治疗,将会导致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包括兴奋性毒性、钙超载、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对于再灌注损伤,目前临床治疗效果远未达到预期,因此,探索和发展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治疗药物是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0003]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物、药物载体和仿生化细胞膜,所述药物为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抗氧化药物;所述药物载体为两亲性聚合物,其通过薄膜水化法包载药物形成内核纳米粒;所述仿生化细胞膜为肿瘤细胞膜,所述肿瘤细胞膜通过挤出的方式包载内核纳米粒,形成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抗氧化药物选自普罗布考、琥珀布考、姜黄素、黄岑素,优选琥珀布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亲性聚合物药物载体为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二异丙氨基乙酯PEG-b-PD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细胞膜为:具有脑部高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4T1细胞,采用细胞裂解液将细胞裂解,并通过反复挤出将细胞破碎成碎片,最后采用差速离心方法分离得到4T1细胞膜。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脑损伤炎症部位趋向性仿生化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1)制备PP/SCB纳米粒:将SCB和PEG-b-PDPA共同溶解于乙醇中,在水浴下减压旋蒸形成薄膜,然后加入纯水后水化形成PP/SCB;(2)制备MPP/SC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先谊何文秀陈依婷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